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制作人:徐春桥
主讲人:徐春桥
一、课内导学
1、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2-7内容,完成生物《课堂作业》P1-3的“课内导学”部分2个知识点和“思维导图”的学习。
2、时间20分钟。
3、先自己做简单的问题,较难的问题,小组内可以相互讨论。
二、展示评价
1、请各小组的学生们举手回答《课内导学》上的问题。
2、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3、时间10分钟。
三、教师讲解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从猿到人的进化
引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
前肢粗长,后肢细短,髋骨较窄。
1.观察与思考:这些现代类人猿的体形有什么共同点?
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人与类人猿的相似点面部表情
嬉笑
哭泣
注意
厌恶
美国《科学》杂志2002年1月4日刊登的一篇论文,国际研究小组制作了可比较人和黑猩猩的碱基序列的基因组图谱,科学家发现,二者98.77%都是相同的,有差别的地方只占1.23%。
科学家认为,在这1.23%的差别里隐藏着关于人的高度智慧和能力的秘密。
人类和黑猩猩基因对比
人与几种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
氨基酸序列测定法,不同生物同种蛋白质分子间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越小,两种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生物 差异 生物 差异
黑猩猩 0 鲨鱼 23
猕猴 1 苍蝇 25
牛 10 小麦 35
龟 12 向日葵 38
鸡 13 酵母菌 44
其他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
孕期 尾 牙齿 染色体 平均寿命 共患疾病
猩猩 223 无 32 24 38 结核
脑炎
感冒
天花等
黑猩猩 240 无 32 24 41
大猩猩 265 无 32 24 36
人 275 无 32 23 70
从上表中,你能看出人和几种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人和类人猿的区别
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共同点?
1.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2.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3.没有语言文字的交流。
约旦河谷
莫桑比克
东非大裂谷
露西
东非人
资料分析:
1.森林古猿是怎样进化成人类的?
2.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这说明了什么?
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化石图片分析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和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上肢较细,下肢粗长 直立行走
“东非人”遗物分析
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1、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2、具有使用和制造简单工具的能力。
早期人类的足迹
人类起源的重要标志
观察思考: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直
立
行
走
使
用
和
制
造
工
具
能
够
用
火
大
脑
发
达
产
生
了
语
言
越来越强大
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
从使用天然工具,到制造和使用工具,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工具。
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小结:促使森林古猿进化的原因
森林古猿
环境变化
气候变化
森林减少
转到地面
直立生活
现代人类
继续留在森林
树栖生活
现代类人猿
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
(自学课本P6的)
古人类露西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 )
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
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
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
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
观点
事实
事实
观点
事实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的起源
人类的发展
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
人类
环境的变化
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证据
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因素
化石
直立行走
制造工具
产生语言
火的产生
思维导图
@
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森林大量消失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
(2)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
(3)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
2、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
A 黑猩猩 B 长臂猿 C 猕猴 D 狒狒
3、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
答:人类要理智地运用自己改造生物圈的能力,保护自然环境,建立现代类人猿保护区,使现代类人猿能够在生物圈中生存发展下去。
×
√
√
A
四、巩固加深
完成生物《课堂作业》上P3的“巩固加深”部分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