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月是故乡明课件(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月是故乡明课件(共5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07 09:2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3 月是故乡明
RJ·5年级下册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2009年),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助读资料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芦茎、芦根还可以用于造纸行业,以及生物制剂。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古时古人用芦苇制扫把。
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芦苇的知识吗?


浩渺 篝火 萌动 澄澈 旖旎 瑞士 莱蒙 无垠 万顷 巍峨
燕山 点缀
会认字
浩渺 篝火 萌动 澄澈 旖旎 瑞士 莱蒙 无垠 万顷 巍峨
燕山 点缀
miǎo
ɡōu
ménɡ
chénɡchè
ruì
lái
yín
yǐ nǐ


qǐnɡ
é
yān
zhuì
我会读




miǎo
ɡōu
ménɡ
chénɡ
ruì
lái
yín
qǐnɡ
é
yān
zhuì
chè















多音字
1.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
2.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yān (燕山)(燕园)
yàn (海燕) (燕子)
yàn
yān




浩渺
旖旎
篝火
耄耋
恍然大悟
连一连。
指在野外燃起的火焰。 
任凭自己的意思。
广阔无边。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柔美的样子。
词语解释




浩渺---
浩瀚
旖旎---
美好
绝伦---
出众
浩渺---
狭小
耄耋---
垂髫
巍峨---
矮小
嚼烂---
囫囵
近义词
反义词
近义词辨析
相同点 不同点
浩渺 都指广阔。 浩渺——形容广阔无边,有深远之意。

浩瀚
浩瀚——形容广大,无边无际。

1.洞庭湖上烟波( ),景色迷人。
2. ( )?的太平洋是世界上第一大洋。
浩渺
浩瀚



词语积累
描写月亮的词语:
晶莹澄澈 月明如镜 洁白明亮 星月交辉 星月皎洁 冷月凄风 满月生辉 新月如钩



1.课文中如何描述月亮的寓意?
自古以来,月亮就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
初读感知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描述了家乡月亮的美景,后来作者又见识了_______________,但是作者仍旧觉得____________。
月是故乡明
许许多多的月亮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人人都爱自己家乡的月亮。
第二部分(2—4):回忆故乡和童年里的月亮。
第三部分(5—7):离开故乡后,看到许多的月亮,仍旧觉得月是故乡明。



默读课文,本文作者由月亮想到了什么?
课文解读
故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总领全文:
强调月是故乡明的主体。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词语积累:
胖嘟嘟
引用典故:
体现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意思是:
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近义词:
幡然醒悟
引用:
表现了作者对月亮的诗词很熟悉。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
近义词:
浩瀚
对比手法:
体现故乡大苇坑的美丽。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表现作者对故乡黄昏的喜爱之情。
近义词:
乐在其中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景物描写:
表达作者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之情。

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
意思是:
离开家乡到外地。
介绍:
作者在故乡的时间并不长,为下文做铺垫。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排比:
描写世界各地的月光美景,体会作者对这些地方的喜爱之情。
近义词:
美好 美丽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对比手法:
表达作者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之情。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景物描写:
描写出作者的居住环境很美,反衬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意思是:
八九十岁。

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转折:
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月亮的思念之情。
意思是:
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
照应开头:
前后照应,体会作者对故乡月亮的喜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思念家乡之情
月是故乡明
板书设计
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


离开故乡后的生活
月是故乡明
学习运用前后照应的修辞手法
【前后照应】“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这两句话前后照应都是阐述作者对家乡月亮的思念。
写作手法
【举例】开头: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结尾: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


拓展延伸
? 季羡林散文《清塘荷韵》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1.看拼音,写词语。
课堂练习
hàomiǎo chénɡchè yǐnǐ
( ) ( ) ( )
浩渺
澄澈
旖旎
2. 填上正确的字。
恍然大( ) 乐此不( )
相( )成趣 碧( )万顷






3.补充句子并仿写。
( )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 )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不管

造句:不管前面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相信胜利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
把描写月亮的句子抄下来。
课下观察月亮,请你以小短文的形式展示一下你眼中的月亮,写出你对月亮的感情。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