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生物学热点高考冲刺复习生物信息题解答训练乌鲁木齐市41中学
张志鹏2008高考大纲要求:1.理解能力
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
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
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1.生物科学与人体健康 基因诊断、
基因治疗、
器官克隆、
胚胎移植、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涉及的基础知识
DNA分子结构、
DNA分子杂交、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
细胞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
细胞分裂分化癌变、
疾病预防 免疫
考查点例1. 北京307医院奚永志教授最近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一个HLA(人类白细胞抗原)新等位基因,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A110104。这意味着不同家族的人之间也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器官移植,而且排异反应会大大减少。下列有关新等位基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等位基因的生物都是杂合体
B.等位基因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
C.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D.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变式1: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和美国的
“勇气”号和“机遇”号孪生火星探测器成功
登上火星后,相继探测到火星上有水存
在的可能,使人类探索自己星球以外的
高级生命和追求地外栖息地的愿望将有
可能成为现实。下列关于水与生命关系
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B.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和结合水形式存在
C.人体所需水的主要来源是食物,排出水最主要
的途径是肾脏排尿
D.光合作用产生的O2全部来自与水?(1)它属于哪项生物工程? 例2.图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
(2)科学家为何要将患者的体细胞的核植入去核的卵细胞,而不直接用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2.图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
(3)已知有耳垂(A)对无耳垂(a)是显性的。若图中患者是无耳垂(a a)的,提供卵细胞的女性是有耳垂(A a)的,核移植后得到的细胞所培育出的人耳是否具有耳垂?2.图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
(4)按上述方法克隆的器官在移植方面的主要优点是 ;
其原因是 。2.图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
这类题的特点:1.高起点、低落点。对于本专题命题的形式主要是以“新情景”考查“旧知识”来呈现。
2.理论联系实际。
3.注重知识迁移能力、信息撮合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例3: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其中有8万多人殉难。事后的尸体辨认只能借助于人体身份证——DNA。该方法是从尸体和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DNA,在一定温度下水浴共热,使DNA氢键断裂,双链打开。若两份DNA样本来自同一个体,在温度降低时,两份样本的DNA单链通过氢键连接一起;若不是来自同一个体,则两份样本中的DNA单链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互补。借助该技术就可以对面目全非的尸体进行辨认。1)人体DNA的主要载体是 ,同一个人不同组织细胞的核的DNA分子中(A+T)/(G+C)
是 (相同不同)的原因是 。
2)在鉴定尸体身份前,需要从尸体和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DNA,提取DNA常用的提取液是 ,鉴定DNA的试剂是 。提示:同一个人来自一个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提示:高二课本中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模拟3)下表所示为分别从尸体和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提取的三条相同染色体、同一区段DNA单链的碱基序列,根据碱基配对情况,A、B、C、三组DNA中不是同一人的是 。提示:DNA结构的特点(碱基互补配对)2.生物科学与农业现代生物技术育种、
生物防治、
生态农业、
绿色食品等,
涉及的基础知识考查点变异的类型、
育种方法和原理、
动植物代谢、
生态系统的结构等。3.生物科学与工业发酵工程及应用、
酶工程及应用、
生物技术药物等
涉及的基础知识考查点微生物的代谢、
酶的本质与功能、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基因的表达、
免疫的基本知识等。
4.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生物污染、
生物净化、
富营养化
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涉及的基础知识考查点生物多样性、
种群的数量增长、
人工湿地、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稳态等。
通过认真审题,分析题目所给的生物学事件。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对这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题的方法:高起点!低落点2004年,理查德·阿克塞尔 (美国)和琳达·巴克 (美国), 关于嗅觉的研究。
2005年,巴里·马歇尔(澳大利亚),罗宾·沃伦, 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理。
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名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费里和克拉格-米洛,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
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奥利弗-史密西斯、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以表彰他们在干细胞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 近几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的贡献。右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
A.A为蛋白质分子,可作为气味受体
B.C为多肽,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A具有特异性最终是由遗传性决定的
D.B为磷脂双分子层,为受体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2005年10月3日,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宣布,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下列有关幽门螺杆菌叙述中正确的是:A、
B、
C、
D、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名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费里和克拉格-米洛,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下列关于RNA干扰说法中…………
(08年北京海淀1模)2008年1月中旬以来,一场持久的特大冰雪灾害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严重的冰冻除了给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外,更是令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成片倒伏,树木大量死亡,对南方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1)对于植物体来讲,在遭遇冰雪时,
如果气温是缓慢降低的,则植物体细胞
间隙会先结冰,细胞出现 现象,
导致细胞液浓度 ,使细胞受到一定
伤害。如果环境温度是骤然降低的,
则细胞内会结冰,冰晶会破坏细胞
的 系统,影响了
等代谢活动,
导致细胞死亡。(2)南方森林中的常绿阔叶林与北方落叶阔叶林相比,其对寒冷气候的适应性 。调查发现,此次冰冻灾害在粤北山区呈现以下特点:一般在海拔300米以上就可见到植物受害现象,500米至1300米植物受害情况最为严重,1300
米以上植物受害程
度逐渐减轻。请分
析1300米以上植
物受害较轻的原因是 。 (3)这次灾害对生态系统结构最为严重的影响是 ,
这种变化导致 性的极大破坏,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 。现在科学家已经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为灾后重建制定科学的方案。(08北京西城2模)2008年1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冻雨和暴雪灾害,在寒冷的环境中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积极投入抗灾抢险战斗,有些战士连续几个昼夜奋战在抗灾一线。请根据人体新代谢及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08北京西城2模)2008年1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冻雨和暴雪灾害,在寒冷的环境中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积极投入抗灾抢险战斗,有些战士连续几个昼夜奋战在抗灾一线。请根据人体新代谢及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战士们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机体通过代谢活动增强,皮肤血管 等过程维持体温恒定,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体温之所以保持相对恒定是机体 两个
过程相对平衡的结
果。
(08北京西城2模)2008年1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冻雨和暴雪灾害,在寒冷的环境中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积极投入抗灾抢险战斗,有些战士连续几个昼夜奋战在抗灾一线。请根据人体新代谢及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一些战士在抢险中不能及时补充到食物,
如图为他们处于饥饿状态时血液中两种
物质的变化曲线,其中血糖浓度保持相
对稳定直接依赖于 分解。
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上升的原因是
。若水分也不能及时
得到补充,则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量
,通过排尿量的变化调
节机体水分的平衡。(08北京西城2模)2008年1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冻雨和暴雪灾害,在寒冷的环境中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积极投入抗灾抢险战斗,有些战士连续几个昼夜奋战在抗灾一线。请根据人体新代谢及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为尽快消除冰雪恢复交通,战士们进行了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骨骼肌细胞在供氧不足时会产生大量的 进入血液,与血液中
的 (缓冲物质)发生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08年北京东城一模)2007年夏天,我国太湖爆发了大范围水藻,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严重影响了市民生活。
(1)蓝藻是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故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二者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
(2)某些蓝藻具有固氮能力,即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为 。该过程需要固氮酶的参与,现利用基因工程将固氮基因转入小麦细胞其具有固氮能力,若该基因在小麦细胞中成功表达,请用中心法则的形式表示该基因表达过程 。
(3)为判断太湖上游沿岸某工厂是否为污染源,并初步确定污染物中主要是何种物质含量超标,环保部门进行了实验检测。检测员顺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Ⅰ.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II.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三等份;编号B、C、D分别进行如表处理,之后加入等量的蓝藻,置于阳光下若干天,再次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单位:104个/mm3)通过A组数据可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控究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4)大范围蓝藻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超过了湖泊生态系
统 的限度。某些蓝藻会产生并分泌一些 代谢产物(如毒素等)对鱼类等水生动物造成危害,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累积危害至牲畜乃至人类。实践证明,只有终止污染物的排放,之后利用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发挥其自净功能,再辅以必要的人工治理措施,才有可能根治这种
“绿色污染”。提取试题信息
找到问题实质
联系相关知识
写出完整答案小结:解题思维方法:1.水通道发现过程如下,请完成实验设计,并得出实验结论:
(1)观察:科学家发现水分子能通过细胞膜。
(2)问题:水究竟怎样通过细胞膜?
(3)假设: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阿格雷认为细胞膜上的某种蛋白质就是水通道。
(4)实验:他把含这种蛋白质的正常细胞和经过处理后 的细胞放在相同水溶液中,结果发现前者能吸水,后者不能吸水。
(5)结论: 。
据报道,去年“阜阳假奶粉案”曝光后,又有新的“假牛奶案”逐渐浮出水面。一些不法商家生产的所谓“100%纯牛奶”居然根本不与牛发生关系,只要用香精、糖、自来水和一些添加剂,就可以生产出“纯牛奶”。更为耸人听闻的是,不法商家利用垃圾堆里的破旧皮鞋、皮衣、皮帽及其他皮具,经过化学、生物处理,水解出皮革中的原有蛋白(称“人造蛋白”),做为原料制成假牛奶。有人分析,“阜阳假奶粉案”
所造成的大头娃娃致死,
并非单纯是蛋白质含量低
那么简单,很可能是添加
了“人造蛋白”所致。
请设计实验,探究“人造蛋白”是否比缺乏蛋白质更有害儿童正常发育。
(1)实验材料:幼龄大白鼠若干,真正的纯牛奶,不含任何蛋白质的假牛奶、含有“人造蛋白”的假牛奶、发育状况测定装置(可测定一定的发育状况指标)、饲养装置等。
(2)实验步骤:
(3)预测实验结果,并做出相应的结论。(写出其中2种即可)
2005年10月17日,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着陆,在太空飞行近109个小时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向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报告,为开展下一步载人航天计划进行了初步技术验证,积累了宝贵经验和数据。 1.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李振声于2007年2月27日被授予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运用小麦与偃麦草(一种野生牧草)远缘杂交和诱导染色体结构变异等技术,成功地培育出多个优良小麦新品种,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B.染色体结构变异,大多数对生物体不利,但在育种上仍有一定的价值
C.上述多个优良小麦新品种培育成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D.上述研究获得成功,运用了诱导基因重组技术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技术,未运用诱导基因突变技术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技术 2003年,中国暴发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即非典型肺炎)感染事件,已经研究确定冠状病毒是引起SARS(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该病原体的遗传物质是RNA。
2004年11月,我国科学工作者研制的SARS疫苗成功地通过了一期临床试验,不久有望获得有效的SARS疫苗。
1)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 。SARS冠状病毒变异较快的原因是 。2)在临床治疗上有报道,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的血清,注射到另一个SARS患者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治愈患者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
(3)通过注射疫苗是防治SARS的有效途径,是因为 ,其属于 免疫。 2008北京奥运是我国的一大盛事,举国上下积极投入
绿色奥运建设,让奥运和环保相统一。目前入侵北京的
外来动植物种类达56种以上,其中对北京环境危害最大
的外来入侵物种是美国白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北京地区原有物种的丧失,生物多样性降低
B.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C.科学家研究出防治美国白蛾的新型“农药”――棱型多角体病毒,它在生态系统里的成分是分解者
D.可以利用周氏啮小蜂产卵在美国白蛾蛹内,吸收蛹内营养,供其自身发育,最终使美国白蛾蛹内养分耗尽死亡,达到防治目的。周氏啮小蜂和美国白蛾两者属于捕食关系1、 新华社2005年3月报道,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从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简称亨氏美味源)生产的272箱美味源金唛桂林辣椒酱中检验出苏丹红一号成分。“苏丹红一号”型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 “苏丹红一号”会导致鼠类患癌,它在人类肝细胞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苏丹红一号”致癌属于 致癌因子。
(2)苏丹红可作为生物组织染色剂,用它对大豆子叶染色,镜检,哪种成分或结构可被染色
A.多糖 B.蛋白质 C.油滴 D.核酸
(3)“苏丹红一号”能使肝脏致癌,肝炎病毒感染久治不愈,也会使病毒DNA整合到肝细胞中,引发肝癌。从变异来源看,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29.(12分)2008年1月,美国短跑名将“女飞人”琼斯因服用兴奋剂及作伪证被判入狱。兴奋剂是国际体育界对所有违禁药物的总称,包含种类很多,常用兴奋剂有雄激素及其衍生物、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等。环境缺O2促红细胞生成素骨髓造血组织红细胞增多
(+)↓
(+)↓ (一)
(+)↓
图21
(1)由图21可知,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够增强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活动,从而增加血液中 的数量,促进机体细胞进行 提供能量。医学上可用于治疗某些原因引起的贫血,作为兴奋剂常被用于长跑、自行车赛能耐力耗氧项目。运动员长期注射EPO会使机体血液中血浆比例相对 (填“增大”或“减小”),从而影响内环境的稳定。
(2)雄激素及其衍生物类兴奋剂属于 类化合物,常被用于短跑、柔道、投掷等项目,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此类兴奋剂会使血液中雄激素含量过高,从而
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导致相关激素的分泌量 ,进而引起自身雄激素分泌异常,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性腺萎缩。高考冲刺复习:生物热点——信息题解答训练
一、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对高考中生物学主干知识强化复习。
2.熟练掌握生物科学与健康、工业、农业、环境保护。
能力目标:
1.理解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获取信息的能力
3.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情感目标:
1.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2、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复习重点、难点
1.高考中生物学主干知识强化复习。
2.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 启发教学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离08年高考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了,通过第一、二轮的复习,已对高考大纲中的151个知识点全面的复习,在理综高考中,生物只有5个选择和两道大题,必然考察生物学科中的主干知识。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能力的考察。考察1.理解能力 2.实验与探究能力 3.获取信息的能力 4.综合运用能力。 考纲中明确要求学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科学、技术、社会(STS)等方面的热点问题,一直是近几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国家、社会的主流意识,环境资源及人口、粮食问题,科技动态和社会发展,人文精神与素质教育,甚至艾滋病、疯牛病、SARS病毒、禽流感,无不进入生物学命题范围。这些密切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关注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已成为当今高考生物学部分命题的趋势。
(二)知识梳理
1.生物科学与健康:主要内容包括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器官克隆、胚胎移植、生殖健康等,涉及的基础知识有DNA分子结构、DNA分子杂交、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细胞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细胞分裂分化癌变、疾病预防等。
例1 变式1 例2 例3
2.生物科学与农业:主要内容包括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生物防治、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等,涉及的基础知识有变异的类型、育种方法和原理、动植物代谢、生态系统的结构等。
3.生物科学与工业:主要内容包括发酵工程及应用、酶工程及应用、生物技术药物等,涉及的基础知识有微生物的代谢、酶的本质与功能、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基因的表达、免疫的基本知识等。
4.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主要内容包括生物污染、生物净化、绿色消费、富营养化与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等,涉及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多样性、种群的数量增长、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态等。
(三)高考信息题命题特点
1.高起点、低落点。对于本专题命题的形式主要是以“新情景”考查“旧知识”来呈现,即问题涉及的可能是生物科学的前沿领域、最新发展,但这些前沿领域、最新发展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作为创设试题情景的素材,要求考生完成的只是运用学过的基本知识去认识、分析、解释、解决这些问题,考查的终极指向还是学科的基础知识。
2.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2008年考试大纲》的明确要求,因此,科学发展的重要领域、社会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尤其是近来发展非常迅速的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干细胞培养、癌症治疗等方面的命题仍然需要关注。
3.注重知识迁移能力、信息撮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科学、社会热点问题的命题思维一般是:能力立意(决定考查哪些能力、知识和原理)、创设情境(提供材料)、确定设问(设计要考生要回答的问题)。其解题思维一般是:提取试题信息、找到问题实质、联系相关知识、写出完整答案。因此,信息提取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此类问题考查的重点。
(四)解题方法
不过,尽管生物学热点问题科技成分高,但它并不要求生学去从事这些研究,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作为素材,只是要考生用学过的基本知识去认识、分析和解释这些问题的实质、原理以及提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考查的还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要求同学们平时既要多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关注自然、关注生产实践,会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社会,又要理性地去对待热点问题,千万不要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找热点材料,应将有关热点问题穿插糅合到复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实际联系理论”,学会从材料的情境问题中去联系理论,找到和主干知识的结合点。
[课堂练习]:
1、近几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4年,理查德·阿克塞尔 (美国)和琳达·巴克 (美国), 关于嗅觉的研究。
2005年,巴里·马歇尔(澳大利亚),罗宾·沃伦, 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理。
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名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费里和克拉格-米洛,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
2、(08年北京海淀1模) 3、(08北京西城2模) 4、(北京东城一模)
(五)小结:解题思维方法:提取试题信息、找到问题实质、联系相关知识、写出完整答案。
六、板书设计
生物热点
1.生物科学与健康:2.生物科学与农业:
3.生物科学与工业:4.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七)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