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备课 毛鸿娟
教材分析:
《温度》这部分内容分两课时编排:第一课时是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初步能认、读、写负数;第二课时是负数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在本课之前,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对温度并不陌生,对正负数的感知也是比较丰富的,但他们的方法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经过系统的总结、整合和梳理。因此,本节课就是使学生重温体验温度的情境,从感性的感知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形成数学生活化与生活数学化之间的交接和转化。第一课时选择学生经常接触到的气温为素材,以温度为载体,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两个相反意义量之间的关系。温度的变化是学生能体验到的事情,通过冷热之间差异的比较,有利于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并能正确认、读、写负数,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目标:
1.了解正负数得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并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2.借助温度情况感受负数的意义,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数得大小。
教学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如何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的量。
教学难点:0的意义;两个零下温度的比较。
教具准备:课件
一、汇报作业 引出温度:
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份预习作业:你认识温度计吗?能向大家介绍温度计吗?大家都完成了吗?谁愿意分享一下。
预设:①测量温度工具 温度的单位℃ ② 0摄氏度是什么温度?瑞典科学家摄尔休斯把水结冰的温度定为0℃。水结冰什么感觉用动作表示一下。③中间红线——液柱 从低端向上0度把温度分成零上和零下。零上的数,离0越远越大,零下的数字呢离0越远越大。④温度计还有什么?一个小格代表什么?
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温度中的数学问题。
二、提出问题 引发矛盾
1.预习卡下面是一个记录表,知道让我们填什么吗?
地点
长春
北京
温度
℃
℃
好,现在就请同学们准备好,听录音中的温度,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简单地记下来。(+2 -2)
2.咱们看看同学们是怎么记录的?
展示预设:①无差异: ②文字:③符号: ④正负号:
三、解决问题 认识正负
1.同学们想出这么多的办法。(皱起眉头说)可是这五花八门的表示方法,也不利于交流呀,怎么办呢?
2.某某同学跟数学家的想法是一样的(视频)
3.这两种符号认识吗?它们在这儿表示的意义和以前不一样了。加号在这叫——正号(板书:正号)零上2摄氏度可以写成+2℃(读),减号叫——负号(板书:负号),零下2摄氏度可以写成-2℃(读)。
你们看,一个“+”和一个“-”就把“零上2℃”和“零下2℃”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简单的表示出来了。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简单的符号美。
4.假如“这”是0℃(左手平摆),零下2℃应该在哪?零上2℃应该在哪?
你们说,0上面有可能出现零下温度吗?0下面有可能出现零上温度吗?
借你的话说,0的上面都是零上温度,0的下面都是零下温度,是吧?
0度呢?是零上温度吗?是零下温度吗?(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5.在温度计找找+2℃吗?-2℃.
四、研究问题 比较温度
1.想当播报员 谁来播报这些城市的气温。
拉萨 零下25摄氏度? 吉林 零下5摄氏度?青岛 零上5摄氏度 上海?0摄氏度? 云南? 零上26摄氏度
能用简单的正负符号来表示这些城市的温度吗?
咱们用这种形式一起播报一遍气温,行吗?
有几个正数?几个负数?
2.在温度计上找找-25℃、-5℃、+5℃、0℃、+26℃分别在什么地方?用红笔画一画。(PPT)
3.比较这五个城市的温度高低,可以两个两个的比较,也可以全部比较? 你发现什么
零上的温度,液体柱越高,距离0℃越远说明温度越高;零下的温度,液体柱越低,就距离0℃越远,说明温度越低。
4.看到这两幅照片,你知道哪个气温低吗?为什么?在温度计就明白了?
五、正负意义 延伸课外
温度可以用正负数表示,你还在哪见过负数?
六、课后总结 文化熏陶
大家都认识了负数这个新朋友了吗。其实呢,对于负数的认识,咱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视频)
—10 0 +10? ? ? ?1、选择-10到+10中的某一个数,来评价自己一堂课的收获。? ? ? ?2、选择-10到+10中的某一个数,来评价自己一堂课的心情。? ? ? 3、选择-10到+10中的某一个数,来评价自己一堂课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