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小明在教室里听课,主要产热的部分是(??? )
A.?内脏?????????B.?内脏和肌肉、皮肤一起产热?????????C.?肌肉、皮肤?????????D.?内脏和肌肉、皮肤都没有产热
2.下列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含羞草被触碰后叶子会合起来????????B.?植物的根向水生长????????C.?鱼游向食物????????D.?捕蝇草捕住猎物
3.与某种激素分泌过旺有关,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跳过快。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说的是哪种疾病的特征(??? )
A.?精神病????????????????????????????????B.?甲亢????????????????????????????????C.?糖尿糖?????????????????????????????D.?忧郁症
4.青春期是人一生中人体的形态和功能都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②出现第二性征;③内脏功能日渐健全;④睾丸和卵巢开始产生精子和卵细胞。上述症状主要是由于激素的调节而产生的是(??? )
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某同学上课有尿意但不立即排尿,而是下课后才去排尿。这说明(??? )
A.?泌尿系统发生病变??????????????????????????????????????????????B.?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C.?脊髓出现病变?????????????????????????????????????????????????? D.?高级神经中枢受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6.小明和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盒中,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主要证明(??? )
A.?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B.?向光性与植物生长无关C.?尖端是感光部位????????????????????????????????????????????????D.?尖端能产生某种能促进生长的物质
7.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不得闯红灯,但是“酒驾”、“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酒精会麻醉人的小脑,导致驾车人动作不协调,易引发交通事故B.?醉酒的人,语无伦次,说明酒精麻醉了人的大脑C.?填空见红灯后停车,参与这一过程的反射弧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D.?“红灯停、绿灯行”该反射属于简单的反射
8.某人因冠状病毒感染而发烧,被要求住院隔离。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 ℃左右。则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产热和散热的关系为 (?? ??)
A.?产热等于散热??????????????????B.?产热小于散热??????????????????C.?产热大于散热???????????????????D.?不能确定
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弧????????????????????????????????B.?应激性?????????????????????????????C.?适应性????????????????????????????????D.?反射
10.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他的体温在bc段变化时,他的皮肤最有可能是(??? )
A.?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B.?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C.?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D.?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1.如图表示五种动物在不同的外界温度状况下测得的体温变化情 况,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当外界温度是50 ℃时,负鼠的体温也可能上升到50 ℃B.?在实验过程中,猫的体温始终稳定在40 ℃左右C.?在实验过程中,爬行动物蜥蜴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最明显D.?猫和鸭嘴兽虽都属哺乳动物,但体温调节能力不同
12.在不用人工修剪和使用药剂的情况下,要培育出如图所示的植物盆景,可以实施多种方案。下列对方案及其原理的分析中,都正确的是(?? )
A.?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利用茎的感性运动B.?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让生长素移向背光的一侧C.?把植物侧放在地上,利用茎的感性运动D.?把植物侧放在地上,让近地侧的茎生长得比远地侧的快
13.下列现象与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现象
原因分析
A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过少
B
巨人症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
向光性
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D
植物根向地生长
受重力的影响
A.?A?????????????????????????????????????????B.?B?????????????????????????????????????????C.?C????????????????????????????????????????D.?D
14.冬泳运动被誉为是“勇敢者的运动”。 冬泳时运动员生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机体耗氧量下降???????????????B.?骨骼肌战栗???????????????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皮肤血管舒张
15.X和Y在一宗交通意外中受伤。医生发现他俩的脑部都运作正常,但是为了检查两人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损,医生给他们进行如表测试。在两人的神经系统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分别是(?? )
??? 伤者蒙眼接受测试
??? 测试结果
??? X
??? 以针尖刺X的指尖
??? x感到痛,但没有缩手
??? Y
??? 以针尖刺Y的指尖
??? Y不觉痛,也没有缩手
??? 命令Y移动他的手
??? Y可以移动他的手
A.?X-传出神经;Y-传入神经????????????????????????????????????B.?X-传入神经;Y-传出神经C.?X-传出神经;Y-脊髓???????????????????????????????????????????D.?X-传入神经:Y-脊髓
16.下表所示中枢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 项
结? 构
功??? 能
A
脊髓
控制一些简单的、低级的生命活动
B
大脑
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
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调节和协调肌肉的运动
D
脑干
具有心跳中枢、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
A.?A??????????????????????????????????????????B.?B??????????????????????????????????????????C.?C?????????????????????????????????????????D.?D
17.甲、乙两人均已成年,身高都是80厘米,甲聪明伶俐,乙智力低下。这两人都是由于幼年时期某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请问:甲、乙两人分泌不足的激素分别应该是(? )
A.?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B.?胰岛素肾上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D.?生长激素;性激素
18.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B.?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C.?该实验中其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完成膝跳反射的传导路线是5-4-3-2-1B.?只要此结构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因为它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C.?人在睡着时,一旦有蚊子叮咬也会拍打,这是简单的反射,这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D.?情绪激动时,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肾上腺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了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20.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叶绿素不能合成C.?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可以证明根具有向地性,茎没有背地性?????????
D.?实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二、填空题(共6题;共14分)
21.胰岛素是由________分泌的,生长激素是由________分泌的。
22.一位同学在抓起一个刚出笼的包子后,迅速松手而后疼痛难忍.与此反射相关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
23.冬季长跑中,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选填“内脏”、“骨骼肌”、“皮肤”),而散热则主要通过皮肤,人体内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是通过________(选填“大脑”、“小脑”、“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和调节的。
24.在炎热的夏天,人体可以通过增加皮肤血流量来促进散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右图甲、乙中,能表示小明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口径大小的是________。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__控制的。
25.2015年“冰桶挑战”风靡全球,“冰桶挑战”是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或捐出100美元,该活动的目的是让人们关注“渐冻人”。“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逐渐丧失。
(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结构如图所示,图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内含遗传物质。
(2)当人被冰水浇遍全身时,寒冷刺激人体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经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的________中枢,使人出现一些生理效应来维持体温,请写出其中一种生理效应________,此反应的效应器是________。
26.下图是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理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因为机体的_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
(3)骨骼肌战栗(俗称“大冷颤”)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反射属于________?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________?。
(4)实际上,图中虚线未列出的肾上腺也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________?调节。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18分)
27.某学习小组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实验步骤
A缸
B缸
步骤一
500毫升池塘水
500毫升池塘水
步骤二
水温25℃
水温25℃
步骤三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步骤四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加入2克蝌蚪饲料
步骤五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不加甲状腺激素
步骤六
每天记录蝌蚪生成发育的情况
(1)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
(2)实验设计改进后,A缸和B缸的变量是________;
(3)实验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为什么选择蝌蚪进行实验?________?________?
28.将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少量甲状腺激素,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B组蝌蚪则按常规发育。
(1)此实验说明________?。在本实验中B组实验起到________ 作用。
(2)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你认为最合理的设计是________?。
(3)要想在实验室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适宜的培养条件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适宜的温度? ??②低温 ????③玻璃缸密闭??? ④玻璃缸敞口 ??⑤未被污染的河水⑥自来水
(4)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________ 的。
5)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却较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________?的可能性较大。
2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觉得好奇,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单侧光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了,还是单侧光将向光侧的生长素分解了.
(1)为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其中一成员进行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从中获得的结论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更多地移向背光侧,试分析获得这一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
(2)另一成员进行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将经过甲图处理后的琼指块,分别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上(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①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________,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
②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________,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
30.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两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他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
(2)根据学过的知识,解释8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________。
(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亦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所示。当图C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
(4)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生长方向是________?,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________?。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
31.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等情况而改变。那体温会随运动强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吗?晓东在家里利用体温计、跑步机等器材进行了下述实验:
Ⅰ.晓东在跑步机上快走10分钟后,用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为37.2℃;
Ⅱ.休息30分钟后,晓东在跑步机上快跑10分钟,再用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为37.5℃;
根据以上两个实验,晓东得出:人的体温变化受运动强度的影响,随着运动强度的增
大而增加。
(1)晓东把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论带到学校里和老师及同学分享,大家发现晓东的实验有一个明显的不足,请帮晓东改进: ________;
(2)进行剧烈运动后,晓东脸变得通红,这个原因是由于运动时人体的________产生大量的热,脸部皮肤中的血管处于下图中________(填字母)状态,导致皮肤中血流量的改变,从而出现满脸通红的情况。这一情况可帮助人体散热。
(3)人体的体温调节是在神经系统和________协调工作下完成的,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实验后晓东上网查阅资料发现:运动中散热过程落后于产热过程,所以体温会逐渐升高。长跑之后,人的体温可能升高到38.5℃,更剧烈的运动时,直肠温度甚至会超过40℃,肌肉温度可达41℃。而42℃在人体里是个临界值,超过这个温度组织会因为蛋白质凝固坏死的!
四、解答题(共2题;共12分)
32.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幼根的生长状况。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________。
(2)A,B,C,D四粒玉米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__。
(3)请设计一个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如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33.人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对热的感觉有不同的程度,散热越困难时往往会感觉到越热,人的热感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判断,在25℃和35℃时,哪种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两种温度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情况作出解释。
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B 4. D 5. B 6. C 7. D 8. A 9. D 10. D 11. A 12.B 13. C
14. B 15. A 16. D 17. A 18. C 19. B 20. C
二、填空题
21.胰岛;垂体 22.脊髓 ;大脑皮层 23.骨骼肌;脑干 24.乙;体温调节中枢
25.(1)细胞核(2)体温调节;颤抖;骨骼肌
26.(1)产热和散热(或散热和产热)(2)脑干(3)神经;效应器(4)激素(或体液)
三、实验探究题
27.(1)步骤三不够严谨;应改为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0只(以上)
(2)甲状腺激素(3)甲状腺激素能促进青蛙(蝌蚪)的生长发育(4)蝌蚪的发育时间短;蝌蚪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形态变化明显
28. (1)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对照???(2)将C组蝌蚪的甲状腺切除,观察蝌蚪的生长发育状况(3)①④⑤??(4)相适应(5)呆小症?
29.(1)向光侧的生长素若被光分解了,则图乙中的植物将弯向光源生长(2)D>A=B>C;D=A=B>C
30.(1)蚕豆幼苗受到单侧光照时会不会向光的方向生长??(2)单侧光照引起蚕豆幼茎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更快??(3)直立正常生长?(4)向上????;感应性??
31. (1)未测量安静状态时的体温(2)骨骼肌;B(3)激素(内分泌系统)
四、解答题
32. (1)根的向地性(2)A(3)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33. 解:在 35℃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气温为 25℃时,人体主要靠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体温,散热快慢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差, 相对湿度对人的热感影响不大。气温为 35℃时,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相对湿度越大,汗液蒸发越困难,导致人体散热越困难,所以觉的更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