2008天津市新高考押题卷(三)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1.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如图是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b 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 , e 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 的小泡,而e 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 与e 演变成f ,证明了膜的选择透过性B.由图判断a 、b 、c 、d 依次是高尔基体、溶酶休、内质网和线位体C.由图推断a 与b 膜的组成成分最接近D.如果细胞中a 的数皿增加.则高尔基体成分更新的速度会加快2.诱导酶的总址约占细胞蛋白质含盆的10%。通过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微生物可最经济地利用营养物质,并做到“既不缺乏也不剩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谓“既不缺乏也不剩余”指的是酶合成的调节,并不包括酶活性的调节
B.诱导酶的合成只受环境中诱导物的调节C.通过改变徽生物膜的通透性而调节物质出人细胞,这是人工对酶活性的调节
D.细菌在调整期时合成诱导酶的速率较快
3.基因敲除是利用基因同源重组(geno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又称基因打靶的原理,用外源片段整合到活体细胞DNA 的同源序列中,使某个基因被取代或破坏而失活,由于同源重组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方向性.外源片段具有可操作性,故该技术可使细胞的基因定点和定量改变。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墓、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人马丁·埃文斯因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尤其是“基因靶向”敲除技术的发明方面所作的贡献而荣获2007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下列哪项与生物学事实不相符()
A.基因敲除技术是在DNA水平对细胞遗传信息进行改造的技术
B.导入的外派基因片段可能会遗传给后代C.外来基因进人被改造的细胞后会形响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D.基因敲除技术有利于人类对某些遗传因素引发的疾病进行研究4 . “生物圈Ⅱ号”的失败,揭示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维护生物圈的稳态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在维持生物圈德态的人类活动中,下列哪项是不合理的()
A.节能降耗,开发新能源,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B.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禁止一切对野生资源的利用活动C.提倡新的生产棋式“原料→产品→原料→产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在大规模发生虫害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引人适当的害虫天敌,进行生态防治5.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醉母苗的细胞呼吸类型而设计的实验装置(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通过装置1液滴移动情况仅仅能探究出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B.用水代替NaOH 溶液设置装置2,通过装置2液滴的移动情况可以探究出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C.用水代替Na0H 溶液设设置装置2,如果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说明醉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用水代替NaOH 溶液设置装置2,装置2中液滴可能向左移
30 . ( 14 分)根据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图解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两种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① ② .
(2)已知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蛋白质类分泌物除可能是酶外,还可能是 (至少写出三种可能的分泌物名称)。若该
芬泌物是H2O2酶,欲比较该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则除需要H2O2酶及必需的实实验器具外,还播要哪些实验药品? 。(3)图丙所示生物常使人及其他生物产生疾病,该类生物与细菌在结构上的主耍区别是 ;该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据要依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同作用才能将其彻底消灭。请简要写出细胞免疫在效应阶段中所起的作用: 。
31 (28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甲图表示小麦在适宜的条件下,CO2吸收量与环境中的CO2浓度关系的柱形图,A 点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最低CO2浓度,B 点的含义可用乙图中a =b(c 、d 、e 、f 不发生),乙图表示小麦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 ~ f 指的是O2或CO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在图甲中的B点,该小麦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 的部位是 ,用图乙中的字母表示叶绿体在图甲中C点时的O2释放量: 、CO2 吸收量: 。
② 下列关于乙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ce 代表氧气,dbf 代表二展氧化碳B.在黑暗环境中,发生e、f两过程C. abcdef 可能会同时发生D.只要有光照就可以发生a、b两过程③ 将提取的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悬浮液,分别加人盛有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请问这两种气泡成分是否一样,试解释原因。
④ 假如上述两支试管反应完毕,保持温度不变,将两支试管溶液完全混合,混合后的溶液将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并说明原因。
(2)科学家选用萌发的普通甜椒的种子搭载“神舟”飞船,利用在微重力和宇宙射线等各种因素作用下生物易发生基因突变的原理,从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的植株中选择果实较大的个体,培育出大果实“太空甜椒”,假设果实大小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请你用原有的纯种小果实普通甜椒和大果实太空甜椒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方案,以鉴别太空甜椒大果实这一性状的基因型。你的实验设计原理是遵循遗传的 定律。请你在下表中根据需要设计1~2 个步辍.完成你的实验设计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相应的结论。
选择的亲本及交配方式
预测的实验结果(子代果实性状)
结论(太空甜椒基因型)
在不同地块栽培这些纯种的大果实太空甜椒时,发现有的地里长出的甜椒都是小果实,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 的结果。④ 假设普通甜椒的果皮颜色绿色(A)对红色(a)是显性,子叶厚(B)对子叶薄(b)是显性,现把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的花粉传给aaBb 的个体,则该植株所结果皮的颜色和子叶的厚薄的分离比分别是 、 。
l.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题图可以判断a、b 、c 、d依次是高尔基体、溶酶体、内质网和线较体,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证明了膜的流动性,b起源于细胞器a ,所以a与b膜的组成成分最接近。细胞中高尔基体增多,表明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在迅速转化,因此高尔基体成分更新的速度会加快。2. C 解析:当微生物的某种代谢产物过多时,这种产物和与这种产物形成过程中的某种酶结合.来降低酶的活牲,进面减少营养物质向该产物的转变,同时也不会使这种产物在细胞中过剩,所以所谓“既不缺乏也不剩余”既包括酶合成的调节,也包括酶活性的调节。诱导酶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同时也受环境中诱导物的调节;当环境中有诱导物且条件具备时,合成诱导酶的基因才表达。
3. C 解析:本题以2007 年诺贝尔奖为背景,考查基因重组、生殖发育等有关知识。外源基因如果进入体细胞不会遗传给后代,而如果是生殖细胞则可以遗传给后代。DNA 重组技术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外来基因进入被改造的细胞后不会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 利用基因剔除技术,可以任意改变动物的基因,从而生产一些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有利于人类攻克某些遗传病。4. B 解析:本题联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旨在引导考生关注人类生活的环境,并对生产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考查。人类大量地、短时间地利用化石燃料,打破了正常的物质循环,造成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产生了温室效应,同时SO2在大气中浓度过高,引发酸雨,造成对环境的极大破坏,所以,人类要节约能源,降低对化石燃料的利用速度,同时,为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开发新能源。对原料的生产利用上,要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作为原料,进行新的生产。如果森林大规模发生虫害,是因为生态系统抵抗力较低,则可以引入适当种类和数量的害虫天敌,增加生态系统的自动调竹能力。保护野生动植物.就要合理利用,而不是禁止一切利用活动。5. D 解析:装置l装有NaOH溶液用来吸收呼吸放出的CO2,因此装置l 中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有氧气的消耗,即进行了有氧呼吸;而对装置2来说,用等量蒸馏水来代替NaOH溶液,此时装置2中有色液滴向左移动的数值表示了消耗氧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之差。若差值为零.说明消耗氧气量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若差值为正值时,说明消耗氧气量大于产生的二氧化碳时,这种情况不会出现;若差值为负值(即有色液滴向右移动)时,说明消耗氧气量小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若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时,消耗氧气量小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装置2中有色液滴右移。现将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总结如下表:
现象
结论
装置1中液滴
装置2 中液滴
①
左移
不移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②
不移动
右移
吸进行无氧呼吸
③
左移
右移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30.答案:(l)①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②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2)抗体、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家、生长激素等) 、淋巴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H2O2 溶液、FeCl3溶液(或MnO2)(多写若合理也给分)
(3)没细胞结构 效应T 细胞激活靶细胞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内抗原失去藏身之处而被抗体消灭;同时,效应T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加强其他有关免疫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解析:(1)此小题是对课本基本实验的考查,通过实验来判断细胞的生命活动,生活着的细胞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死细胞停止一切生命活动。(2)此小题考查细胞分泌物的成分,注意题目要求的是三种,同时注意大类和具体物质的区分,例如激素(不同激素成分不同)和胰岛素(成分是蛋白质)、雄性激家(成分是脂质)等。(3)病毒与细菌在结构上的不同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当病毒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协同起作用,在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效应T 细胞激活靶细胞的溶酶体阶,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内抗原失去藏身之所而被抗体消灭,同时,效应T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加强其他有关免疫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和病毒的结构及功能,病毒侵染有关的免疫部分基础知识,考查了考生对基本实验的灵活迁移应用能力.
31. (l)①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a十c b十f ②ABD ③ 不一样。因为丙酮酸在线较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而叶绿体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④发生光合作用但不发生有氧呼吸。因为叶绿体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和色素,同时溶液中含有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和水;而混合后的溶液中含有葡萄糖但不含丙酮酸,且线拉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
⑵ 基因分离(注,本实验设计是一个开放型题目,只要方法正确,结果与结论相对应即可得分.否则不得分)方法一:
选择的亲本及交配方式
子代果实性状
太空甜椒基因型
纯种小果实普通甜椒×大果实太空甜椒
全部为大果实
DD
全部为小果实
dd
出理性状分离(有大果实和小果实)
Dd
方法二:
步骤
选择的亲本及交配方式
果状代性子实
太空甜椒的基因型
第1 步
大果实太空甜椒自交
出现性状分离(有大果实和小果实)
Dd
全部为大果实
DD 或dd
第2步
纯种小果实普通甜椒×大果实太空甜椒
全部为大果实
DD
全部为小果实
dd
③ 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④ 红:绿二1:0 厚,薄=3 : 1 解析:(1)① B点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ATP来源于这两个生理过程,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②根据叶绿体、线粒体的作用以及二者的关系可以知:ace代表氧气,dbf 代表二氧化碳,只要有光照就能发生a、b 两过程,但abcdef6个过程不可能同时发生。③线粒体和叶绿体悬浮液分别提供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条件,所以两支试管产生的气体分别是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④因为叶绿体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和色素,同时溶液中含有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可以发生光合作用;反应完毕,混合后的溶液中仅含有葡萄糖但不含有丙酮酸,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因此不能发生呼吸作用。(2)对于不知道显隐性关系的情况下来判断基因型,最基本的方法是看后代的性状分离情况;或者看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的子代情况.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果皮、种皮由母体体细胞发育而成,其基因型,表现型与母本一致,但子叶是由受精印发育而成的,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由父本,父本的基因型共同决定。评析:本题以植物的代谢与特定性状的遗传为载体,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及两者之间的联系;考查孟德尔遗传分析方法在解决具体问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