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 食物到哪里去了 -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 食物到哪里去了 -青岛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7 21:1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食物到哪里去了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2、过程与方法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人体消化器官图,并能够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对人体消化器官图进行补充完善。
(2)通过食物在胃里消化带来的体验、感觉以及观察到的一些消化现象,来对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推测,并利用真实的视频对推测进行验证。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发积极思考,更真实的认识和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在独立思考、有理有据的推测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2)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经历了几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描述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合作探究。根据以往的生活、学习经验,他们对食物消化过程有一些模糊的了解,但学生对这些消化器官的特点、功能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前概念是支离破碎的,甚至是错误的。本课就需要从引导学生认识消化器官的位置到认识消化器官的特点、作用,利用先找事实依据进行推测,再验证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形成正确的消化系统概念,为学生后续的研究发展、丰富自己的科学素养打下基础。教学APP、实验等直观的教学信息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探究兴趣容易被激发,学生容易接受。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2)运用依据事实进行推测验证等形式,强化学生对人体消化器官组成、位置的认识,掌握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2、教学难点
(1)能够将消化器官的形态与功能建立联系。
(2)利用解暗盒的方法,寻找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依据并进行推测。
(3)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小肠是如何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
谈话:1、人每天都要吃很多食物。人为什么要吃饭?
2、吃下去的食物会经过哪些器官才会被消化吸收?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按食物经过的顺序说出消化器官的名称。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食物到哪里去了
二)初步探究,了解前概念
了解学生对消化器官的认识
1、学生讨论哪些器官是消化器官,利用平板将自己认为正确的消化器官拖到人体相应的位置上。
2、了解学生对器官顺序的认识
利用云教室平台,调取几个学生的答案分析讨论。
3、揭示正确的消化道概念。食物旅行的路线称为消化道,旅行所到达的每一个地点叫做消化器官。

三)深入探究,建构概念
1)合作探究口腔、食道、胃三个消化器官
我们以这块馒头为例,来分析它经过人的消化器官的变化。
(1)口腔
馒头首先进入哪个器官?口腔里有什么?牙齿、舌头、唾液的作用?经过口腔的咀嚼,馒头变成了什么样子?
(2)食道
接下来馒头来到食道。观察观察,食道的样子像什么?像管子一样的食道有什么用?
(3)胃
经过食道的输送,馒头来到了胃里。胃像什么?胃有什么作用?
我们看不见胃是怎么消化食物的,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
想不想用实验的方法模拟胃消化食物的过程?
2)自主探究小肠和大肠两个消化器官
(1)自主利用平板电脑百度APP等查找并提取有用信息。
(2)小组讨论、分享、整理信息。
(3)汇报总结小肠和大肠的结构和功能。
馒头经过小肠的变化? 小肠的长度:4-6米,小肠的内壁有很多绒毛。
营养成份可能在哪里吸收?小肠!变成了什么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
3)探究馒头经过各个消化器官后的变化。
口腔 → 食道 → 胃 → 小肠 → 大肠
馒头 → 碎块 → 食糜 → 葡萄糖 → 残渣
加碘酒 → 蓝色 → 蓝色 → 蓝色 → 不变色
结论:富含淀粉的馒头经过口腔、食道、胃之后,还含有很多淀粉,最后被人体吸收时,就变成了另外的物质。
那么我们吃下去的其他食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
4)通过视频验证和总结
五、总结和拓展。
总结:人体消化器官有哪些?食物进过人体消化器官的顺序是什么?
拓展:肝脏和胆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同学们查阅资料并思考。
六、板书设计
食物到哪里去了
口腔
食道

小肠
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