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上17.2《动物的行为》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八上17.2《动物的行为》同步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1-07 20:3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的行为
学习目标描述:1、 知识目标
(1)掌握动物行为的类型、作用。
(2)能举例说出动物的各种行为。
(3)学习探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蚂蚁觅食行为的设计,锻炼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具有保护动物及生物圈的意识。
学习内容分析: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新研制的生物课程标准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并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判断动物的行为类型及举例。
教学难点: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学生学情分析;
虽然在七年级学生就已接触了探究实验的相关内容,但几乎都是半选择的给学生答案了,而真正独立的提出探究的问题、进行方案的设计并贯彻实施,对一部分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要注意问题的创设,从而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出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欢乐的动物世界》的视频资料,由此导入课题。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资料,说出动物世界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动物行为的类型及作用评论
教师活动:1.分析动物的几种基本活动。布置学生快速阅读P65页内容,找到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来看,动物行为可以分成哪些类型?
过渡:怎样区分这5种行为呢?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P65页内容,找到5种行为类型,并齐声朗读。
教师活动:2.布置学生自学信息库P71-72页内容,思考:这5种动物行为有什么特点,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自学信息库P71-72页的内容,并相互交流。
教师活动:3.出示8张幻灯片,让学生判别动物行为的类型并能举例。播放防御行为和非争斗行为视频,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点拨。过渡:大自然中动物的行为各种各样,同学们想不想探寻大自然的奥秘,我们就来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动物行为的特点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并能说说动物行为的意义。
设计意图:依托自学思考题有效调控自学进程,提高自学效率;结合图片,说出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结合实际例子,巩固所学内容。
【活动】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教师活动:1.针对课本中的问题让学生说出做出假设。
2.阅读小资料指导学生小组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并合作拿出一个最佳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假设。教师巡视并能参与小组的讨论
3.组织学生上台把小组生成的实验方案进行交流,鼓励别的小组对此方案进行评价。
4.动手实验,边操作边观察。
5.根据实验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方案,课后进一步去实施实验。
学生活动:1.小组讨论,共同提出相应的假设。
2.参照书上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的方案
3.小组长上讲台介绍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并由其他小组的同学来评价此方案。
4.学生根据注意点修改小组的实验方案。
5.课后完成任务实施方案,从而将探究活动引向课外
6.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感受和想法。
设计意图:
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的同时,锻炼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素质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科学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科学研究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上进行,也要能在生活中进行;
【活动】总结、收获评论
教师活动: 1. 实验结束了,小小蚂蚁该如何处理呢?
2. 你还想亲自研究哪些动物行为?
3.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兴趣走入生活中去探究,也是新课程的要求,所以课堂教学结束了,也要使学生主动地走入社会,继续探究。
具体目标:重点:判断动物的行为类型及举例。
难点: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师生活动:教师活动:1.分析动物的几种基本活动。布置学生快速阅读P65页内容,找到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来看,动物行为可以分成哪些类型?
过渡:怎样区分这5种行为呢?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P65页内容,找到5种行为类型,并齐声朗读。
教师活动:2.布置学生自学信息库P71-72页内容,思考:这5种动物行为有什么特点,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自学信息库P71-72页的内容,并相互交流。
教师活动:3.出示8张幻灯片,让学生判别动物行为的类型并能举例。播放防御行为和非争斗行为视频,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点拨。过渡:大自然中动物的行为各种各样,同学们想不想探寻大自然的奥秘,我们就来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动物行为的特点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并能说说动物行为的意义。
【活动】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教师活动:1.针对课本中的问题让学生说出做出假设。
2.阅读小资料指导学生小组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并合作拿出一个最佳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假设。教师巡视并能参与小组的讨论
3.组织学生上台把小组生成的实验方案进行交流,鼓励别的小组对此方案进行评价。
4.动手实验,边操作边观察。
5.根据实验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方案,课后进一步去实施实验。
学生活动:1.小组讨论,共同提出相应的假设。
2.参照书上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的方案
3.小组长上讲台介绍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并由其他小组的同学来评价此方案。
4.学生根据注意点修改小组的实验方案。
5.课后完成任务实施方案,从而将探究活动引向课外
6.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感受和想法。
教师活动: 1. 实验结束了,小小蚂蚁该如何处理呢?
2. 你还想亲自研究哪些动物行为?
3.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1、动物行为可以分成哪些类型?
出示8张幻灯片,让学生判别动物行为的类型并能举例
播放防御行为和非争斗行为视频,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点拨

2、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实物投影:小组探究实验结果
        
【小资料】:
  蚂蚁是一种人们十分熟悉的昆虫,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它的踪迹。它们成群地活动。分工合作,每群中的蚂蚁一般可以分为雄蚁、雌蚁和工蚁等。蚂蚁的视力高度退化,它们主要靠头上的触角来感知外界事物。触角的作用有两种:其一是可以探明周围的环境,例如通过触角可以感知其大小、形状、硬度等方面的情况,还可以通过触角来传递信息。其二是具有嗅觉的作用,蚂蚁根据食物发出的气味觅食,它自己还能分泌出带有气味的化学物质作为“路标”,它们到离巢数十米远的地方活动也不会迷路,通过嗅闻气味仍可找到自己的“家”。蚂蚁爱吃甜食,对糖类食物比较敏感。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1)实验材料:白色塑料餐盒一套、保鲜膜、棉球、粗吸管、玻棒、胶头滴管、药勺、牛皮筋、吸水纸、蚂蚁若干?
候选食物:白砂糖、赤砂糖、食盐(非加碘)、味精、白米饭、黑米
番茄酱、辣椒酱?
       你选择的是:?
  (2)实验方案:?
   方案草图:
4、实施实验:注意自身安全!不要伤害小蚂蚁!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
5、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