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课时复习】
人教版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训练题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在化学反应前后,粒子总数可能改变的是( )
A.质子 B.原子 C.电子 D.分子
2.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 )
A.反应条件 B.哪些物质是反应物
C.哪些物质是生成物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3.下列变化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5 g水受热变成5g水蒸气
B.5 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成为100 g食盐溶液
C.100 mL水加入100mL酒精,体积小于200 mL
D.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小
4.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5.如图所示,将蜡烛和装有碱石灰(提示:目的是吸收蜡烛燃烧的产物)的玻璃管固定在已调平的天平左盘,往右盘加砝码至天平平衡。点燃蜡烛,使燃烧产物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⑴蜡烛燃烧过程中,天平的_______(填“左”或“右”)盘逐渐下沉。
⑵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天平失去平衡的原因: 。
二、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意义
1.只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知道的是( )
A.反应物、生成物 B.各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
C. 反应条件 D.各物质的物理性质
2. 化学方程式2Mg +O22MgO表示( )
A. 2个镁和1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氧化镁
B. 镁和氧气相遇就能燃烧生成氧化镁
C. 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
D. 48 L的镁和32 L的氧气反应能生成80 L的氧化镁
3.同学们对化学反应方程式:C + O2CO2 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生成物是气体
B.反应条件是点燃
C.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单质,生成了氧化物
D.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的总质量增加了
4. 在化学反应2CO + O22CO2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 )
A. 2︰1︰2 B.56︰32︰88 C.28︰32︰44 D.1︰1︰2
5. 氧化铜在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反应条件是 ,还表示了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在加热下,每 份质量的氧化铜与 份质量的氢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铜和 份质量的水。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A. 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的种类 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
2.同学们对化学反应方程式:C + O2 CO2 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生成物是气体 B.反应条件是点燃
C. 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单质,生成了氧化物 D. 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的总质量增加了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A. 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5. 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M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只含有C、H元素
C.含有C、H、O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某密闭容器内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4
1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5
4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X的质量为8 g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的反应物只有Z D.参加反应的X与Z的质量比是2:3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7. (2分)在做“红磷在盛有空气的锥形瓶中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在锥形瓶里预先加少量的细沙。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8. (5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⑴干电池内部发生的化学反应为Zn+2MnO2+2NH4Cl═ZnCl2+Mn2O3+2NH3↑+X,则X的化学式为 。
⑵请从微观上分析,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
9. (6分)某同学看到化学方程式4P + 5O22P2 O5,即想到以下两点,你能想到更多吗?请把你的想法补充到下面的空格中。
⑴磷在氧气中燃烧,同时生成大量的白烟。
⑵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都是氧元素和磷元素。
⑶ 。
⑷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0. 请回忆学习过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实验。
测定反应前总质量m1,反应后总质量m2;请分析m1 (填“>”“<”或“=”)m2。
反思:围绕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时,有同学认为之所以观察到天平不平衡,是因为 ,因此不能说明质量不守恒。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要使天平平衡,你对该方案的改进措施是 。
参考答案:一、质量守恒定律:
1.D;2.D;3.D;4.⑴左;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气体,先前称重没有被测量,所以天平失衡,且左侧重(答案合理即可)。
二、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意义
1.D;2.C;3.D; 4.B ;5. .氧化铜和氢气;铜和水;80、2、64、18 。
同步测试题
1.D ;2.D ;3.B ;4.C; 5.A;6.D;
7.防止燃烧时放出的大量热使锥形瓶破裂
8.⑴H2O;⑵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原子的质量也不变,所以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9.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发生改变;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反应条件是点燃;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答案合理即可)
10.<;反应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使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