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1.认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知道“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及影响。
3.学习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认识他对我国外交事业的杰出贡献。
(学生根据提纲要求自学,并整理知识要点,组内统一答案 后记忆)(10分钟)
自主学习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政策?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外交困难?
3.面对这一局势,中国进行了哪些努力?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时间?内容?影响?
5.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会议的特点?提出的方针?会议的影响?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周恩来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分别发表联合声明。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要点归纳一
提出者
首次提出
内 容
得到确认
影 响
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
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自主学习:万隆会议的概况】
时间地点
会议主题
会议特征
【第一篇章】
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
1. 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一种怎样的形势?
材料三: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毛泽东形象地把它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唇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要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问题2. 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实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
国际形势:战后两大阵营对峙;帝国主义敌视、孤立、封锁、包围新中国。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第二篇章】
以和平共处的原则影响世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周恩来总理会晤缅甸总理吴努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
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我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探究题:有人说现在是和平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过时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
当今社会,霸权主义仍然存在,局部冲突和战争时有发生,威胁着世界的安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和平”、“尊重”、“平等”、“互利”,能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因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没有过时。
【第三篇章】
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
巴基斯坦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泰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
【历史的抉择:何去何从】
材料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的…
材料二: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起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的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材料二:……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求同和团结。
认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2.“求同”指什么?“存异”指什么?
3.这一方针有何意义?
同:遭遇相同,面临的问题相同
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2015年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为中国外交事业做了哪些重大贡献?
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1954年,周恩来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3、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总结拓展
一项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个外交原则——
一位外交伟人——
一个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
“求同存异”方针
他是新中国第一任总理;也是新中国的首任外交部长;是他,一次次国际社会的掌声 ;也是他,凭借过人的外交才华,掀动了影响世界格局的外交风云-------周恩来
“派克”的来历
“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
机智、聪慧的周总理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
“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关于周恩来 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有何感受?
提示:为国为民;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捍卫民族尊严;
弱国无外交;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力,才能保证独立自主的外交。
……
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