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07 08:0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沙河镇中心学校教师:杨玉艳
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目标: 1.经历教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过程,认识运算律丰富的现实背景,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现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渗透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教学过程: 一、借助导入,引发思考。 1.介绍生活中和数学中不能调换位置的例子。 2.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中有没有能交换位置而大小意思不变的规律? 二、借助等式,提出猜想。
借助等式例如:“6+ 9=9+ 6”引导学生猜想:是否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
三、交流汇报,验证猜想。
1.交流:有了猜想,我们还得验证。你打算怎么验证? 2.学生举例验证,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所举例子,教师选择部分例子写在黑板上。
4.呈现两个学生的例子:一、一个全是一位数与一位数相加,二、既有一位数相加,也有两位数相加,也有三数加,甚至更大的数相加的例子。教师的意图是举例验证时是要考虑全面的。 5.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例子,并通过比较,体会这些例子对于验证这一猜想的作用。
6.由例子验证的支撑,给猜想下结论经:“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 7.小结举例验证的方法,板书“加法交换律”。 四、类比拓展,提出新猜想。 1.引导学生由加法类比到减法、乘法和除法,并自觉形成关于减法、乘法和除法中是否有交换律的三个新猜想。 2.学生选择部分猜想,举例进行研究。教师参与,适时给予指导。 3.交流:哪一猜想是正确的,你们是怎么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教师板书若干例子,进而得出结论:“任意两数相乘,交换它们的位置,积不变”。板书“乘法交换律” 4.探讨:减法和除法中有交换律吗?学生交流后,举出反例就能推翻猜想。
五、回忆旧知,联系新知。 1.沟通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与以往所学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2.重新审视以往用“交换两个加数或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和乘法的合理性,深化对交换律的理解。 六、应用新知,提升能力。 依次完成几道填空题,并相机引导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体验数学语言的简洁。 七、小结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015.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