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中学最新高考预测卷1(生物部分)
1.“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隐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该生态环境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2.下面是“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培育过程示意图。在提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过程中,只有细胞分裂,没有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
B.杂种细胞、愈伤组织和幼苗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由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过程
中始终需要适宜的光照、适宜的温度、植物激素和无菌等条件
C.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培养目的完全不相同
D.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不同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可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
3.下面图1.图2.和图3分别表示玉米和大豆的光合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玉米和人参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及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即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与呼吸量、干物质产量、光合作用实际量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1中的曲线L1.L2表示的植物分别是玉米、大豆,若将它们密闭在同一玻璃钟罩
内种植,则大豆先死亡
B.图2中的A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L1.L2表示的
植物分别是玉米、人参,若适当提高CO2浓度,则A点会向左移动
C.图3中阴影部分代表呼吸量,若想获得干物质最多,则应将叶面积指数控制在5左
右
D.经测定,玉米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
释放出32㎎的O2,假定黑暗和光照下温度不变,则玉米每小时实际产生的O2量为
44㎎
4.右图示某种特异性免疫细胞某时期结构,请据图分析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抗体是由图中④合成,经③通过①分泌到细胞外,细胞内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
胞外,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0层
B.若该细胞是效应B细胞,它分泌抗体的过程
需要②提供能量
C.若该细胞是效应T细胞,则释放的物质为淋
巴因子
D.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与过敏原结合,会
引起自身免疫病
5.下列生物学知识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分子式为C1864H3012O576N468S21的肽链中,最多有467个肽键
②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③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④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只能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⑤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⑥大肠杆菌有丝分裂中期时,每个细胞中含有四个中心粒
⑦荠菜由1个受精卵发育成8个细胞的球状胚体,需要经过3次有丝分裂
A.有一种说法正确 B.有两种说法正确
C.有三种说法正确 D.全部错误
30(20分)Ⅰ.近百年来,果蝇被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而且它是早于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而被测序的一种动物。请回答:
(1)野生型果蝇有许多种突变型,突变的情况也不一样:
①如果 ♀突变型Ⅰ×♂野生型→突变型Ⅰ,♀野生型×♂突变型Ⅰ→野生型,则可以推断控制果蝇突变型Ⅰ的基因遗传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②如果突变型2和野生型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产生大量个体都是突变型2,则可以推断控制果蝇突变型2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
③如果要确定突变型3白眼基因是位于X性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已知野生型红眼对突变型白眼为显性,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请用一次交配实验予以推断:所选亲本表现型是 。
(2)若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只雄蝇基因型为BbXaY,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了一个BbbXa的精子,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应为 ,这些精子若能正常受精,则会引起后代发生 。
(3)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的正常培养温度为25℃,科学家将孵化后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7℃的环境下处理6~24小时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25℃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实验说明 。
Ⅱ.玉米籽粒有甜和非甜两个品种,种皮有黄色和白色之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现将纯合的黄种皮甜玉米植株的花粉给纯合的白种皮非甜玉米植株授粉,结出的种子全是白种皮非甜玉米,将这些种子种下后自交,结出黄种皮种子,请回答相关问题:
(1)种皮的颜色是由细胞中的色素决定,已知该色素不是蛋白质,那么基因控制种皮的颜色是通过控制 来实现的。
(2)种皮的颜色中,显性性状是 ,将玉米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类型杂交,现将Fl连续自交,种皮颜色的性状分离出现在 代所结的种子中,表现为白种皮甜玉米的占这些种子总数的 。
31.(22分)
Ⅰ.(7分) 下图是绿色植物和人体部分新陈代谢的图解,请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1)即使土壤中矿质营养丰富,但在非常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绿色植物上部叶片也容易出现矿质营养缺乏症,其主要原因是指[ ]___________减弱影响______________。
(2)人体必须通过①才能获得某些A物质。这些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人体获得物质A和C的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促进血液中B浓度升高的激素有____________;当人体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产生的物质F大量进入血液后,其去路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
Ⅱ.(15分) 为了探究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某生物学研究小组利用以下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用具:培养皿、量筒、直尺、培养液(可用于植物组织培养)、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已切去尖端的某种植物的胚根和胚芽各50条(初始长度均为10mm)。
实验数据:
生长素溶液
浓度(mol/L)
10-13
10-12
10-11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3天后平均长
度(mm)
胚芽
12.3
12.3
12.7
13.5
14.7
16.0
15.1
12.2
10.8
10.0
胚根
11.3
12.1
12.7
13.6
12.6
12.0
10.9
10.0
10.0
10.0
(1)写出实验步骤的第二步和第四步。
第一步:取20套洁净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1.A2.A3……A10和a1.a2.a3……a10。在上述培养皿中均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培养液,然后再在上述培养皿中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浓度为10-13mol/L、10-12mol/L、……10-4mol/L的生长素溶液。
第二步:
第三步:将上述培养皿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四步:
(2)将本研究小组获得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坐标图。
(3)根据本研究小组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① 。
② 。
③ 。
(4)在本实验中,为什么要切去胚根和胚芽的尖端?
参考答案
1. A 群落是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生物的总和。
2. D 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由杂种细胞到愈伤组织不需要光照。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都可以得到细胞产品。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不同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可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
3. D 玉米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的CO2,根据呼吸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可知,玉米呼吸作用每小时消耗32㎎的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的32㎎的O2,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与呼吸作用每小时消耗的O2的差,假定黑暗和光照下温度不变,则玉米每小时实际产生的O2量为64㎎。
4. C 抗体是由图中④核糖体中合成,经②高尔基体通过①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不通过③线粒体;若该细胞是效应B细胞,它分泌抗体的过程需要③线粒体提供能量;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与过敏原结合,引起的是过敏反应,不是自身免疫病。
5. B 一条肽链至少有一个—NH2,最多的肽键数为468-1=467。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分化。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以渗透吸水为主。人的成熟红细胞不再分裂不能培养成细胞株。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中心体。荠菜由1个受精卵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一个顶细胞和一个基细胞,一个顶细胞发育成8个细胞的球状胚体,需要经过3次有丝分裂,因此,荠菜由1个受精卵发育成8个细胞的球状胚体,需要经过4次有丝分裂。
30(20分)
Ⅰ.
(1)①细胞质遗传(2分)//②常(2分)//③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2分)
(2)BXa 、Y 、Y (2分,答案不完整不给分)//染色体变异(2分)
(3)温度影响了个体发育,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或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
解析:
(1)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代均表现为母本性状,控制果蝇突变型Ⅰ的基因遗传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细胞质遗传。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代表现一致,控制果蝇突变型2的基因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如果子代中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均为白眼,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 一只雄蝇基因型为BbXaY,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了一个BbbXa的精子,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与b未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与b未分离。因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应为BXa 、Y 、Y,这些精子若能正常受精,则会引起后代发生染色体变异。
(3) 温度影响了个体发育,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Ⅱ.
(1)有关酶的合成(2分)
(2)黄色(2分)// F2 (2分)// 3/32 (2分)
解析:
(1)色素是新陈代谢的产物,通过酶的催化来完成,因此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2)从题中给出的信息看,黄种皮做父本,白种皮做母本,结出白色的种子,白色的种子种下去结出黄色种皮,说明黄色是显性;种皮颜色的性状分离出现在F2代植物体所结的种子中,后代白种皮的种子有1/4,甜玉米占3/8(1/4BB.2/4BB.1/4bb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分别自交,后代bb占3/8),因此后代白种皮甜玉米占这些种子总数的3/32。
31.(22分)
Ⅰ.(每空1分,共7分)
(1)[11]蒸腾作用/矿质元素的运输
(2)必需氨基酸/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3)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答错或者答不全不给分)//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在肝脏细胞里转化成为丙酮酸
Ⅱ.(15分)
(1)第二步:将50条已切去尖端的胚根及胚芽随机均分为10组,同时分别加入上述培养皿中。(2分)
第四步:3天后,分别测量并记录每组培养皿中各条胚根及胚芽的长度,并求各组的平均值。(2分)
(2)(3分)(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正确2分,数据转换,描线正确1分。)
(
(3)(6分)
①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
②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抵制生长;
③胚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胚芽;
④胚根和胚芽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和10-8mol/L。(以上四点,任意答出其中三点为满分,每点2分。)
(4)(2分)因为胚根和胚芽自身能产生生长素(1分) 切取尖端可以避免胚根和胚芽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变量的干扰,让变量变得单一。(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