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会考复习——模块1做好会考复习的准备工作学习会考标准
了解会考题型
会考复习策略
(详细阅读会考导引P1-22)1-1 走近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a)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核区无核膜核仁,DNA裸露,不形成染色质(体);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细胞壁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有成形的真正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DNA与蛋白质结合成形成染色质(体);细胞质中有各种复杂的细胞器原核生物:各种细菌、蓝藻、支原体、乳酸菌等真核生物:各种动植物、草履虫、酵母菌等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b)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 ),
2 转动( ),换上高倍镜。
3 调节( )和( ),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 ),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 )、( )。
2高倍镜:物象( ),视野( ),看到细胞数目( )。
低倍镜:物象( ),视野( ),看到的细胞数( )。视野中央转换器光圈 反光镜细准焦螺旋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大暗少小亮多1-2 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元素化合物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无机物有机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生物组
织中糖
类、脂
肪、蛋
白质的
鉴定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a)种类C、H、O、N、P、S、K、Ca、Mg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主要元素:占细胞总量的97%大量元素:占生物体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Zn、 Fe、 B、 Cu 、Mo 、 Mn等微量元素:占生物体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同种元素在无机自然界和生物体内含量差别很大无机物(a)糖类(a、b)脂质(a)主要由C、H、O 三种元素,有的含N、P脂肪
(只含C、H、O)磷脂固醇
(胆固醇、性激
素和维生素D)储能物质是构成生物膜的
重要成分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蛋白质(b)C H O N 四
种,有的
P S等氨基酸氨基酸种类
不同,数目
成百上千,
排列次序变
化多端,空
间结构千差
万别1构成细胞和生
物体的物质2催化作用3运输作用5调节作用4免疫作用细胞干重的一半以上氨基酸→蛋白质(b)1、结构通式:2、结合方式:脱水缩合,通过肽键连接形成多肽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总数×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的水分子数×18基因(或DNA)的碱基:信使RNA的碱基:氨基酸个数=6:3:11、 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有二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问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 )A.12800 B.12544 C.11036 D.12288C2、下面是三种氨基酸的结构式,由这三种氨基酸按顺序脱水缩合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
A.1,1,2
B.1,1,3
C.1,2,2
D.2,2,2
C核酸(a)C H O
N P 核糖核苷酸核糖
核酸
RNA脱氧核
糖核酸
DNA核糖脱氧核糖A U
G CA T
G C细胞质细胞核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生物
合成有重要作用脱氧核糖核苷酸1-3 细胞的基本结构1-4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
胞细
胞
膜成分结构功能细
胞
质细胞质基质细
胞
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内质网液泡细
胞
核结构功能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流动镶嵌模型跨膜运输方式溶酶体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成分:磷脂+蛋白质+多糖(a)2、结构: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球形的蛋白质分子镶、嵌、横跨于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P68)(a)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3、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水分子可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和所有的大分子均不能通过。阅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P65-67)(a)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b)自由扩散:主动运输:水分子、气体分子、甘油等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等所有离子、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等协助扩散:载体被动运输注意:大分子物质无法跨膜运输,只能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列表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条件和特点并解读图表(c)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b)原理:渗透作用(特殊的自由扩散)
特点:低浓度到高浓度植物细胞特点:
1.必须是活细胞
2.必须是成熟细胞(有液泡)细胞器(a)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叶绿体:核糖体:中心体:液泡: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扩大膜面积,运输蛋白质,合成脂质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加工蛋白质。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与细胞吸水有关,内有色素、糖分等有机物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线粒体与叶绿体比较(b)1、请选择下列符合的项目:
A:原核细胞 B:真核细胞 C:显微结构 D:亚显微结构 E:成熟细胞 F:幼嫩细胞 G:叶肉细胞 H:根尖细胞
2、若该图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指出图中的错误之处。
3、若该图表示胰岛细胞,指出图中错误之处。其中含量较肌肉细胞多的细胞器是什么?
4、生理过程能形成水的细胞器有哪些?5、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细胞器有哪些?
6、与水分吸收、钙离子吸收相关的结构有哪些?
7、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哪些?
8、无籽西瓜中的糖分存在于哪里?
9、活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10、蓝藻所具有的结构有哪些?
11、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有关的细胞器是哪个?1、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所选择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不被选择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将新鲜蒜头腌制成糖醋蒜头,这是因为[ ]
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存在于活细胞的间隙中
B.醋酸和蔗糖分解后被细胞吸收
C.腌制时间长,两种物质缓慢地渗入细胞内部
D.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D2、大气中的O2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至少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10层3、细胞中具有由磷脂和蛋白质组合膜结构的有[ ]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核糖体⑤中心体⑥染色体⑦核膜⑧高尔基体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⑦⑧
D细胞核(b)1、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2、核仁: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3、染色质:为丝状结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化学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细胞分裂时高度螺旋化成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时期所呈现的两种不同的形态。细胞核的主要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的结构:1-5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代谢酶催化剂酶的作用酶的本质酶的特性ATP能量通货ATP的结构ATP的转化ATP的利用细胞呼吸主要来源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应用光合作用场所和色素探究历程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应用化能合
成作用能量之源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合成物质贮存能量分解物质释放能量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自我更新细胞代谢的概念(a)1.酶的作用3.特性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新陈代谢与酶(b)2.酶的本质与概念实验四: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d)实验五: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d)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值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A1.结构简式:A-P~P ~ P(a)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b)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2.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b)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新陈代谢与ATP1.呼吸作用的概念2.呼吸作用的类型 3.呼吸作用的实质 4.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b)氧化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 细胞呼吸(a)(三)光合作用的概念及总反应式(四)光合作用的过程 (五)光合作用的实质(六)光合作用的意义 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 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七)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一)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二)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b)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黄素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吸收蓝紫光)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
无水乙醇:
碳酸钙:
二氧化硅:
层析液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实验,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证明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b)下图简要表示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五个生理过程(分别用过程:A—E表示),请回答:(1)A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2)D过程表示的是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3)在C—E的各项生理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 过程。(4)若B过程生成了4摩尔C6H12O6,则A过程一定产生了O2 摩尔。(5)若第⑷小题A过程产生的O2全部用于E过程,则C过程至少要有 摩尔C6H12O6 光能转变成ATP 中活跃化学能二E244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a)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光照强度、 CO2浓度、温度、水、矿质元素
突然停止光照:C3增加,C5减少
突然降低CO2浓度:C3减少,C5 增1-6 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增殖无
丝
分
裂减
数
分
裂有
丝
分
裂分裂方式细
胞
周
期分裂间期分
裂
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意义特点及
染色体
数目、
DNA含
量变化观察有丝分裂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细胞的癌变概念、意义、
全能性、干细胞衰老的特征
凋亡的实例、概念
癌细胞特征
致癌因子
细胞的生命历程基础知识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染色体数等于着丝点数未复制前无染色单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形成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分布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数目、形态清晰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平分到细胞两极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纺锤丝消失;子细胞形成有丝分裂的过程特点(c) 仁膜消失现两体 形定数清赤道齐 一分为二向两极 两消两现新壁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点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意义: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例1:在有丝分裂形成纺锤体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N,染色体上的DNA含量为a。则在分裂结束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分别是[ ]
A.N,a B.N/2,a/2 C.N,a/2 D.N/2,a
例2: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形态上的主要变化恰好相反的两个时期是[ ]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前期和末期 D.间期和后期CC与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变化相同前期Ⅰ体积增大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子细胞4个精子前期Ⅱ中期Ⅱ后期Ⅱ末期Ⅱ减I减II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NA的复制染色体的复制四分体后期Ⅰ中期Ⅰ末期Ⅰ减数分裂的过程1个精原细胞联会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及细胞核的变化 核膜、核仁解体,纺锤体出现四分体排队四分体分开染色体解旋成为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量DNA的数量 88888416161688884444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间期44与有丝分裂比较2N2N2N2N有丝分裂DNA变化曲线图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曲线图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曲线图减数分裂DNA变化曲线图
5、下列图中,表示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是[ ]B6、图中的A为某雄性动物的体细胞示意图,B、C、D分别表示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请回答:
(1)B细胞的分裂方式和分裂时期是______。
(2)C细胞所示分裂方式和分裂时期是______。
(3)D细胞的名称是____。
(4)请在E框内画出能显示D细胞在分裂期后期的染色体行为简图。
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