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梅花魂》 第2课时 教案+课件+视频+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4.《梅花魂》 第2课时 教案+课件+视频+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07 20:40:4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内容 4.梅花魂 第(2)课时
备课日期 月 日 课型 执教人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 2.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教学重难点 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自主预学】检查,指名学生说说课文描写的外祖父的五件事,其他学生进行评议。①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 ②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 ③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 ④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 ⑤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血色梅花图案的手绢送给“我”。 【自主展学】一、谈话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五件事,初步感受到这位漂泊他乡的华侨老人挚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深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2.故乡的梅花又开了。一年一度,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学生朗读,交流感悟。)(板书:引起下文。)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二、感悟爱梅,感受品梅。(一)感悟外祖父珍爱梅花。1.引导交流:课文中的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板书:珍爱墨梅图) 2.课件出示有关内容。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3.指名读这段话。小组交流:外祖父对梅花的热爱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偶尔摆弄古玩老人也不甚在意和分外爱惜墨梅图家人碰也碰不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2)“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①通过老人的语言“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感受外祖父对“我”的慈爱,从对比中感受到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 b.指导学生用严厉的语言读好外祖父的话,从严厉的语言中感受到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②通过老人的行动“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感受到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 b.指导朗读,读好“轻轻”“慢慢”,在朗读中表现出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 4.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5.交流过渡: (1)问题交流:“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你能揭开作者心中的疑问吗?(学生各抒己见。) (2)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有关内容,解开作者心中的疑问。(二)感受外祖父品味梅花。1.引导交流:课文中的哪件事最能解开作者心中的疑问?(板书:赠送梅图) 2.课件出示有关内容。“是啊,……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3.探究交流。 (1)外祖父赞美梅花的这段话讲了哪几层意思?(第一层是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第二层是说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第三层是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2)外祖父说的这段话中的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3)外祖父珍爱梅花是因为梅花色彩鲜艳吗?(不是。)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4)课件突出显示“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并交流:①梅花的秉性是什么?(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这也是谁的秉性?(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②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③从外祖父对赞美梅花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人赞梅花,实际上是在赞美什么?(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精神和不肯低头折节的气节。) (5)从“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一句中你感受到什么?(这句话说出了外祖父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的目的——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和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4.读了外祖父的这段话,谁能把对课文题目完整地、准确地理解说给大家听?(《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鼓励学生试着用外祖父的语气读好这段话。 6.谈话过渡,从外祖父分外珍爱墨梅图我们感受到一个华侨老人对祖国深厚的爱。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教“我”读唐诗宋词经常流下眼泪;外祖父因为不能回国而呜呜地哭了;送“我”上船时泪眼蒙眬。)三、读“三哭”,悟真情。(一)一哭: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 你还小呢,不懂!” 1.学生默读上面一段话,指名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板书:吟诗落泪。)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探究: (1)从外祖父“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感受到了什么?(外祖父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表达了外祖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目的还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2)你能说说对课文中提到的诗词的理解吗?(这些诗词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3)读到一些诗句“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是因为什么?(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所以伤感地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3.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二)二哭: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中国去!”…………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鸣呜呜地哭了起来……1.学生默读上面一段话,指名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板书:不能回国。) 2.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从外祖父因为不能回国体而难过地哭了,感受到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感受到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段话,在分角色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三)三哭: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 ……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1.学生默读上面一段话,指名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板书:递梅花巾。) 2.从“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一句体会到什么?(体会到是思乡的深情和不能回国那孤独的痛苦,一下子使外祖父变老了许多。) 3.读“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一句话,思考:外祖父让“我”带回的只是一块手绢吗?(外祖父让“我”带回的不只是一块手绢,外祖父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4.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恋。四、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1. 当年的我,……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哪! 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照应开头,点明中心。) (板书:照应开头) 3.再读这段话,结合全文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4.女生朗读课文的开头,男生接读课文的结尾。【自主练学】五、学习写法。1.快速默读全文,感受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1)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①文章抓住外祖父的五件事进行叙述,在叙事中表达了外祖父喜爱梅花、赞颂梅花品格以及通过梅花寄托的热爱祖国之情。②语意含蓄,感情深厚,借物抒情,充分地揭示了课文题目“梅花魂”的含义。③文章在写法上首尾呼应,结构非常严谨。开头写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板书:眷恋祖国) 2.指导朗读。 (1)谈话引导:本文语句含蓄,感情深沉,首先要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础进行有感情朗读,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舒缓,语速不能太快。 (2)学生练习感情朗读全文。【自主拓学】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课堂总结:《梅花魂》一课以梅花为线索,课文由故乡梅花的开放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作业。(1)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请收集并诵读有关的诗文,并和同学进行分享。3.现在有好多人选择出国留学,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留在了国外。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示例:关于思乡爱国的诗句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   5、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8、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0、蜡烛有泪还惜别,替人流泪到天明。   1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3、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1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6、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8、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19、人情重怀土,故乡安可忘。(2)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红梅颂》。【板书设计】吟诗落泪 珍爱梅图 梅花魂   不能回国 眷恋祖国 首尾呼应 赠送梅图 递梅花巾 照应开头
教学反思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46张PPT)
2020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
4.梅花魂
第2课时
 
指名学生说说课文描写的外祖父的五件事,其他学生进行评议。
自主预学
教诗词落泪
难归而痛哭
珍爱墨梅图
赠予墨梅图
送梅花手绢
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①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
②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
③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
④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
⑤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血色梅花图案的手绢送给“我”。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五件事,初步感受到这位漂泊他乡的华侨老人挚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深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
自主预学
 
二、感悟爱梅,感受品梅。
(一)感悟外祖父珍爱梅花。
1.引导交流:课文中的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珍爱墨梅图
自主展学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

珍爱墨梅图
 
小组交流:外祖父对梅花的热爱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2)“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语言描写: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动作描写: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训罢,便用保险刀片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抹净。
全班齐读,读出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更能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对比读一读
对比
爱国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珍爱墨梅图











小讨论:和原句对比读,哪句话给你印象更为深刻?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比较句子
反问句,更能强调梅花的清白不能玷污。
仿写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个反问句。
你要约束自己,这雪白的墙壁,是乱涂乱画的吗?
问题交流:
“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你能揭开作者心中的疑问吗?
 
 
?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第一层是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
第二层是说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
第三层是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1)外祖父赞美梅花的这段话讲了哪几层意思?
(2)外祖父说的这段话中的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3)外祖父珍爱梅花是因为梅花色彩鲜艳吗?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

(不是,梅花的精神。)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①梅花的秉性是什么?


这也是谁的秉性?
②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
③从外祖父对赞美梅花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人赞梅花,实际上是在赞美什么?

(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借物喻人。)
(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精神和不肯低头折节的气节。)
从“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一句中你感受到什么?

(这句话说出了外祖父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的目的——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和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读了外祖父的这段话,谁能把对课文题目完整地、准确地理解说给大家听?
(《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从外祖父分外珍爱墨梅图我们感受到一个华侨老人对祖国深厚的爱。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

(教“我”读唐诗宋词经常流下眼泪;外祖父因为不能回国而呜呜地哭了;送“我”上船时泪眼蒙眬。)
 
三、读“三哭”,悟真情。
(一)一哭: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1.学生默读上面一段话,指名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探究:
(1)从外祖父“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感受到了什么?



(2)你能说说对课文中提到的诗词的理解吗?


(3)读到一些诗句“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是因为什么?


(吟诗落泪)
(外祖父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表达了外祖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目的还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这些诗词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所以伤感地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三、读“三哭”,悟真情。
(一)二哭: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中国去!”
…………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鸣呜呜地哭了起来……
 
1.学生默读上面一段话,指名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2.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



3. 分角色朗读这段话,在分角色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不能回国)
(从外祖父因为不能回国体而难过地哭了,感受到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感受到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三、读“三哭”,悟真情。
(一)三哭: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
……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1.学生默读上面一段话,指名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2.从“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一句体会到什么?

3.读“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一句话,思考:外祖父让“我”带回的只是一块手绢吗?



4.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恋。

(递梅花巾)
(体会到是思乡的深情和不能回国那孤独的痛苦,一下子使外祖父变老了许多。)
(外祖父让“我”带回的不只是一块手绢,外祖父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1.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再读这段话,结合全文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照应开头,点明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我带走的,岂止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血梅?我带走的,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哪!
前后照应,点明中心
表达了外祖父对梅花的爱,同时也寄托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爱。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一年一度,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外祖父为什么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
为了让“我”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借教读这些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教诗词落泪
自主练学
每当读到“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些诗句,外祖父为什么哭呢??
思念

这些诗句勾起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无限思念,漂泊他乡的浓浓愁绪,就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外祖父为什么要保存这幅墨梅图?
是因为外祖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梅花托物言志。可以看出他对梅花和祖国的热爱与思念之情。
 
手绢
托物言志
墨梅图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瑞士莱蒙湖

外祖父为自己年事已高,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而伤心。突出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难归而痛哭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赠予墨梅图

外祖父希望“我”像梅花学习,做个有气节的中国人。同时,墨梅图代表着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诉说着他永不变的思念。
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什么?
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送梅花手绢

外祖父把自己珍爱的梅花手绢赠予“我”我,体现了他对祖国的眷恋。

“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通读全文,再次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梅花魂”作为题目呢?
 
 

提示:围绕爱国来谈。
现在有好多人选择出国留学,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留在了国外。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自主拓学
吟诗落泪
思国伤怀
珍爱梅图
赠墨梅图
送梅花绢


梅花魂
思乡情爱国心
 
《梅花魂》以 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 ,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梅花
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
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

主要内容: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王安石《梅花》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
描写梅花的诗句
 
 
阅读链接
故乡
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
我在画中走来走去,
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
远远地离开了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一抬头,便能看见,
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