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学讲义,复习补习资料(含知识讲解,巩固练习):11弱电解质的概念与电离平衡的建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学讲义,复习补习资料(含知识讲解,巩固练习):11弱电解质的概念与电离平衡的建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1-07 10:2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学习目标】
1、能准确熟练区分两组概念: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2、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及其特点。
【要点梳理】

要点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定义
相同点
不同点
实例
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都是化合物
一定条件下能电离产生离子
NaCl、H2SO4、NaOH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不能电离,不能导电
蔗糖、酒精
要点诠释:(1)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只要具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其中一个条件的化合物即称为电解质。
(3)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化合物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时,才是电解质,如NH3、CO2等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但NH3、CO2却是非电解质,因为是NH3、CO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的NH3·H2O、H2CO3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使溶液导电的。
(4)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固态NaCl),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Cu);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5)某些离子型氧化物,如Na2O、CaO、Na2O2等,它们虽然溶于水后电离出来的自由离子不是自身的,但在熔融状态时自身却可完全电离,故属于电解质。
(6)电解质溶液里的导电能力由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决定。

要点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电离程度
完全电离
部分电离
化学键
离子键或强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
电离特点
无电离平衡,不可逆
存在电离平衡,过程可逆
书写
用“=”号
用“”号
溶液中微粒
只有离子(水合离子)
离子(水合离子)和分子
示例
HCl、H2SO4、NaOH、Ba(OH)2、K2SO4等
CH3COOH、NH3·H2O、HClO、H2CO3、H2O等
要点诠释:(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与其溶解性无关。
某些难溶或微溶于水的盐,由于其溶解度很小,如果测其溶液的导电能力,往往是很弱的。但是其溶于水的部分,却是完全电离的,所以它们仍然属于强电解质,例如:CaCO3、BaSO4等。相反,少数盐尽管能溶于水,但只有部分电离,仍属于弱电解质。
(2)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与有无外电场无关。
划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标准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划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标准是在
水溶液里是否完全电离。
(3)导电能力强不一定是强电解质,强电解质不一定导电能力强。
(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不同于金属的导电。

要点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的建立。
弱电解质溶于水,部分电离出的离子在溶液中相互碰撞又会相互结合成分子,因此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和可逆的化学反应一样,这个可逆的电离过程有两种相反的趋向,可以叫做电离和结合。电离初始,弱电
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随着溶液里弱电解质浓度的逐渐减小而减小,同时因离子浓度逐渐增大使结合成分子的速率不断增大,经过一定时间,两者的速率相等,便建立了电离平衡。如图所示。
2.电离平衡的含义。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保持不变的状态叫电离平衡状态。
任何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存在电离平衡,达到平衡时,弱电解质具有该条件下的最大电离程度。
3.电离平衡的特征。
电离平衡同化学平衡一样,也符合“逆、等、动、定、变”等特征,即:
(1)逆: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存在电离平衡。
(2)等: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3)动: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不等于零,是动态平衡。
(4)定: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里离子的浓度、分子的浓度都不再改变。
(5)变: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被破坏,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要点四、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符号用“=”。
如HCl=H++Cl- Ba(OH)2=Ba2++2OH- Al2(SO4)3=2Al3++3SO42-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符号用“”。
如CH3COOHCH3COO-+H+ NH3·H2ONH4++OH-
要点诠释:(1)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如
H2CO3H++HCO3- HCO3-H++CO32-
(3)多元弱碱较复杂,一般用一步电离表示,如
Cu(OH)2Cu2++2OH-
(4)两性氢氧化物双向电离。如
H++AlO2-+H2OAl(OH)3Al3++3OH-
酸式电离 碱式电离
(5)酸式盐的电离有两种情况
①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如
NaHSO4=Na++H++SO42-
注意:NaHSO4等酸式盐在熔融和溶解条件下电离方程式不同。
熔融:NaHSO4=Na++HSO4- 溶于水:NaHSO4=Na++H++SO42-
②弱酸的酸式盐强中有弱,必须分步写,如
NaHCO3=Na++HCO3-
HCO3-=H++CO32-
注意:NaHCO3只在水溶液中电离,加热时会分解。
【典型例题】
类型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例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CH3COOH B.Cl2 C.NH4HCO3 D.SO2
【答案】D
【解析】选项中CH3COOH属于电解质;Cl2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NH4HCO3是盐,属于电解质;SO2的水溶液是亚硫酸溶液,可以导电,但SO2是非电解质,H2SO3是电解质。
【总结升华】SO2的水溶液能导电,只能说明H2SO3是电解质,不能说明SO2是电解质,因为SO2自身不能电离出离子。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水能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B.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它是非电解质
C.固体磷酸是电解质,所以磷酸在熔融状态下和溶于水时都能导电
D.胆矾虽不能导电,但它属于电解质
【答案】D
【变式2】(2019 海淀会考)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NH4Cl B.KOH C.ZnSO4 D.CH3CH2OH
【答案】D
类型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例2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均填序号);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①氨气 ②氨水 ③盐酸 ④CH3COOH ⑤硫酸钡 ⑥氯化银 ⑦氯化钠 ⑧二氧化碳 ⑨醋酸铵 ⑩氢气 ⑾水
【答案】⑤⑥⑦⑨ ④⑾ ①⑧
【解析】现针对有关物质分析如下:氨气(NH3)、二氧化碳(CO2)本身不电离,但是属于化合物,所以是非电解质;氨水(NH3的水溶液)、盐酸(HCl的水溶液)为混合物,是电解质溶液,其中NH3·H2O和氯化氢是电解质;硫酸钡(BaSO4)、氯化银(AgCl)由于在水中溶解度小,离子浓度小,所以导电性弱,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不仅是电解质,而且是强电解质;CH3COOH、NH3·H2O虽都是弱电解质,但两者反应的产物醋酸铵(CH3COONH4),由于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却是强电解质。
【总结升华】判断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唯一标准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而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要注意二者的区别。判断一种物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时,要注意物质溶于水时有没有和水发生反应。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B.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
C.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无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有溶质分子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答案】C
【变式2】(2019 青岛调研)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强电解质
Fe
NaCl
CaCO3
HNO3
弱电解质
CH3COOH
NH3
H3PO4
Fe(OH)3
非电解质
C12H22O11(蔗糖)
BaSO4
C2H5OH
H2O
【答案】C
【解析】铁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NH3是非电解质,BaSO4是强电解质,B项错误;碳酸钙是盐,为强电解质;磷酸是中强酸,是弱电解质,乙醇是非电解质,C项正确;H2O是弱电解质,D项错误。
类型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例3.(2019 北京四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HCO3===Na++H++CO32-
B.HClOH++ClO-
C.H2CO32H++CO32-
D.CH3COONH4CH3COO-+NH
【思路点拨】HClO、H2CO3为弱电解质,其余为强电解质。
【答案】B
【解析】A、C、D项分别应为:
NaHCO3===Na++HCO3-;
H2CO32H++CO32-,HCO3-H++CO32-;
CH3COONH4===CH3COO-+NH。
【总结升华】先判断强弱电解质,强电解质用“==”,弱电解质用“”。二元弱酸的电离应分步写出。
举一反三:
【变式1】写出下列各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H2SO4;(2)NH3·H2O;(3)NaHSO3;(4)H2CO3;
(5)Ba(OH)2;(6)Al2(SO4)3;(7)Fe(OH)3;(8)CaCO3。
【答案】(1)H2SO4=2H++SO42-
(2)NH3·H2ONH4++OH-
(3)NaHSO3=Na++HSO3- HSO3-H++SO32-
(4)H2CO3 HCO3-+H+ HCO3-H++CO32-
(5)Ba(OH)2=Ba2++2OH-(6)Al2(SO4)3=2Al3++3SO42-
(7)Fe(OH)3Fe3++3OH-
(8)CaCO3=Ca2++CO32-
类型四: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的比较
例4 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右图是用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 )。

【答案】D
【解析】HCl为强电解质,CH3COOH为弱电解质,滴加NH3·H2O弱电解质,先与HCl反应,生成同样为强电解质的NH4Cl,但溶液体积不断增大,溶液稀释,所以电导率下降。当HCl被中和完后,NH3·H2O继续与CH3COOH弱电解质反应,生成强电解质CH3COONH4,所以电导率增大。HCl与CH3COOH均反应完后,继续滴加NH3·H2O,电导率变化不大,但因溶液被稀释,电导率有下降趋势。
【总结升华】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分析信息中两曲线变化的原因。
(2)用NH3·H2O滴定两酸时,反应的顺序。
(3)完全反应后,滴加NH3·H2O的导电变化。
举一反三:
【变式1】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 mL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
A.自来水 B.0.5 moL/L盐酸 C.0.5 mol/L醋酸溶液 D.0.5moL/L KCl溶液
【答案】B
类型五:一元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比较
例5 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使温度都升高20℃,两溶液的pH均不变
C.加水稀释2倍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答案】A
【解析】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盐酸是强酸,不存在电离平衡。pH相同即c (H+)相同,体积又相同,则两者已电离出n (H+)相同,但盐酸中的H+已全部电离,而醋酸中还有许多醋酸分子未电离,A选项加入CH3COONa晶体,前者抑制CH3COOH电离,使c (H+)减小,后者直接发生反应:CH3COO-+H+=CH3COOH,c (H+)也减小,两者pH均增大。A选项正确;B选项,升高温度,二者pH均改变;C选项,加水稀释,溶液的pH均增大;D选项,足量锌与二者充分反应,由于CH3COOH的物质的量远大于HCl,故CH3COOH产生的H2多。
【总结升华】弱酸中c (H+)下降后,可进一步电离。c (H+)相同、体积相同时,弱酸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要比强酸大得多。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某固体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融状态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物质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是非电解质 B.A是强电解质
C.A是离子化合物 D.A是弱电解质
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NH3·H2ONH4++OH- B.KClO3==K++Cl-+3O2-
C.H2S==2H++S2- D.NaOHNa++OH-
3.(2019 上海高考)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
C.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4.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
A.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 B.稀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C.在水溶液中,存在分子 D.熔融状态时不导电
5.在同一温度下,某弱电解质溶液a、强电解质溶液b、金属导体c的导电能力相同,当升高温度后,它们的导电能力将是( )。
A.a>b>c B.a=b=c C.c>a>b D.b>a>c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醋酸中加入少量锌粒:Zn+2H+==Zn2++H2↑
B.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C.向稀H2SO4中滴加稀氨水:H++OH-==H2O
D.向NaOH溶液中通人足量CO2气体:OH-+CO2==HCO3-
7.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 )。
A.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强
B.醋酸溶液与碳酸钙反应,缓慢放出二氧化碳
C.醋酸溶液用水稀释后,H+浓度下降
D.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c (H+)约为0.001 mol·L-1
8.(2019 北京海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
B.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
C.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
D.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导电能力相同
9.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
A.0.01 mol/L的蔗糖溶液 B.0.01 mol/L的CaCl2溶液
C.0.02 mol/L的NaCl溶液 D.0.02 mol/L的CH3COOH溶液
10.下列有关“电离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的浓度和离子的浓度相等
B.达到电离平衡时,由于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
C.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D.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种离子的浓度相等
11.关于电解质强弱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强电解质
NaCl
H2SO4
CaCO3
HNO3
弱电解质
HF
BaSO4
HClO
CH3COOH
非电解质
Cl2
CS2
C2H5OH
SO2
12.如图所示,烧杯中的溶液为2 mol·L-1 CH3COOH溶液,接通直流电源。分别向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保持反应温度不变),灯泡变暗的是(  )

A.加入固体NaOH B.加水稀释
C.加入金属Na D.通入HCl气体
二、填空题
1.(2019 衡中练习)下面所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
①氯化钾 ②乙醇 ③醋酸 ④氨气 ⑤蔗糖 ⑥硫化氢 
⑦硫酸氢钠 ⑧一水合氨 ⑨氯气 ⑩碳酸钡 ?铁
2.某课外小组按图做探究强弱电解质导电性原理的实验。已知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CH3COO)2Ca易溶于水。回答下列问题:

(1)现象:灯泡由________变________,再变________。
(2)通过实验,你得出有关溶液导电性的结论是________。
(3)对强、弱电解质的认识________。
3.(2019 山东济宁)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
(5)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H2(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短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B、C
【解析】“完全电离”说明是强电解质,“熔融状态时能完全电离”说明是离子化合物。
2.A
【解析】KClO3电离方程式应为KClO3==K++ClO3―;H2S为二元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应分步电解:H2SH++HS―,HS―H++S2―;NH3·H2O为弱碱,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而NaOH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
3.B
【解析】A项,只能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B项,由于NaOH是强碱,且乙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故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正确;C项,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D项,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故选B。

4.B
【解析】B中离子与分子共存,说明存在电离平衡,C中分子可以是水分子。
5.A
【解析】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金属导体升高温度时因电阻增大而使导电能力减弱。
6.D
【解析】首先应知道,在离子方程式中写成化学式的物质有:单质、氧化物、难溶物、气体,还有弱电解质,再者要知道常见的弱电解质有弱酸、弱碱。A选项中醋酸是弱酸,应写成化学式。在B选项中,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是强酸,HClO是弱酸,故HCl应写成离子,而HClO应写成化学式。C选项中氨水是弱电解质,所以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当写成化学式的形式,即H++NH3·H2O==NH4++H2O才对。
7.D
【解析】证明醋酸是弱酸的关键在于CH3COOH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如果仅仅表明其离子浓度小,不能说明一定是部分电离,这还与其总浓度大小有关。醋酸溶液与碳酸钙反应慢,与浓度、接触面、温度等因素有关,快慢是相对而言的,只有对照实验中快慢才有意义。
8.D
【解析】二氧化硫溶于水导电,是因为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为电解质,A项错;硫酸钡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BaSO4是强电解质,B项错;纯硫酸以分子形式存在,不电离,故纯硫酸不导电,C项错;两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根据电荷守恒,阳离子的总浓度也相同,二者阴、阳离子浓度相同,导电能力也相同,D项正确。
9.C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中溶质分子或离子数目的比较。0.01 mol / L的蔗糖中含有0.01 mol / L蔗糖分子,0.01 mol / L的CaCl2溶液中含有0.01 mol / L Ca2+和0.02 mol / L Cl―,0.02 mol / L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H、CH3COO―、H+浓度之和介于0.02 mol / L~0.04 mol / L之间,因此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0.02 mol / L的NaCl溶液中所含溶质粒子数目最多,C项正确,A、B、D项错误。
10.C
【解析】A项,电离平衡时,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均不变,但不一定相等;B项,电离平衡时,分子仍然要电离为离子,离子也要结合为分子,但是两者速率相等,因此,分子和离子的浓度是保持不变的;D项,各离子浓度不变,但不一定相等。
11.C、D
【解析】在A组中Cl2是单质,不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等化合物之列。B组中BaSO4虽难溶,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不是弱电解质。CaCO3、HNO3都是强电解质,HClO、CH3COOH都是弱电解质,C2H5OH、SO2都是非电解质。
12.B
【解析】A项,加入固体NaOH,会发生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生成强电解质CH3COONa,导电能力增强,灯泡变亮,故A项不合题意;B项加水稀释,醋酸电离出的c(H+)、c(CH3COO-)均减小,所以导电能力减弱,灯泡变暗;C项,加入金属Na,Na与CH3COOH发生反应生成强电解质CH3COONa,导电能力增强,灯泡变亮,C项不合题意;D项通入HCl气体,HCl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增强,灯泡变亮。
二、填空题
1.(1)①⑦⑩ ③⑥⑧ ②④⑤
【解析】(1)从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可以看出,二者的最大区别是其在水溶液里的电离程度,完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区分电解质的强弱不能从物质的溶解性大小和导电能力强弱入手。根据物质所属类别来判断,①⑦⑩属于盐,是强电解质;③⑥属于弱酸,⑧为弱碱,它们都是弱电解质;②④⑤是非电解质;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1)不亮 暗 亮 (2)在温度一定下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有关 (3)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强
【解析】碳酸钙是强电解质,但难溶于水,尽管溶于水的碳酸钙全部电离为Ca2+和CO32―,但浓度很小,导电能力很弱,所以开始灯泡不亮,但随着滴加CH3COOH,发生反应CaCO3+2CH3COOH==(CH3COO)2Ca+CO2↑+H2O,生成可溶性的(CH3COO)2Ca,Ca2+、CH3COO―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灯泡逐渐变亮。
3.【答案】(1)b>a>c (2)b>a=c (3)c>a>b (4)c>a=b (5)a=b=c a=b>c (6)c>a=b
【解析】电离方程式为HCl===H++Cl- H2SO4===2H++SO42- CH3COOHH++CH3COO-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三种酸中c(H+)由大到小顺序为b>a>c。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盐酸和醋酸相同,因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CH3COOH电离平衡右移,提供的氢离子和盐酸相同,而硫酸提供的H+是它们的2倍,故b>a=c。
(3)c(H+)相同时,醋酸溶液浓度最大,因醋酸为弱酸,电离程度小,硫酸浓度为盐酸的一半,故c>a>b。
(4)当三者c(H+)相同时,因HCl、H2SO4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H+总的物质的量相同,故产生H2体积相同。CH3COOH为弱电解质,最终能提供的H+最多,生成H2体积最大。故c>a=b。
(5)开始时由于三者c(H+)相同,故在所给条件下开始生成氢气的速率相同。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HCl、H2SO4中的H+不断减少,而CH3COOH能不断电离出H+,故产生等量H2时,醋酸所需时间最短,即所需时间a=b>c。
(6)由于HCl、H2SO4完全电离,加水稀释后,c(H+)减小的程度较大,CH3COOH部分电离,随着水的加入,使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稀释相同的倍数,c(H+)减小的程度较小,故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