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知识与能力:掌握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史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知道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学习目标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二、唐和新罗的关系三、玄奘西行试试从图中找出唐朝与哪些国家交往密切?日本新罗天竺 大 食狮子国“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什么?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法律完备),珍(珍贵,繁盛)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常去)” 。
——《日本书纪》 唐太宗设“鸿胪寺”接待外国使者,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国力强盛制度、文化先进有吸引力对外开放政策海陆并重交通发达你能找出唐朝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天竺日本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一、遣唐使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1、概念: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2、目的: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请依据下列材料归纳遣唐使来华的特点 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三年(838年)止,共派出遣唐使12次。起初,遣唐使团的规模一般不超过200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倍增,开元五年(717年)、二十一年(733年)和开成三年(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团,人数均在550人以上。遣唐大使、副使都挑选了解唐朝情况和博通经史、娴习文艺的人担任。①持续时间长②来华次数多③遣唐规模大④人员素质高 ——以上材料引自《百年留学》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到日本和中国哪些事物比较相像?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 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 想一想:
为什么唐朝时对外交往如此广泛和活跃呢?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
供了机会。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分组讨论: 从材料可以看出日本派遣唐使到大唐的目的是什么?遣唐使给日本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答: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孝德天皇 645年日本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并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日本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到日本和中国哪些事物比较相像?文
字 日语的文字由汉字和假名两套符号组成,混合使用。假名有两种字体:平假名和片假名,各有73个。
2010年4月,日本文化审议会汉字小委员会汇总了新常用汉字表的最终方案,共收录了2136个字。服
饰唐朝妇女奈良时代,中国唐代的服饰传入日本,首先在贵族中流行,被称为唐风贵族服。到平安时代,对唐风贵族服加以若干改造,如袖子、胴体变长,衣服的幅度变宽。为给人以美感,穿时紧紧贴在身上,有意识的显示出人的线条美。从此这种服装便固定为日本的和服。货
币 日本和同开珎——日本奈良朝初始元明天皇和铜元年(708年,唐景龙二年)铸,为日本最早铸行的官钱,由此改变了历来谷帛交易的状况。形制仿唐开元通宝。建
筑日本奈良的平城京仿隋唐长安城建造而成。东西约4.2km,南北约4.7km,面积大约相当于长安城的四分之一。此外:还有节日、茶道、花道、书法、中草药等等一、遣唐使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1、概念: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2、目的:3、影响: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文化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朝日本政治经济制度科技文化二、鉴真东渡1.鉴真为何要东渡日本?
2.东渡过程是否顺利?
3.鉴真有何贡献?唐招提寺,
被视为日本艺术明珠鉴真坐像,
被定为日本一级国宝鉴真东渡意义: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二、唐和新罗的关系三、玄奘西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派遣使节和留学生
新罗商人对新罗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双向) 崔志远(新罗人)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二、唐和新罗的关系三、玄奘西行天竺《西游记》唐僧唐僧原型:
唐朝的玄奘和尚 玄 奘,唐代高僧,佛经翻译家、旅行家。13岁出家,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因感到佛教宗派众多,佛经译文多误,决心到天竺学习佛法。三、玄奘西行玄奘在西行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 “向西北行三百余里,此则葱岭北原,山谷积雪,春夏合冻,经途险阻,寒风惨烈,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摘自《大唐西域记》鉴真与玄奘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勇于开拓天竺那烂陀寺 645年,玄奘携600多部梵[fàn]文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等前去迎接。《玄奘取经回长安》 “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史学家阿里《大唐西域记》三、玄奘西行唐太宗时期1、时间:2、成果带回大量佛经以亲身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3、意义:为中印文化交流和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玄奘的天竺之行及归国后的译经活动有什么影响呢?①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②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史学家阿里??阅读教材合作探究,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探究他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贡献,谈谈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僧
人僧
人唐
玄
宗
时唐
太
宗
时扬州—日本长安—天竺结
伴独
行弘扬佛法,传播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的贡献留传《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献六次航行,五次失败,历尽磨难千难万险,九死一生做事要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两件大事,请填写下表,对比两件事的异同。僧人僧人天竺日本独行结伴千难万险,
九死一生。求取真经弘扬佛法问题思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他们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勇往直前、持之以恒、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虚心好学等等。六次航行,
五次失败,
历尽磨难。
“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节选中外文化交流日本印度①
②③
双向
交流
兼容
并蓄
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请列举唐朝中外交流的史实本课小结 “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习近平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唐朝中外交流的史实,你能否为中国的发展提一条建议?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吸收别的国家的先进长处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保持政局稳定……推动“一带一路”进程中,能从唐对外关系中获得什么启示?国家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主权独立才是国家开放的前提坚持平等合作与开放发展方针鼓励与支持各行主动走出国门以史为鉴篇1.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A当堂达标2.下列国家,受唐朝文化影响最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
A.朝鲜 B.阿拉伯 C.日本 D.印度C3.右图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A. 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 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 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D4.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B5.七年级某班的同学负责班级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了“唐朝的中外交往”作为主题,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其中不恰当的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鉴真东渡传播中华文化
C.玄奘西行取经 D.新罗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6.“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BA7.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8.阅读郭沫若的下列诗作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回答:
(1)“鉴真盲目航东海”发生在哪一朝代?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郭沫若为什么说鉴真“一片精诚照太清”?
(3) “奈良城”属于哪一国家?哪一句诗体现了鉴真“传道艺”的影响?
唐朝(唐玄宗)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前后六次东渡日本日本唐风洋溢奈良城6世纪,日本仿照唐制进行全面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再次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战后,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战后各国经济增长图结合日本的发展历程,你悟出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