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07 15:2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观看七十周年国庆阅兵视频片段,谈谈你的感受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x




























































































































































































学习目标: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分析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原因;
3.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4.学习科学家们的精神品质,培养家国情怀,激发社会责任感。
第一篇:昨天——百废待兴 ,科技进步!
第一章
01

领域 成就 时间 作用
国防技术 1964年
1964年
1970年
空间技术 2003年
生物技术 1965年
20世纪末
农业技术 1973年
计算机技术 1983年
原子弹
中近程导弹
“东方红1号”
打破垄断、提高地位、
扩大影响、加强能力
航天时代
神舟五号
第三个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全人工合成
杂交水稻
基因工程技术
第一人、产量、解决
提高
银河-I号
表明、加速
【自主学习】
归纳教材信息,制作表格《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并展示成果:








对点训练一:
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先后出现了如下科技词语,按时间顺序排列为( )

①电子计算机②人类基因组计划③人造地球卫星④杂交水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C
任务:小组合作,分析材料,解决以下问题。
人造地球卫星
原子弹
导弹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
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美军入侵朝鲜的同时,还悍然出动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湾海峡
20世纪60年代,中苏边界谈判破裂后,苏联不断进行武装挑衅,制造流血事件
材料一
【合作探究一:百废待兴寻出路】
材料二
国际背景:

①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②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③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1)结合所学,根据材料一指出,什么是“两弹一星”?
(2)结合所学,根据材料二分析,“两弹一星”是在怎样的国际背景下提出的?
氢弹
两弹一星:
原子弹
导弹
人造卫星
提出目的:
客观目的:为了打破美苏核垄断和核威胁,加强国防。
根本目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
(3)结合所学,根据材料三理解,“两弹一星”提出的目的是什么?
20世纪50、60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毅然作出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并确定“两弹一星”的研制,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摘自新华社
材料三

任务:运用个人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深入思考材料内容,理解事物发展的关联性。
1994年在广州,大亚湾核电站成功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营。
1991年在浙江,秦山核电站成功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营。
思考1:发展核技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作用?
政治: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政治环境。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国际: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经济:重大科技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多领域服务于国计民生。



辐射加工
工业

辐射育种、保藏、杀虫
农业
辐射应用技术、核分析技术
环境
影像技术及设备、药物、放射治疗等
医学
新材料制备等
材料
核裂变发电供应社会、核聚变发电及热核聚变堆研究
能源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技术、管理、经济等多领域现代化
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多国引进、全球推广、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思考2:杂交水稻技术发展对我国及世界有什么意义?
2004年荣获世界粮食奖
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9年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对外合作部长级论坛”袁隆平与部分代表合影。
2019年 袁隆平
荣获共和国勋章
(1) 对我国的意义:


(2)对世界的意义:
任务:观看视频,结合下列图文材料,小组讨论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的意义。
【合作探究二:科技进步寻原因】
任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小组分析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1956年,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全国人民建设社会的热情高涨……我国组织一批科学家,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愿景规划,把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列为发展重点。1963年,我国制订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部署了导弹、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试验,安排了人造卫星的研制。 ——摘自人民网

材料二 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到2010年,中国经济的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核工业体系是一条门类繁多、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也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科技系统,十分艰难,耗资巨大。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三 仅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春,归国人数就达到3000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如钱学森、邓稼先等,成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四 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重越来越重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百度百科词条《第三次科技革命》
前提: 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
确立。
政策: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正确决策。
经济: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增强。
人物: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




01
02
03
04
原因归纳
拓展:中国科坛荣耀天团“三钱一邓”
当时中国科技界有所谓“三钱一邓”的说法,钱学森主要搞导弹和火箭,也就是让中国的武器有翅膀,飞得起来打得出去。
钱三强搞原子弹设计,邓稼先主抓定型和制造及试验。且邓是中国氢弹之父。他们两个是负责给造出来,并让它能打得响。
钱伟长是中国力学之父,他的主要贡献主要是和那两钱一起搞出了中国国防科学规划,为我国的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科技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设计了步骤。
——爱问知识网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团结合作、勇于攀登。
对点训练二: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中国获得了真正独立
B.中国政府的重视
C.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D.有利的国际环境

3.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哪些高科技成为中国科学发展的重点项目( )
①原子能②电子计算机③火箭④航天工程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
B
第二篇:今天——渐入盛世,砥砺前行!
第一章
02


搭载两名宇航员景海鹏,陈冬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顺利发射成功
景海鹏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三入太空的人

2018年11月18日

























在经历33天的太空遨游后,于11月18号返回地球

舱内录音首次曝光,景海鹏:爽不爽?陈冬:爽!
delay
基建
工程
风力
发电
天眼
高铁
超级计算机
核电
能源
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还有这些……
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十大科技领域:
【合作探究三:立足现状言启示】
1、芯片 ;2、精密制造;3、半导体加工设备与半导体材料;4、仪表仪器;5、航空器;6、工业机器人;7、医疗器材;8、垃圾焚烧设备;9、信息安全;10、汽车工业。
理性看待;正确认识。
迎难而上,奋起直追!
任务:结合图文材料。在对比中分析中国科技发展现状,从差距中得出启示。
从中国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比较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