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使用以及有关实验

文档属性

名称 显微镜的使用以及有关实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6-15 11: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4张PPT。江苏省“四项配套”工程 生物教师培训
实验一、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实验二、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实验三、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一、显微镜的结构高倍镜与低倍镜习题、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 ×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 ×和40 ×字样,请看图回答:


(1)在观察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的形态、分布和颜色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的组合为 (用标号回答)。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为 。
(2)在观察中,③和④的显微镜视野哪个明亮?选用哪组观察细胞数目较多?2.3640① ④ 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的步骤:1、 移动装片,把要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玻片怎么移?)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不用上升镜筒)3、 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否则易压碎
玻片和损坏透镜)物像的放大倍数放大的不是细胞的面积,而是长度与宽度物像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 X 物镜的放大倍数5: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6: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 X,物镜为10 X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 X时,则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 2个 B 4个 C 16个 D 32个一、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一个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粗准焦螺旋——转动(2cm/圈)时,可大幅度升降镜筒(向外旋转→镜筒上升);
细准焦螺旋——转动(0.1mm/圈)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上面没有螺旋,可从镜筒内抽出,
镜身长的放大倍数小,镜身短的放大倍数大。 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以
螺旋旋入转换器内,镜身长的(高倍物镜)放大倍数大,镜身短的(低倍物镜)
放大倍数小。物像的放大的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像长/
物长=像宽/物宽)是指物体长和宽被放大的倍数,不是指体积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亮度越暗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大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
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提高视野亮度的方法:使用凹面镜;使用较大的光圈)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各由若干个透镜组成,但可看成是一个凸透镜。根
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小物体放在聚光器和物镜之间,平行的光线自反光镜
向上折人聚光器,光线经过聚光器因而集中,向上透过实验标本进入物镜,
然后即在目镜的焦点平面形成了一个经过第一次放大的倒置的实像,从初生
实像射过来的光线,经过目镜而到达人的眼球,形成人眼中的实像。也就是
说,我们用目镜观察这个倒的实像时,又经过一次放大。因此,当我们观察
实验标本时,所看到的最后的物像,是经二次放大的、(前与后,左与右)方
向相反的倒置的虚像。从眼球到放大的虚像之间的距离叫明视距离,它的长
度为250毫米,这是明视显微镜中物像的最适宜的距离。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视野中物像偏离的方向,就是玻片要移动的方向,如把左上方的物像移
到视野中央,须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视野中异物存在的位置:目镜、物镜或玻片上 低倍镜工作距离大,玻片放反(盖玻片在下)仍可找到物像,高倍镜却不能 调焦:为了得到清晰的物像,旋转粗、细准焦螺旋来调节物镜与标本之间
的距离(使标本位于物镜焦距的1倍和2倍之间),使它与物镜的工作距离相等。三、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成像:
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凸透镜)—在镜筒内形成
物体放大和实像—目镜—把经物镜形成放大的实像进一步放大收镜(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 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不可对直射的阳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cm距离)。 2、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
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
视野。
(三)低倍镜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约5mm)为止
(眼睛一定要与物镜的下边缘平行)。
3、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
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三、显微镜的使用(四)高倍镜观察
1、将要详细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使
之合轴→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在同一平面上)即见到模糊的物像。
2、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可获得清晰的物像
(五)显微镜复原
1、高倍镜观察结束,必须先将镜筒升高,移走高倍镜后再取下玻片,以免玻
片触及镜头。
2、玻片取下后,再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两个物镜镜头偏到通光孔两旁,再缓
缓下降镜筒到最低处,并将反光镜还原成与桌面垂直,把显微镜的外表擦
拭干净,罩上防尘罩。仍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显微镜,按号收回镜
箱中。1、要随时保持显微镜的清洁,不用时用塑料罩罩好,及时收回盒内。机械部
分如有灰尘污垢,可用小毛巾擦拭。光学部分如有灰尘污垢,必须先用镜头
毛刷拂去,或用吹风球吹去,再用擦镜纸轻擦,或用脱脂棉棒蘸少许酒精和
乙醚的混合液,由透镜的中心向外进行轻拭,切忌用手指及纱布等擦抹。
2、切换物镜时,一定要使用转换器,不得直接扳动物镜,以免光轴弯曲。
3、镜筒下降时,不能再用目镜观察,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和玻片
触碰,压碎玻片,损伤物镜。
4、观察时,必须睁开双眼,左眼观察物像,右眼注视实验报告纸作图。
5、标本必须加盖盖玻片,制作带水或药液的玻片标本时,必须将两面擦干、
再放到载物台上观察,并且不可使用倾斜关节,以免水液流出污染镜体。
6、高倍镜下调节焦距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不能用粗准焦螺旋,因高倍镜
镜身长,(自由)工作距离短(物镜前端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
7、先用低倍镜找到物像并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后,才能使用高倍镜(原因:低倍
镜视野大,容易发现要观察的目标)。
8、观察时,要边观察边慢慢移动装片,以便寻找目标。
9、观察无色或色淡的物体时,应降低视野亮度(缩小光圈或改用平面镜)四、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五、物像中污点所在位置的判断:物镜上?目镜上?玻片上?六、显微镜使用时的异常现象与原因实验二、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步骤一、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步骤二、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一、步骤步骤三、在洋葱内表皮用刀片划出一个约0.5cm2的正方形(在使用刀片时注意安全),用镊子撕取洋葱内表皮 一、步骤步骤四、将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并使之铺开 一、步骤步骤五、从一侧开始慢慢盖上盖玻片,不能有气泡产生 一、步骤步骤六、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染液 步骤七、然后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取多余的染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均匀染色 步骤八、显微镜下观察 染色后的洋葱细胞(示细胞核)(图) 一、步骤二、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
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三、常用的玻片标本(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光线能穿过)有以下三种:
1、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2、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3、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非常小而薄的生物可
直接做成装片)
上述三种玻片标本都可以做成永久的(可长期保存)或临时的(不能长期保存)。
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托载标本的玻璃片)和盖玻片(覆盖标本的玻
璃片)。材料要薄最好是一层细胞,厚薄不均会导致物像有的部分清晰,有的部分模糊实验三、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注意各个实验步骤并讨论?1、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一、实验步骤:2、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用凉开水漱口,再用消毒牙签在自己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4、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
1、图的大小要适当,在纸上的位置要适中。一般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
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的地方。
2、先用削尖的铅笔(一般用3H的),根据观察到的物像(不能抄书),轻轻地
画出轮廓,经过修改,再正式画好。务必使图形真实。
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不
能涂阴影表示暗处)。
4、字尽量注在图的右侧。用尺引出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
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谢谢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