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 2.11音乐知识 音乐风格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 2.11音乐知识 音乐风格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1-06 06:4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漫谈歌曲欣赏——
第二单元总结(2)
课型或模块
新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提高自我的欣赏水平。
增加自我的艺术修养和内涵。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什么是音乐欣赏。
用音乐模仿生活事物,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用教科书的歌曲多种比较,联系实际。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运用提问回答的形式来使学生积极思考。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正确用情感欣赏歌曲,并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
运用情感去理解分析歌曲,从多个角度对歌曲漫谈。
教学难点
运用摄影虚实手法和地理人文,对歌曲比较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运用歌词意思分析比较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和《挂红灯》。
运用曲调,人文地理分析比较歌曲。《走西口》和《乌苏里船歌》
自我分析并演唱《鲁冰花》。
教学策略
1.让学生自己思考音乐的含义。
2.联系生活运用实际。
3.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
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运用电子琴模仿弹奏:小鸟的叫声,溜滑梯,用音乐讲个小故事。
所以欣赏歌曲要多思多想,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歌曲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音由心生”。
学生回答你所听到的模拟声音内容
电子琴模仿
只有思想和心理同步才能更好的理解,更精准的表现歌曲。
展开阶段
一.学习歌曲赏析,可以大体分为,歌词写作意境,曲调人文地理分析,等方面入手。
1.我们从歌词写作意境入手。
歌词写作意境:客观的可以理解为,欣赏一首歌曲我们可以从歌词的意思来理解作者要报答的情感和意思。
(1)(以教科书上的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与《挂红灯》的片段为例,借鉴美术摄影方法中的虚景描写和实景描写来讲解歌词写作意境赏析)。

《谁不说俺家乡好》
歌词片段: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 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弯弯的河水流不尽, 高高的松柏万年青。
绿油油的果树满上岗,望不尽的麦浪闪金光。
看好咱们的胜利果, 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

是的同学们我们联想不出来这首歌词所描写的具体是哪里的山,谁的家乡,脑子里的风景都是模糊的印象,所以这首歌是虚景描写。(没有具体目标)。
所以在理解作者歌词含义要表达内容时,心理活动是虚幻的朦胧的画面,是无所指的。
《挂红灯》
歌词片段:
正月里来是新年, 纸糊的灯笼挂在门前。
风吹这灯笼呼噜噜的转,欢欢喜喜过呀么过新年。
这样的歌词很容易就把自己和他人代入歌曲的意境中。所以这是一首实景描写歌曲。在歌曲理解或是演唱时,心里活动时有指向性,是清晰的画面,有目标性的。
(2)把赏析出的情感与实践相结合,演唱歌曲。
以上是我们从歌词写作意境入手,体验歌曲赏析。
2.曲调,人文地理:
我们以教科书中的歌曲《走西口》和课外扩展歌曲《乌苏里船歌》为例:
由教师演唱歌曲《走西口》。
同学们这首歌曲是首悲情,绵长,依依不舍的情感歌曲。
我们要了解山西的历史人文特点,因为有句俗语“走西口走西口,十个走九个留”。正因为生活艰难,男人们要出去赚钱,一路艰辛,性命堪忧,所以家人才会,悲情绵长,依依不舍。这首歌才会唱出不舍得离别之意。
我们要以当时的山西百姓生活特点和走西口的艰苦条件来分析这首歌曲的特点。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走西口》。
下面我们以东北民歌《乌苏里船歌》为例对比一下两首歌曲的赏析区别。
播放《乌苏里船歌》。
是的这首歌曲婉转悠扬,有喜悦的赞美之情。
我们依然从了解一下东北的人文特点来入手,引用一句东北俗语“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从这句俗语不难理解出因为东北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生活富足。所以在歌唱的曲调中,有很多的拉长音和悠扬婉转的曲调。使人欣赏后有放松心态,愉悦的感觉。
那么在欣赏这首歌曲的时候,就要结合东北人文特点,来感受得到东北人的性格豪爽,生活富足。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曲。
(2)把赏析出的情感与实践相结合,欢快悠扬的演唱歌曲。《乌苏里船歌》。
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老师朗诵歌词片段组合,大家在脑海里构想场景:
同学们把眼睛睁开。
提问:描绘一下你脑子里联想的景色,是哪里,(是黄山.泰山还是长白山呢?)
同学们在闭眼,我们来感受个近景写实的歌曲。
请睁开眼睛告诉老师,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场景?
实践运用演唱歌曲。
提问:这首歌曲是什么样的情感?
提问:这首歌曲在曲调听觉上和上一首有何不同?
实践运用演唱歌曲。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播放《乌苏里船歌》)。
客观的讲,写作意境可以让作者从创作本身的思想为主,来进行创作)。
歌曲写作意境赏析也可以借鉴美术构图的方法等去赏析。
客观的讲,曲调赏析是结合了当地歌曲的曲调特点,包含了当地历史,人文和生活习惯。
拓展阶段
三.引导自我分析 :
《鲁冰花》片段
歌词: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啊…….,啊…….,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首先讲解以下歌词的含义,让同学们很好的联想自己的妈妈与自己生活中的温情点滴。
然后,找出歌词里每一句要重点演唱的词:
(星星,想妈妈,夜夜,妈妈的话,闪闪,泪光,啊…….啊…….)。
具体讲解:
1.星星,要唱出闪烁的灵动性,要一强一弱。
2.想妈妈,要把音调拉长,妈妈轻声。
3.夜夜,轻声。
4.提问?闪闪的演唱方法。 5.泪光,演唱时要加点哭腔,可怜一点。
6.啊....啊.....,要唱出对比,起强调作用。
运用刚才讲解的歌曲处理办法,由感情的演唱。
提问:从歌词含义和曲调理解上分析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和基调?
师生同唱
<<鲁冰花>>。
多媒体
电子琴伴奏
自我分析并演唱
结束阶段
请同学们回忆本节课学了什么内容。
提问:我们这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了解学生这节课学习情况,从中进香课堂教学反思和总结
教学反思和小结
课后反思
设计时间: 2017 年 5 月 8 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