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07-2008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考.

文档属性

名称 厦门市2007-2008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5-15 21: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厦门市2007-2008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考
生 物 试 卷(选修本)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
A.噬菌体的核糖体 B.噬菌体的基质 C.细菌的核糖体 D.细菌的核区
2.在一普通的密闭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在下列的有关坐标图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与免疫系统无关的疾病是( )
A.过敏性鼻炎 B.血友病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4.正常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分裂产生各种血细胞,在体外,在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却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造血干细胞( )
A.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B.还没有分化
C.能合成神经细胞或肝细胞需要的蛋白质
D.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全套遗传基因
5.有些植物在春天开花时,叶子尚未生长出来,开花时期植物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A.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 B.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肥料
C.花瓣的光合作用 D.上一年贮存在植物体中的营养物质
6.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微生物,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生物。下列有关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都无成形的细胞核
B.只有附着在豆科植物根部的微生物才能进行生物固氮
C.所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分解者
D.维生素是某些微生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生长因子
7.细菌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肽链中一个氨基酸替换成了
另一种氨基酸。该突变发生在基因的( )
A.外显子 B.编码区 C. 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D.非编码区
8.“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核苷酸测序工作是指测定( )
A.人体细胞核中23个DNA分子的碱基顺序
B.人体细胞核中1~22号常染色体以及X、Y染色体上共24个DNA分子的碱基顺序
C.人体细胞核中1~22号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以及细胞质中所有线粒体中的DNA分子的碱基顺序
D.人体细胞核中1~22号常染色体以及X、Y染色体上共24个DNA分子的碱基种类
9.所有细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
A.都是异养生物 B.都有核糖体
C.都无线粒体因此都是厌氧型 D.都能以芽孢的形式繁殖
10.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结构生物,在电镜下能够看到的最小形态单位是( )
A.衣壳 B.衣壳粒 C.核苷酸 D.氨基酸
11.下列有关抗体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直接杀灭一切抗原 B.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使之失去感染能力
C.产生后能一直保持其功能 D.能阻挡抗原侵入人体
12.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和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不同之处是( )
A.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没有编码区
B.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没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
C.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没有RNA聚合酶的结合点
D.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编码区是连续的
13.人的下丘脑受损,不会影响( )
A.内分泌活动的协调 B.体温恒定的维持
C.躯体运动的精确性 D.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4.哺乳动物妊娠时间长,每胎产子数少,繁殖速度比较慢。要加快良种畜的繁殖速度,目前可行的方法是( )
A.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 B.胚胎移植方法
C.动物细胞融合方法 D.核移植方法
15.在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控制好发酵的条件是十分重要的,下列关于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处理,正确的是( )
A.提高谷氨酸棒状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提高谷氨酸的合成速度
B.发酵过程中只要通入大量的无菌空气,就能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
C.培养基的碳、氮比例为3:1,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大量繁殖
D.在发酵过程中持续往发酵罐培养液通入冷却水,有利于谷氨酸高效持久的大量合成
16.要将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与其它细菌分离开,应将它们接种在( )
A.含所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B.加入某种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
C.含蛋白胨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D.无氮的选择培养基上
17.关于氮循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固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将空气中的N2还原为NH3
B.氮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形式传递
C.在缺氧时,土壤中的一些细菌可将硝酸盐最终转化为氮气
D.硝化细菌在氧化NH3的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可以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部分能量
18.栽种农作物时要“正其行,通其风”,有利于提高产量。其原因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 B.有利于释放氧气
C.有利于吸收较多的CO2 D.有利于充分吸水
19.科学家将含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α-抗胰蛋酶的奶。这一过程不涉及( )
A. 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
B. 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C. 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D. 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20. C4植物叶片内“花环型”的两圈细胞,由内到外依次是( )
A.全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 B.部分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
C.维管束鞘细胞和部分叶肉细胞 D.维管束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
21.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是( )
A.肾脏 B.汗腺 C.肺 D.大肠
22.细胞的全能性指( )
A.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结构的完整细胞,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B.细胞中能够完成全部生物化学反应
C.多细胞生物的一个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具有发育形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潜能
D.具有该物种全部遗传物质的细胞
23.对下列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青霉素可得到放线菌 B.制作固体培养基必须加入琼脂
C.培养自生固氮菌不需加入氮源 D.发酵工程一般用半固体培养
24.“非典”的病原体SARS病毒是RNA病毒;据报道,SARS疫苗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不久将在广州、北京进行临床实验。下列关于SARS病毒及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组成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B.接种SARS疫苗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因为接种了SARS抗体
C.可用含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的培养基培养SARS病毒
D.决定其抗原特异性的是SARS病毒的衣壳
25.下列关于线粒体、叶绿体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现为母系遗传,后代无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B.表现为母系遗传,后代一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C.线粒体、叶绿体的DNA来自细胞核
D.线粒体、叶绿体的基因无编码区
26.不能以糖类作为碳源的细菌是( )
A.黄色短杆菌 B.乳酸菌 C.谷氨酸棒状杆菌 D.甲烷氧化菌
27.一般情况下不进行二分裂生殖的是( )
A.硝化细菌、葡萄球菌 B.豌豆、酵母菌
C.大肠杆菌、固氮菌 D.乳酸菌、黄色短杆菌
28.暴露在空气中,下列哪一类微生物将生长停滞甚至导致死亡?( )
A.酵母菌 B.真菌 C.放线菌 D.某些产甲烷杆菌
29.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除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所需的一切营养物质外,还加入了高浓度的食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食盐是生长因子 B.可制成选择培养基
C.可制成鉴别培养基 D.食盐是氮源
30.下列微生物的产物中没有菌种特异性的一组是( )
A.氨基酸、核苷酸、多糖、激素、色素
B.多糖、脂类、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
C.核苷酸、多糖、维生素、毒素、抗生素
D.核苷酸、维生素、多糖、脂类、氨基酸
31.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对人有害的
B.微生物包括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病毒界的生物
C.微生物都对青霉素敏感
D.细菌、放线菌、青霉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32.以下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成分相同
②从免疫学的应用来看,给儿童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属于人工免疫
③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④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的用途是培养具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
A.①②④ B.①④ C.③④ D.②
3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种根瘤菌只能侵入一种豆科植物
B.一种转运RNA只能运载一种氨基酸
C.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反应
D.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34.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是指( )
A.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 B.控制发酵时的温度、氧
C.控制发酵过程中的pH D.包括A、B、C三项
35.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成果,在工农业生产和医学实践中有着重要的用途。下列有关生物膜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模拟生物膜可以处理污水,淡化海水
B.研究生物膜可以寻找改善农作物品质的新途径
C.利用用生物膜技术可以培养成某一相应器官以替换病人体内的病变器官
D.通过膜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诊断、治疗疾病,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
36.伴随着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叶绿体内类囊体膜上发生的物质变化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2H2O→4H++4e+O2 ②NADP++2e+H+→NADPH
③ADP+Pi→ATP ④CO2+H2O→(CH2O)+O2
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无氮培养基从表层土壤稀泥浆中分离出根瘤菌
B.青霉素可用于去除细菌的细胞壁
C.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无需加入有机碳源
D.硝化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需氧型,但细胞中无线粒体
38. CO2被绿色植物吸收后,在植物体内首先形成的是( )
A.两个C3 B. C4 C.2个C3或1个C4 D.C3和C4
39.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有记忆细胞产生。记忆细胞产生于( )
A.感应阶段,由一小部分B细胞分化形成
B.效应阶段,由一小部分T细胞分化形成
C.反应阶段,由一小部分B细胞或T细胞分化形成
D.反应阶段,由一小部分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分化形成
40.下列生理反应中,会使机体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的是( )
A.效应T细胞与被感冒病毒侵染的细胞密切接触 B.抗原被呈递给T细胞
C.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 D.花粉过敏者在受到花粉刺激时
2007-2008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考
生 物 试 卷(选修本)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60分)
41.(6分)为了提高日光温室的经济效益,需要调控好温室内的光照、温度、气体和湿度,这对作物的生长、产品的品质关系极大。请回答以下生产过程中几个问题:
(1)冬季密封的温室内外的温差较大,经常在温室内壁和薄膜(或玻璃)上结一层水膜,这是否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
为什么? 。
(2)假如在温室中浇灌H218O,结果在温室内检测到了18O2,这是在植物体细胞内的
结构上产生的。
(3)在温室中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内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的变化分别是 和 。
(4)冬季,温室内由于密封容易造成CO2缺乏而光合作用产量下降,生产过程中经常采用施加鸡、鸭、猪类粪便农家肥的方法来增加温室内CO2的含量,这样做的原理是

42.(13分)下图表示水稻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养过程,已知该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请回答:
(1)配制培养基时加琼脂的目的是 ;
(2)组织培养要求无菌操作的目的是

(3)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水、 以及 等营养物质,此时它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
(4)要促进花粉细胞分裂和生长,培养基中应有 和 两类植物激素;由花药诱导成为愈伤组织的过程称 ,由愈伤组织重新长出根或芽等器官称 ;
(5)培养出的试管苗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 ;
(6)该试管苗需经 处理,使它的 ,才能成为可育的植株。
(7)花药离体培养在育种方面有什么优点 ;
43.(7分)下图表示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当寒冷刺激时,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有 调节和 调节,产热的主要途径是 。
(2)当学生在体育课上剧烈活动时,散热的途径主要是 。
(3)夏季,人从空调房里出来时,皮肤血管 ,汗腺活动 。
(4)临床上采用低温麻醉是因为人体温下降(不低于28℃)时,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强,其原因是 。
44.(5分)下图表示人体代谢废物的产生以及排出体外的途径。
请回答:
(1)人体中,能够完成与A细胞相同的生理过程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肌细胞 B.成熟的红细胞 C.肝细胞
(2)细胞内生成氨的代谢名称是
(3)氨对细胞有毒,必须迅速排出。若人体双侧肾脏衰竭,导致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危及生命。治疗方法之一是血液透析。过程如下图所示:患者的血液从动脉输出到透析仪,在中空纤维中向一侧流动,称为透析液的水溶液在中空纤维外向相反方向流动。血液中的水分子、废物通过血液透析膜(中空纤维壁)进入到透析液中,透析后的血液通过病人的静脉血管回到病人的体内。
①人工制成血液透析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为了防止某些盐类等有用的物质随着废物离开血液,透析液中的酸碱度和渗透压应与________________中的基本相同。
②使用后的透析液成分与使用前相比,主要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
45.(8分)回答下列生物学问题:
(1)请写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能产生水的细胞器及相应反应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若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为,则其运载体(质粒)与之相对应的黏性末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去除细胞壁后获得的原生质体呈球形,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4)将流入唾液腺的动脉血管结扎,完全阻断动脉血流,此时唾液分泌量__________,原因是唾液腺合成唾液需要从血液中得到_________物质(从A~E中选)。
A.氨基酸 B. H2O C. ATP D.酶 E.氧气
(5)给动物饲喂用14C标记的淀粉质饲料,不久在从其唾液取得的消化酶中发现有放射性,如果彻底水解这种消化酶,发现并不是所有水解产物都带有放射性的物质,带有放射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6分)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一个表达式将该图的过程表达出来:

(2)指出确认分子2为信使RNA的两个理由:
① ;
② ;
(3)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
B.分子1所含信息肯定不是密码子
C.分子2上的所有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D.信使RNA上的GGC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4)右图分子1和分子2中共有________种碱基、
________种核苷酸。
47.(15分)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利用微生物给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回答下列有关发酵工程的问题:
(1)要高产、高质,首先是菌种的选育;目前最常用的育种方法是___。
A.杂交育种 B.人工诱变育种或构建工程菌(工程细胞)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2)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当溶氧不足时,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产物就会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单细胞蛋白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同的微生物有各自的代谢特点,人们常据此来分离、鉴别微生物种类。某实验室有二个菌种,分别是胱氨酸依赖型细菌(无胱氨酸不能生长),甲基营养细菌(只能利用甲醇、甲烷作碳源),但试管上标签脱落,请根据它们的代谢特点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鉴别。
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二个菌种的试管上分别标上A、B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2008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考
生 物 试 卷(选修本)(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 – 5:CBBDD 6 -10:DBBBB 11-15:BDCBA 16-20:DDCCC
21-25:ACCDA 26-30:DBDBD 31-35:BDADC 36-40:CDCCD
二、简答题(共60分)
41.(6分)(1)会影响 因为水膜使进入温室的光照强度减弱
(2)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
(3)C3含量下降 C5含量上升
(4)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产生CO2
42.(13分)
(1)使培养基呈固体状态,有利于外植体生长
(2)防止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与离体培养的植物竞争或感染植物细胞
(3)无机盐 小分子有机物 异养、需氧型
(4)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脱分化 再分化
(5) AB、ab 、Ab、aB
(6) 秋水仙素 染色体数目加倍
(7) 后代都是纯合体,能够明显缩短育种限
43.(7分)
(1) 神经 激素 体内物质氧化分解加速,骨骼肌不由自主战粟
(2) 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活动增强
(3)舒张 加强
(4)人体新陈代谢活动减弱
44.(5分)
(1)AC
(2)脱氨基作用
(3) 半透 血浆 尿素
45.(8分)
(1)高尔基体:单糖缩合成多糖 核糖体:氨基酸脱水缩合 线粒体:有氧呼吸
(2) (3)一定的流动性 (4)减少 ABE (5)非必需氨基酸
46.(6分)
(1)
(2)①含U不含T,说明为RNA; ②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说明为信使RNA。
③为单链结构,说明为RNA。(三项中答出任何两项均可)
(3)ABD (4)5 8
47.(15分)(分)
(1) B (2) 乳酸或琥珀酸
(3) 微生物的菌体
(4)
第二步:配制不含胱氨酸或不含甲基营养(甲醇、甲烷)的培养基,分装到6只试管中,标号1、2、3、4、5、6。在1、2中添加胱氨酸,3、4中添加甲基营养,5、6都不添加,一起灭菌。(3分)
第三步:将A试管的菌接种在1、3、5号试管中,B试管的菌接种在2、4、6号试管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数天。(3分)
结果分析:(6分)
1.在1、3、5试管中,若只有1试管有细菌生长,则A试管中的菌为胱氨酸依赖型细菌;若只有3试管有细菌生长,则A试管中的菌为甲基营养细菌。(3分)
2.在2、4、6试管中,若只有2试管有细菌生长,则B试管中的菌为胱氨酸依赖型细菌;若只有4试管有细菌生长,则B试管中的菌为甲基营养细菌。(3分)
〔本题评分标准:〕
与参考答案相比,少设置5、6号试管,但表述科学、清楚,可得满分;一步没有写清楚扣3分)
第二步:分别往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胱氨酸……
(直接往原试管中加入物质,扣12分)
③第二步:配制以甲醇、甲烷作碳源、且不含胱氨酸的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中
第三步:在无菌条件下,将A试管内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并在培养皿上标上A。在无菌条件下将B试管内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并在培养基上标上B。
第四步: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结果分析:若A培养基上出现菌落,B培养基上无菌落,则A试管中为甲基营养细菌,B试管中为胱氨酸依赖型细菌
若A培养基上无菌落,B培养基上出现菌落,则A试管中为胱氨酸依赖型细菌,B试管中为甲基营养细菌。
(只配制一只培养基,表述科学、清楚:扣2~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