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07 09:0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联合国合法席位
二、中美建交
三、中日建交
四、全方位外交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助力: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发展中国家
——阻力:美国、日本等国
——中国是创始国会员国之一,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3.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阻力是什么?助力是什么?
1. 何时成立?是什么样的组织?
2.为什么要用“恢复”而不用“加入”?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1、为什么乔冠华笑得这么开心?
乔的笑
震碎议会大厦玻璃的笑声
3、为什么中国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何意义?
2、请说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会议?









历史的瞬间 永恒的记忆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乔的笑
1971年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国民党集团代表被驱逐出联合国




探究点: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决。
投赞成票的 76个国家中有 26个是非洲国家。 毛主席形象的指出 :“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
China
2、意义:
1、原因: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自此以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1)根本原因: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2)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3)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思考:为什么中国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何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探究点:中美、中日建交

1954年,国际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敌对
正常化





探究点:中美、中日建交
(2)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探究点:中美、中日建交

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冰点。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







2、原因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中国方面
美国方面
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

共同要求
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
国家利益
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丘吉尔
毛泽东: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尼克松: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第37任总统
理查德?尼克松
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探究点:中美、中日建交
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兵乓球代表团,中美开始接触,即所谓“小球推动大球”


①“小球”、“大球”各指什么?


②“小球转动大球”是什么意思?


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探究点:中美、中日建交
1971年4月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1971年7月
基辛格访华
1972年2月
尼克松访华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1月
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3、历程

4、意义
中美《建交公报》宣布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



问题思考
1、外交政策应该随着国际形势灵活变化
2、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3、外交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的利益
中美关系从对抗最终走向缓和,从中你能得到了什么认识?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毛泽东

三、中日建交
1、过程
2、影响



1972年9月27日 毛泽东接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1972年9月29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正式建交






建交国家
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有人用 “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来形容70年代的三大外交盛事,你能为它们对号入座吗?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扬眉吐气
跨洋握手
冰释雪融
——
——
——






探究点:全方位外交
1.背景:
2.举措
(1) 全方位外交: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 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
习近平主席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习近平主席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习近平主席会见英国首相特蕾莎·梅


总书记的外交历程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已对32个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足迹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并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G20峰会、亚信会议等国际组织的活动。
(3)外交成就:
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②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③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亚信峰会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4)影响: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国家实力:


外交政策:


国际环境:
2.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更需要中国。国际社会携起手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

中美建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
21世纪

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发展国家间关系
加强国际合作
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共5分)
1.1971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感慨地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
A.中国代表出席万隆会议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建交 D.中日关系正常化

2.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会议是( )
A.第25届联合国大会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第27届联合国大会 D.第28届联合国大会

3.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
A.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
B.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
C.中国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B
D
4.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下列事件与时间一一对应正确的是( )
①周恩来亚非会议,求同存异 ②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日正式建交
A.1971年、1972年、1979年、1955年
B.1955年、1971年、1972年、1979年
C.1955年、1971年、1979年、1972年
D.1955年、1972年、1971年、1979年

5.周恩来在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这里“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的原因有( )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中苏两国关系的破裂
③中美两国共同的需求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C
A
1979年
1980年
1992年
1995年
1979年底,
我国建交的国家有55个。
1980年底,
我国建交的国家有124个
1992年底,
我国建交的国家有151个
2005年底,
我国建交的国家有165个
如今,我国建交的国家有170多个
1、1979年后,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对比新旧中国的的外交,你有何启示?
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提高国际地位,
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