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升湖实验学校2008届高考感觉训练3份(湖南省长沙市)

文档属性

名称 同升湖实验学校2008届高考感觉训练3份(湖南省长沙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5-31 18:23:00

文档简介

同升湖实验学校
2008届高考感觉训练(一)
时量:30分钟 满分:72分
命题人:杜典宏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哺乳动物血红蛋白的肽链共有6种,分别是α、β、γ、δ、ε、ζ,下图表示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组成血红蛋白的肽链种类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ε、ζ肽链消失是因为特化的细胞中只保留了与自身特定功能相关的遗传信息
B.不同发育时期,组成血红蛋白的肽链种类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红细胞中,γ多肽链的分解逐渐加强,导致其含量逐渐减少
D.随着发育的进行,成熟的红细胞内合成α、β多肽链的过程逐渐加强
2.用3H标记小白鼠(体细胞含20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和皮肤细胞的DNA分子双链, 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前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后者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H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为( )
A.前者20和10,后者40和20 B.前者40和40,后者80和40
C.前者40和20,后者80和40 D.前者40和20,后者80和80
3.单基因遗传病可以通过核酸杂交技术进行早期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在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已知红细胞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BB、B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基因型为bb。有一对夫妇被检测出均为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为了能生下健康的孩子,每次妊娠早期都进行产前诊断。下图为其产前核酸分子杂交诊断和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属于碱基对的改变
B.根据凝胶电泳带谱分析,这对夫妇的4个孩子中体细胞基因纯合的是Ⅱ-l和II-4
C.检测突变基因的RNA分子,其核糖核苷酸序列是—UGCACAA—
D.凝胶电泳分离酶切片段,与探针杂交后,突变基因显出一条带,可以推断基因突变发生在血红蛋白基因内部
4.生产实践中配制微生物发酵所需要的培养基时,一般遵循“经济节约”的原则。如“以野(野生植物)代家(栽培植物)”、“以纤(秸秆)代糖(淀粉)”、“以氮(非蛋白氮)代朊(蛋白氮)”、“以烃代粮”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以野代家”培养微生物时,需要加入更多的生长因子
B.“以纤代糖”能为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能源
C.“以氮代朊”是因为铵盐、硝酸盐等是微生物常用的氮源
D.“以烃代粮”培养的微生物可以用于净化被石油污染的海域
5.假设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只有一种植物,消费者只有一种动物。其中植物某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将主要影响植物的存活能力和可食程度,植物存活能力与可食程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植物基因型
AA
Aa
a a
植物存活能力


极弱
植物可食程度


极低
据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若干世代的生活过程中,流入动物的能量全部来自基因型是AA的植物
B.经过若干世代生活,可导致植物、动物的动态平衡
C.在这一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是制约植物种群密度的唯一因素
D.植物种群平衡密度不因种群内部遗传特性的改变而变化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42分)
30.(20分)下面是某中学2008届生物兴趣小组成员所做的一系列有关植物生理的实验。
甲同学根据植物体根尖的有关生命现象及探究根尖对矿质元素吸收、运输的实验数据绘制以下图示。实验数据来源为:用32p标记的矿质营养液培养某植物幼苗一段时间后,在根细胞中检测和推断32p的累积量、吸收量和运输量。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分裂间期的序号是_______,此时细胞内的主要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③过程除表示了生长现象外还表示了细胞的_______现象。
(2)生长素通常产生于分生组织,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你认为根尖生长素应由_______区的细胞产生,主要作用于_______区。
(3) 在研究根尖不同部位细胞对32p的累积量、吸收量和运输量的实验中,必须控制无关变量,除了保证32p离子的充分供给,还应保证根尖的_______(生理作用)正常进行。
(4)乙同学用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上
述根尖成熟区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的
变化情况也绘制了一张图。请据图回答:
①原生质体体积在A→B段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1分钟后,处于2mol/L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和处于2mol/L乙
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不同是由于在实验观
察的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同学利用该植物设计了一个光合作用实验。实验前在溶液中加入破损了外膜和内膜的叶绿体及一定量的ATP和[H],然后分连续的Ⅰ、Ⅱ两个阶段,按下图所示的条件进行实验,但是图未画完,聪明的你请在下图中帮他绘出阶段Ⅱ合成糖的速率的可能曲线。
(6)爱动脑筋的丁同学突发奇想将丙同学实验中的阶段Ⅰ和阶段Ⅱ的控制条件交换一下,其他实验条件均不改变,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他要你猜猜正确的曲线图应该是怎样的,请绘在下图中。
31.(22分)下表是在短时间内依次切除狗脑的各级部位后所观察到的某些机能改变的状况(+表示“能完成”,一表示“不能完成”)。
手术前
去大脑两半球
再去丘脑(含下丘脑)
再去脑干
最后破坏脊髓
条件反射
+




体温调节
+
+



摄食
+
+



行走
+
+
+


站立
+
+
+


膝跳反射
+
+
+
+

(1)饲养员吆喝马戏团小狗吃食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置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2分)
(2)当小狗处于寒冷环境中,___________感觉器产生兴奋传入_____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再使有关神经兴奋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使皮肤散热量减少,与此同时产热量会增加。 (4分)
(3)膝跳反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在的神经中枢的功能。(2分)
(4)某同学从科普文章看到“心脏可自动地有节律性地收缩”(即心脏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的搏动),请协助他完成下表: (2分)
手术前
去大脑两半球
再去丘脑(含下丘脑)
再去脑干
最后破坏脊髓
条件反射
+




体温调节
+
+



摄食
+
+



行走
+
+
+


站立
+
+
+


膝跳反射
+
+
+
+

心脏




(5)为了进一步验证“狗的心脏具有自动节律性,且狗劲部交感神经兴奋还能加快狗的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现用狗做实验,实验过程中,将三组大小、生活状态、健康程度相似的狗麻醉,从其中的两组狗的劲部剥离出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不考虑手术对其他生命活动的影响),请根据上述提供的知识信息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步骤: (6分)
结果、结论预没:(4分)
(6)为了研究影响心率变化的因素,实验员给正常狗体内注射某种药剂,结果发现狗神经系统举奋性增强,心率也明显加快,那么这种药剂最可能是下列哪一种( )(2分)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NaCl D.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的抑制剂
参考答案
1.B。
[解析]人体所有细胞都是有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而来的,除少数特殊细胞(红细胞)外,都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细胞分化时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基因选择性地表达,不同细胞合成的蛋白质有所不同,同种细胞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合成的蛋白质也可能有所不同;出生后γ多肽链的含量相对减少,是由于β、δ多肽链的合成增多,含量增多;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合成蛋白质。
2.B。
[解析]精原细胞40(3H-3H)→初级精母细胞40(3H-H,3H-H)→次级精母细胞20(3H-H,3H-H)→后期40(3H-H);皮肤细胞40(3H-3H)→ DNA复制后的皮肤细胞40(3H-H,3H-H)→第一次分裂后的皮肤细胞40(3H-H)→第二次DNA复制后的皮肤细胞40(3H-H,H-H)→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皮肤细胞20(3H-H)+ 20(H-H)
3.B。
[解析]图示血红蛋比基因的突变是由于碱基A→T,所以该突变属于碱基对的改变。用于检测基因的RNA分子,应于检测片段互补配对,因此检测突变基因的探针核苷酸序列为—UGCACAA—。根据凝胶电泳带谱可以确定:Ⅱ-l和II-4基因型为BB,II-3基因型为Bb,II-2基因型为bb,体细胞基因纯合的是II-1、II-2、II-4。正常基因有三个限制酶切点(其中有一个位于血红蛋白基因内部),因此基因被切成两个片段,显示两条带;而突变基因限制酶切点仅位于血红蛋白基因两侧,切割后基因b完整,只能显示一条带。
4.A。
[解析]野生植物与同种的栽培植物所含的物质的种类是相同的。
5.B。
[解析]该植物种群基因库中,基因A的频率增大,植物存活能力增强,种群密度增大,基因a的频率增大,植物存活能力减弱,种群密度减小;AA、Aa、aa三种基因型的植物都可食,只是可食的程度不同,流入动物的能量来自三种基因型的植物;在该生态系统中只有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经过若干世代生活,可导致植物、动物的动态平衡;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很多,如阳光、温度、水、无机盐等非生物因素,还有种内关系、种间关系这些生物因素,而且这些因素是综合作用的。
30.(20分,每空2分)
(1)①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化
(2)分生 伸长
(3)呼吸作用( “细胞呼吸”或“有氧呼吸”给分)
(4)①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浓度高,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渗出,原生质体体积缩小。②乙二醇逐渐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吸水,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而蔗糖不进细胞,不会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5)如左下图
(6)如上右图
31.(22分)(1)大脑两半球(或在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2分)
(2)冷觉 下丘脑 (4分)
(3)脊髓 (2分)

(4)见下表:(2分)
手术前
去大脑两半球
再去丘脑(含下丘脑)
再去脑干
最后破坏脊髓
条件反射
+




体温调节
+
+



摄食
+
+



行走
+
+
+


站立
+
+
+


膝跳反射
+
+
+
+

心脏
+
+
+
+
+
(5)实验步骤:(6分)
①将没有分离出交感神经的一组实验狗编号为甲,劲部分离出交感神经的两组实验狗分别编号为乙和丙;
②将甲组狗的心脏与身体完全分离,观察是否还能自主搏动;
③将乙和丙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测量乙和丙的心率平均初始值),刺激乙颈部交感神经,并测量乙的心率;对丙不做其他处理,只在相同时间测量丙的心率。
结果、结论:(共4分)
a.如果甲狗的心脏在短时间内仍能自主搏动,那么狗心脏具有自动节律性;
b. 如果甲狗的心脏在短时间内不能自主搏动,那么狗心脏不具自动节律性 ;
c. 如果乙狗的心律加快,颈部交感神经兴奋能加快狗的心律 ;
d. 如果乙狗的心率变化不大,颈部交感神经兴奋不能加快狗的心率 ;
e. 如果乙狗的心率变慢,颈部交感神经兴奋减慢狗的心率 。
(6)B (2分)
同升湖实验学校
2008届高考感觉训练(三)
时量:30分钟 满分:72分
命题人:宋升坤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所示甲、乙、丙中的曲线分别表示一种生命现象,坐标a、b、c表示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变量。
生命现象:①生长素的浓度对根和茎生长速度的影响;②恒温动物、变温动物体温变化与环境温度的关系;③二次抗原免疫与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
变量:I.时间;II.温度;III.生长速率。
下列关于甲、乙、丙所表示的生命现象及对应的a、b、c正确的一组为 ( )
A.甲为①,a为III;乙为②,b为II;丙为③,c为I
B.甲为②,a为II;乙为③,b为III;丙为①,c为I
C.甲为③,a为I;乙为①,b为III;丙为②,c为II
D.甲为①,a为III;乙为③,b为I;丙为②,c为II
2.研究者在人类肺癌细胞和胰腺癌细胞培养基上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墨西哥辣椒含有的辣
椒素能够攻击癌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细胞的能量源)引发癌细胞死亡。据物理性质来看,肺
癌细胞和胰腺癌细胞培养基都属于哪种培养基?以及辣椒素能够攻击癌细胞中的哪种细胞器?
下列选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选择培养基 核糖体???? B.合成培养基 内质网
C.半固体培养基 线粒体?? D.液体培养基 线粒体
3. 选取大小一致健康的大麦种子50粒,用刀片将每粒种子横切成两半,使成无胚的半粒和 有胚的半粒,经消毒后按下表加入各种溶液和材料。根据表中信息可推断出
编号
赤霉素溶液
(mmol)
蒸馏水(ml)
试验材料
时间
淀粉剩余相对值(%)
1
0
2
10个有胚半粒
24h
60
2
0
2
10个无胚半粒
24h
100
3
4
2
10个有胚半粒
24h
80
4
4
2
10个有胚半粒
24h
55
5
4
2
10个有胚半粒
24h
45
A.种子发芽时胚不产生淀粉酶
B.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能诱导种子产生淀粉酶
C.诱导淀粉分解的最佳赤霉素量应小于或等于4×1 0 mmol
D.淀粉分解的产物是麦芽糖或葡萄糖
4.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1基因,它所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降解(nuc-1基因被称为细胞中的“死亡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产生和死亡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B.若能选择性激活细胞内的死亡基因,则可用于治疗癌症
C.蛙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蝌蚪尾的消失是细胞自我凋亡的具体表现
D.细胞中DNA被降解是导致细胞死亡的根本原因
5.下列有关捕食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适当放牧的草场,生产者光合作用的总产量会增加
B.由于自然选择草原上的被捕食者必须具备很强的奔跑能力才能躲避敌害
C.捕食者与寄生物均属于异养型生物,两者的食物获取方式不同
D.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丰富,食物网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42分)
30.(22分)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13分)人的血清白蛋白(HSA)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但由于艾滋病病毒(HIV)等人类感染性病原体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顾虑重重。应用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利用牛的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既提高了产量,又有了安全保障。下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人类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根据下图回答:
(1)一般情况下,良种奶牛所产生的能用于体外受精的卵母细胞往往数量不足,请举出一种可以获得更多卵母细胞的方法:               。
(2)在基因工程中,我们称②为 ,在②进入③之前要用 等工具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能
实现②进入③的常用方法是 。
(3)图中①一般经 处理可以得到③,从③到④过程中一般利用未受精的卵细胞去核后做为受
体,而不用普通的体细胞,原因是: 。
(4)过程a是进行动物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培养液中除了含有各种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核
苷酸等营养成分外,还要添加     。
(5)⑥是⑤生出的后代,那么⑥的遗传性状和 最相拟,为什么? ,如果②的数量太少,
常用 来扩增。 要实现⑥批量生产血清白蛋白,则要求③的性染色体是 ,利用该
方法得到的动物叫做 。
(6)用这种方法生产药物与工厂化生产药物的优越性在于 。
Ⅱ、(9分)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分泌细胞及对应激素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若“+”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则图中a细胞为 ,B激素为 ,
①处的作用为 (用“+”和“-”表示)。这种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叫 。
(2)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某同学由“高温能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高温是否也影响甲状
腺激素的活性”。该同学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进行探究,请你帮助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和用具:正常的实验小白鼠2组、注射器、烧杯、量筒、水浴锅、试管等。
实验步骤:
①将正常的小白鼠等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生理状况。
②将这两组小白鼠的甲状腺切除,小白鼠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现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其生理状况。
实验结果的预测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1.(20分)请完成以下遗传相关问题。
(1)下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的调查结果,根据系谱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系谱甲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
系谱乙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
②系谱乙18的基因型为 ,其与一正常的男性婚配,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是 。
③已发现有一种家庭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使这种疾病不再困扰其子孙,让致病基因彻底从该家庭中消失,你提出的建议是
(2)①假设玉米籽粒颜色紫色对白色显性,把纯合的紫色籽粒玉米的花粉授给纯合的白色籽粒玉米,将得到的
种子种下长成植株所结种子的颜色是 。
②育种专家在纯种高秆玉米地里,发现了一矮化植株。经鉴定矮化植株是基因突变的
结果,矮化植株究竟是显性突变(设基因为d→D),还是隐性突变(D→d),请用所学生物知识设计实验进行鉴定,并作出预测和结论。
参考答案
1. D【解析】根和茎生长速度随生长素浓度增加呈抛物线变化,①为甲,纵轴为根和茎生长速率; 恒温动物体温相对恒定,变温动物体温变化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故②为丙,横轴为温度;因一次免疫反应时产生了记忆细胞,二次抗原免疫时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快且多,故③为乙,横轴为时间。综上选D
2. D【解析】动物细胞培养时,要形成细胞悬浮液,当然用液体培养基。辣椒素能够攻击癌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细胞的能量源),即线粒体。故选D
3. B 【解析】从实验的设计和表中的数据可推断出种子发芽时胚可以产生促进淀粉分解的激素(如赤霉素)或催化淀粉分解的淀粉酶,故A项不准确。细胞内淀粉的分解一定与淀粉酶有关,赤霉素只有诱导淀粉酶的合成才能促进淀粉的分解,故B项证券业。赤霉素作用也可能具有两重性,故最佳的诱导量可能介于与之间,也可能是小于或等于,故C不准确。
4. A【解析】高等生物发育过程中:生长阶段生物长高、长大,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产生多于死亡;成年阶段细胞的产生和死亡基本动态平衡,故A错;nuc-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降解,导致细胞无DNA不能合成生活必须的物质(如酶)而死亡,故可用于治疗癌.
5.B【解析】生产者被牛羊等消化吸收后,以更易被分解的食物残渣形式排除体外,加速了矿物质循环的速度,有利于生产的再生和固定更多太阳能等。“草原上的动物以善于奔跑和挖洞的动物为主”,被捕食者依靠快速的奔跑或穴洞以躲避敌害。故选B
30.(本题22分,每空1分)
Ⅰ.(1)用促性腺激素处理良种母牛(使其超数排卵);
(2)目的基因: 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显微注射法;
(3)胰蛋白酶: 卵细胞大易操作、分化程度低,体细胞的细胞核在卵细胞质中才能表现出全能性;
(4)激素和动物血清;
(5)荷斯坦奶牛; 因为个体⑥的核遗传物质来自荷斯坦奶牛,⑤只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场所,⑥并没有获得⑤的遗传信息; PCR技术; XX; 转基因克隆动物; (6)节约 资源、降低成本等。(适当给分)
Ⅱ.(1)下丘脑 (神经分泌)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一; (负)反馈调节;
(2)③量取两组等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一组进行水浴高温处理,然后冷却至与另一组温度相同;④在相同的适宜外界环境条件下,向A组小白鼠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向B注射等量的经过高温水浴处理的甲状腺激素制剂;
实验结果的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B组小白鼠的生理状况和A组一样,说明高温不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活性;
②如果B组小白鼠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说明高温能降低甲状腺激素的活性;
③如果B组小白鼠的兴奋性比A组高,说明高温能提高甲状腺激素的活性。
31.(20分)
(1)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2分)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分)
②Bb(2分) 1/4或0(2分)
③由于该遗传病家族中正常的人不会携带致病基因,所以可以做遗传咨询,孕期进行基因检测,如果发现胎儿携带致病基因则马上中断妊娠,最终可彻底让该致病基因在子孙后代中消失(4分)
(2)①紫色(2分)
②让矮化植株与原始亲本进行杂交。
a.如果F1表现高杆,说明矮秆性状是隐性突变(D→d);
b.如F1既有高杆,又有因分离而出现的矮杆植株,或F1全是矮杆植株,说明矮杆性状是显性突变(d→D)(6分)
同升湖实验学校
2008届高考感觉训练(二)
时量:30分钟 满分:72分
命题人:杜卫政
一、选择题:
1.全世界每年有成百上千人由于误吃毒蘑菇而死亡,鹅膏草碱就是—种毒菇的毒素,它是—种环状八肽。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草碱的分子量大约是( )
A.1024 B.898 C.880 D.862
2.驱蚊草(又名蚊净香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柠檬型香气,从而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驱蚊草是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而成的。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驱蚊草培育利用的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其中杂种细胞的形成标志着该技术的完成
B.驱蚊草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胰蛋白酶
C.驱蚊草培育过程中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
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自然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3.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下列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单倍体 ②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③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④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⑤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⑥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 ⑦一定是纯合子 ⑧是二倍体
A. ④⑤⑦⑧ B. ①④⑤⑥ C. ①②③⑥ D. ①④⑤⑦
4.下图为DNA测序仪显示的某真核生物DNA片段一条链的碱基排列图。其中图A的碱基排列顺序已经解读,其顺序为GGTTATGCGT。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B的碱基排列顺序是GATGCGTTCG
B.若将此真核生物的基因导入细菌,在获取该基因时最好采用“鸟枪法”
C.该DNA片段中(A+C)/(T+G)=1
D.如果该DNA分子为一珠蛋白的DNA探针,则可用它来检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5.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种植玉米时,因玉米高矮不一,具有分层现象,所以要合理密植
B.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C.对某生态系统中某种乔木取样调查,选取5个合适的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S(rn2),记数的结果分别是nl、n2、n3、n4、n5,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nl+n2+n3+n4+n5)/5S(株/rn2)
D.若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的能量依次为Q1、Q2、Q3,则Q1≥Q2+Q3
三、非选择题:
30.(15分)右图是某生物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代表细胞结构),请回答:
(1)与根尖分生区细胞相比,该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由该细胞构成的生物,其新陈代谢类型是 。
(2)b增加膜面积是通过 实现的;在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包括三个步骤,其中第二步是 ;在该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
(3)④是 ,在 的情况下,转移到
[ ] 中彻底分解。其中,CO2产生于第 阶段。
(4)农业生产中,常采用疏松土壤的措施,增大土壤透气性,以提高细胞中[ ] 的含量,直接促进K+的吸收。当土壤中缺乏K+时,植株中K+的含量老叶 (多于、等于或少于)新叶。
(5)在高温干旱的环境里,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的CO2会减少,主要原因是
。若该植物为玉米,此种环境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原因是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态因素除图中给出的信息外,主要还有 。
(6)若用仪器检测该细胞释放的CO2与吸收的CO2的量相等时,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31.(27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Ⅰ.糖尿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下图是人体内的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据图分析可知,甲为 ,B为 。
(2)物质A和B对于血糖的调节属于 作用;与B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
(3)下丘脑除参与血糖调节外,还参与调节 、 。
(4)人体内正常的血糖浓度为 ,糖尿病人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障碍,使得体内_____ _______加强,会导致机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
Ⅱ.某同学由“高温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高温如何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活性?”为了探索这一问题,他做了一个实验。在下述的实验步骤(1)、(2)、(3)中各有一处错误或不妥之处,请改正之并预测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1)取三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编号为A、B、C,分别装上等量的蒸馏水、河水、自来水。
(2)取发育状况不同的1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A、B、C玻璃缸中,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的适宜外界条件下培养。
(3)每天同时向A、B、C三只缸中分别投入普通饲料、甲状腺激素制剂拌匀的饲料、经沸水处理1小时的甲状腺激素制剂拌匀的饲料。
(4)过一段时间后比较蝌蚪的发育状况。
对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改正: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预测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现象:
结论:
(2)现象:
结论:
(3)现象:
结论:
答案与解析(三)
1.C。
解析:环状八肽具有八个肽键,形成时脱去八分子水,分子量约是128×8-18×8=880。
2.D。
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完成的标志是杂种植株的形成,A错;制备原生质体时只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B错;融合细胞形成后再经组织培养形成试管苗,C错;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不能通过自然杂交产生可育后代,D对。
3.B。
解析: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有同源染色体,能形成可育配子,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
4.B。
解析:由已经解读的图A碱基排列顺序可推知图B的碱基排列顺序,A对;用“鸟枪法”获得的真核生物的基因含有内含子,不能直接导入原核细胞进行表达,B错;在DNA片段中,(A+C)/(T+G)=1,C对;一珠蛋白的DNA探针可用来检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对。
5.C。
解析:分层现象是指不同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占据不同的空间,A错;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错;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C对;若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的能量依次为Q1、Q2、Q3,则Q1一定大于Q2+Q3,不会出现等于Q2+Q3的情况,D错。
30.(15分,每空1分)
(1)具有大液泡和叶绿体 自养需氧型
(2)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电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3)丙酮酸 有氧 [b]线粒体 二
(4)[⑤]ATP 少于
(5)部分气孔关闭 玉米属C4植物,能利用叶肉细胞间隙中低浓度的CO2进行光合作用 温度
(6)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31.
Ⅰ.(每空1分,共9分)
(1)胰岛B细胞 胰高血糖素
(2)拮抗 肾上腺素
(3)体温 水盐平衡
(4)80-120mg/dL 糖氧化供能 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
Ⅱ.(每空2分,共18分)
对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改正:
步骤(1):“蒸馏水、河水、自来水”改为“河水”
步骤(2):“发育状况不同”改为“发育状况相同”
步骤(3):“投入”后加“等量的”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1)现象:B缸内蝌蚪发育快,A、C缸内蝌蚪发育情况相同
结论:高温使甲状腺激素制剂失去活性
(2)现象:B缸内蝌蚪发育最快,C缸内蝌蚪次之,A缸内蝌蚪发育最慢
结论:高温使甲状腺激素制剂活性降低
(3)现象:B、C缸内蝌蚪发育情况相同,A缸内蝌蚪发育慢
结论:高温未影响甲状腺激素制剂的活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