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6.3.2一氧化碳(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6.3.2一氧化碳(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1-06 08:2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一氧化碳教学目标: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 探究【思考】煤气中毒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它使人中毒的原理是什么?一氧化碳人在一氧化碳达到总体积的0.02%的空气中,持续2~3 h 即可出现中毒症状。一氧化碳和
氧气被吸入一氧化碳和
氧气进入血液 血红蛋白一氧化碳有毒!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的200~300倍。(暗红)(鲜红) 探究【思考】在煤燃烧的过程中,CO是怎样产生的?煤、液化气、天然气等含碳燃料在不充分燃烧时都会有CO产生。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探究【思考】 CO有毒,那么在冬天房间里用煤或木炭取暖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件?【思考】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该怎么办?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烟囱经常清理等等。CO有毒,无味,不易被人察觉。掺入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后,可在发生泄漏时,及时察觉。发现煤气泄漏,应及时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用涂抹肥皂水的方法检查管道的漏气位置。
切记:不可打开排气扇等电器、使用打火机、点燃火柴,防止引燃煤气。无色气态无味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无色气态无味比空气的略小难溶于水CO2和CO物理性质的比较化学与生活有人用炉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觉前在火炉旁和地上放两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不能 CO的化学性质2. 一氧化碳有毒。1.一氧化碳可燃。燃烧时放出热量,火焰为蓝色,
产物为二氧化碳。通一氧化碳通反应产物 一氧化碳不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化学反应方程式: CO具有还原性 CO的还原性【思考】 先通一氧化碳还是先点燃酒精灯,先熄灭酒精灯还是先停止通一氧化碳?
酒精灯“迟到早退”,
CO“早出晚归”。【思考】 气球的作用是什么?还有其他方法吗?尾气处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还可以采用点燃的方法。开始实验的时候,先通入CO排尽空气,再开始用酒精灯加热;结束时,先撤走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入CO,以免还原的CU与空气中的O2反应重新生成CUO。 CO的化学性质2. 一氧化碳有毒。1.一氧化碳可燃。3.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O的用途作燃料冶炼金属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对生活的影响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 (2016年湖南长沙中考)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
D.一氧化碳可用做燃料2. (2016年山东临沂中考)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AA3.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
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然后继续实验.
①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
还原剂是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D处点燃的目的
是 .
③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
是_______(选填编号).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小的质量相等
c.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④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 .CO处理有毒的尾气ac反应前已经通入一段时间的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