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体温的控制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小明在教室里听课,主要产热的部分是(??? )
A.?内脏?????????B.?内脏和肌肉、皮肤一起产热?????????C.?肌肉、皮肤?????????D.?内脏和肌肉、皮肤都没有产热
2.中国·长兴2019龙之梦·太湖图影国际马拉松赛于11月24日上午7:30在长兴县太湖龙之梦乐园钻石酒店前广场鸣枪开跑。下列是有关运动员在参赛过程中体温调节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B.?运动员皮肤血管舒张以增加体表散热C.?运动员的主要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D.?运动员大汗淋漓,原因是体内的产热大于散热
3.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会不由自主的出现“寒颤(或战栗)”.此反应的效应器及其生理效应是( ???)
A.?皮肤的血管;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散热量???????????B.?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减少散热量C.?皮肤的立毛肌;立毛肌急剧收缩,增加产热量????D.?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
4.小明在1000m长跑测试中,大汗淋漓,此时小明(???? )
A.?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B.?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C.?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D.?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5.测量体温的部位有多处,下列各项中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的部位和数值是(???? )
A.?腋窝温度、36.8℃?????B.?手心温度、36.5℃?????C.?口腔温度、37.2℃?????D.?直肠温度、37.5℃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脑干,所以人的体温调节完全由神经系统调节控制B.?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身体内部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C.?人的体温在不同的部位以及随昼夜不一样,但温度在很小范围内波动D.?当血管扩张,流经皮肤的血流量增大时,有利于产热
7.在35 ℃时人更容易发生中暑的地方是? (?? ??)
A.?无风干燥的沙漠???????????????B.?建筑物顶部???????????????C.?有风湿润的麦田???????????????D.?充满水蒸气的车间
8.某人因冠状病毒感染而发烧,被要求住院隔离。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 ℃左右。则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产热和散热的关系为 (?? ??)
A.?产热等于散热????????????????????B.?产热小于散热????????????????????C.?产热大于散热????????????????????D.?不能确定
9.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界温度由40℃降到37℃的过程中发生兴奋的感受器有冷觉和温觉感受器B.?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C.?冬季汗腺活动比夏天弱得多,说明人体冬天散热量小于夏天D.?寒冷时,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结果是人体产热量多于散热量。
10.冬泳是集冷水鱼、空气浴与日光浴于一体的“三浴”。一般情况下,游泳爱好者在冬泳过程中(???? )
A.?产热量始终大于散热量???????????????????????????????????????B.?产热量始终小于散热量C.?通过激素调节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通过神经调节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加
11.一次交通事故中,一位小伙子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伤,导致他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但有心跳、有呼吸。请问他的神经系统肯定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A.?脑干?????????????????????????????????????B.?大脑?????????????????????????????????????C.?小脑?????????????????????????????????????D.?脊髓
12.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他的体温在bc段变化时,他的皮肤最有可能是(??? )
A.?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B.?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C.?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D.?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3.如图表示某两类动物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恒温动物,乙是变温动物???????????????????????????B.?甲、乙都是恒温动物C.?甲、乙都是变温动物??????????????????????????????????????????D.?甲是变温动物,乙是恒温动物
14.如图表示五种动物在不同的外界温度状况下测得的体温变化情 况,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当外界温度是50 ℃时,负鼠的体温也可能上升到50 ℃B.?在实验过程中,猫的体温始终稳定在40 ℃左右C.?在实验过程中,爬行动物蜥蜴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最明显D.?猫和鸭嘴兽虽都属哺乳动物,但体温调节能力不同
15.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主要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能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某状况下的产热统计图(黑柱表示产热量),据图表判断他们所处的状况??????? (??? )
A.?甲处在安静状态,乙是运动状态?????????????????????????B.?甲、乙都处在安静状态C.?甲处在运动状态,乙是安静状态?????????????????????????D.?甲、乙都处在运动状态
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
16.干湿球湿度计有两支温度计组成,一支是干球温度计,测量的就是气温;另一支是湿球温度计,其玻璃泡用湿棉纱包裹。
(1)其原理是: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湿度越大,蒸发越________,温度降低越________。
(2)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
干湿差
1℃
2℃
3℃
4℃
15℃
90%
80%
70%
61%
20℃
91%
82%
74%
66%
25℃
92%
83%
76%
68%
30℃
93%
86%
79%
73%
如果当地当时气温是25℃,湿球温度计示数是22℃,当地当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是________。
(3)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请写出其中一条:________。
(4)传统的气象预报只关注具体的气温,而忽视了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同在30℃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________(填“越舒适”或“越不舒适”)。
17.在炎热的夏天,我们经常填空到狗张开嘴巴伸出长长的舌头,这种现象有利于狗的________,是狗对高温环境的一种________。
18.? 2017年11月,一头幼年的座头鲸在江苏海域搁浅,虽经多部门紧急救援仍不幸死亡,令人叹息。
(1)在近海边活动的座头鲸突然遇到退潮,很容易搁浅在沙滩上。请用浮力的知识解释座头鲸搁浅的原因: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当座头鲸体内温度升高时,为保持体温恒定,体表血管会呈现图________状态(选填“甲”或“乙”或“丙”)来降温。座头鲸搁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搁浅后,座头鲸没了海水的散热帮助,会迅速升温导致生理机制崩溃而死亡。
19.下面是护士为一位病人测量的体温统计折线图,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护士每隔________小时给该病人量一次体 温。
(2)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________℃,最低体温是________℃。
(3)病人的体温在哪一段时间里下降最快?在哪一段时间里体温比较稳定?
________。
(4)从体温上观察,这位病人的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________。
20.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图所示,呈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通过两种情况比较可知,骆驼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________(填“大脑”或“脑干”)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
21.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如图中所示 A、B、C为不同温度环境中人体皮肤血管的口径。请据图回答:
(1)人处在低温环境中时,血管为图________中的形状。
(2)人在情绪激动时往往会“面红耳赤”,此时的血管为图________中的形状。
(3)当外界环境的温度高于体温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
(4)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14分)
22.冬泳运动能强身健体,被誉为“勇敢者的运动”。 在严寒的冬季,冬泳运动员入水后是如何维持体温恒定的呢?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结合下列信息,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个角度进行解释。
23.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脑干中的下丘脑,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2℃,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1)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鼠。
(2)若甲鼠体温________,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3)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4.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等情况而改变。那体温会随运动强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吗?晓东在家里利用体温计、跑步机等器材进行了下述实验:
Ⅰ.晓东在跑步机上快走10分钟后,用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为37.2℃;
Ⅱ.休息30分钟后,晓东在跑步机上快跑10分钟,再用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为37.5℃;
根据以上两个实验,晓东得出:人的体温变化受运动强度的影响,随着运动强度的增
大而增加。
(1)晓东把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论带到学校里和老师及同学分享,大家发现晓东的实验有一个明显的不足,请帮晓东改进: ________;
(2)进行剧烈运动后,晓东脸变得通红,这个原因是由于运动时人体的________产生大量的热,脸部皮肤中的血管处于下图中________(填字母)状态,导致皮肤中血流量的改变,从而出现满脸通红的情况。这一情况可帮助人体散热。
(3)人体的体温调节是在神经系统和________协调工作下完成的,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实验后晓东上网查阅资料发现:运动中散热过程落后于产热过程,所以体温会逐渐升高。长跑之后,人的体温可能升高到38.5℃,更剧烈的运动时,直肠温度甚至会超过40℃,肌肉温度可达41℃。而42℃在人体里是个临界值,超过这个温度组织会因为蛋白质凝固坏死的!
25.下表所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的百分比,请回答: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
脑
16
1
内脏
56
8
肌肉与皮肤
18
90
其他
10
1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__控制。
(3)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原因是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16分)
26.人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对热的感觉有不同的程度,散热越困难时往往会感觉到越热。人的热感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判断,在25℃和35℃时,哪种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并运用所学知识作出解释。(提示:相对湿度越大,汗液蒸发越难。)
27.如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50min时,室内温度由1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min,然后在100min时又迅速下降至15℃并一直持续至150min时。
(1)在50min到100min期间,血液流量增大,皮肤血管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
(2)在100min时,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此时产热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
(3)血液属于________组织,其功能主要是运输养料和废物。
28.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T—E—N—F—A途径表示________过程(选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
(2)(N)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结构中的________。
(3)经测量,某患者体温在24 h内都处于39.5 ℃,若A、B、C、D都表示热量,则此人这24 h内的A+B________C+D。(选填“>”、“<”或“=”)。
(4)从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可得出什么结论?(写出一种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D 3. D 4. A 5. D 6. C 7. D 8. A 9. B 10. C 11. A 12. D 13. A 14. A 15. A
二、填空题
16. (1)慢;小(2)76%(3)相同气温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小或相同的干湿差,气温越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4)越不舒适
17. 散热;适应
18. (1)退潮时,座头鲸的身体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由于海水密度一定,导致其受到的浮力减小,当浮力减小到小于其重力时,就容易搁浅在沙滩上。(2)丙
19. (1)6(2)39.5;36.8(3)5月8日的0点~6点下降最快;5月8日的6点~5月9日的12点比较稳定(4)好转
20. 增加体温的变化幅度;脑干
21. (1)C(2)A(3)汗液蒸发散(4)皮肤
三、实验探究题
22. 解:低温环境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将信息传给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使效应器工作,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骨骼肌战栗以增加产热。
与此同时,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体呼吸、心跳加快,导致血液循环速度加快,血液运输氧气速度提高,为细胞提供了更多的氧气;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升高,为细胞提供了更多的葡萄糖,在几种激素的作用下,单位时间内有更多的氧气和葡萄糖运输到人的体细胞中,细胞呼吸作用加快,产热增加。
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人的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体温保持恒定。
23. (1)乙(2)体温明显下降(3)实验前未测定甲、乙鼠的体温;未重复实验,且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
24. (1)未测量安静状态时的体温(2)骨骼肌;B(3)激素(内分泌系统)
25. (1)内脏(2)体温调节中枢(3)汗液蒸发困难,不能及时散热,导致人体体温过高,从而出现“中暑”现象
四、解答题
26. 解:在35℃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
气温为35℃时,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
相对湿度越大,汗液蒸发越困难,导致人体散热越困难,所以觉得越热。
27. (1)舒张(2)等于(3)结缔
28. (1)神经调节(2)脑干(3)=(4)人体体温调节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人体体温调节行为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合理的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