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课标要求
1、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2、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9世纪音乐发展的背景
①19世纪,欧洲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②由于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音乐呈现出多样性、民族性表现得更为明显.
1、欧洲浪漫主义音乐:
(1)兴起和发展: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
(2)主要特点:
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感情热烈而奔放;
弘扬民族特性,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3)代表人物及作品:德意志的“乐圣”——贝多芬;奥地利的“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
2、19世纪欧洲歌剧:
(1)意大利威尔第《茶花女》——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2)法国比才《卡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浪漫主义色彩。
3.民族乐派:
背景:
代表:
特点:
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
俄国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天鹅湖》
提高音乐在舞剧中的作用。
弘扬民族特性。
贝多芬(德)
蓝色的多瑙河
约翰·施特劳斯(奥)
茶花女
卡门
威尔第(意)
比才(法)
天鹅湖
柴可夫斯基(俄)
命运交响曲
田园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流派 体裁 作品 作者及国别
浪漫主义音乐 交响乐
圆舞曲
歌剧
民族乐派 舞剧
二、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
1、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的原因:
(1)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
(2)两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在各流派中,流行音乐脱颖而出。流行音乐是通俗易懂、轻松活泼,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2、特点:
3、发展历程:
爵士乐
摇滚乐、蓝调及新的爵士乐“比博普”
风格更多
二战后
70年代后
起源于19世纪末,一战后空前发展
成就:
20世纪50年代,美国《围着时钟摇吧》
20世纪60年代,美国《时代在改变》
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猫王”普莱斯利。
英国的披头士乐队(“甲壳虫”摇滚乐队)在西方也有很大影响。
3、当代音乐发展的影响和趋势: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便捷,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各国间的音乐交流日益增强,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其本身呈现大众化 、多元化的趋势。
1.条件:
(1)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提供技术和物质基础);
(2)社会大变化,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和商业利润的驱动(动力)。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2、电影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1)发明诞生(19世纪末)
19世纪末,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1895年在巴黎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己拍摄的短片,标志着电影诞生。
法国里昂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是世界上制造摄影器材的伟大发明家。他们改进了电影软片感光剂,研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1904年,卢米埃尔兄弟还发明出真正彩色底片,这是公认的“彩色摄影”革命性的大事。
1895年12月28日,世界上的第一次活动电影正式公映,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的地下室放映了影片《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等。至此,世界上第八艺术,光和影的艺术——电影正式诞生了。后来,这一天被命名为“世界电影日”。
2)20世纪初——1927年,无声片(“默片” )
(1)格里菲斯
——“现代电影之父”“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一个国家的诞生》
2)卓别林世界电影史上最杰出的喜剧大师
代表作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
艺术夸张手法和动作造型。
《摩登时代》拍摄于1936年,是卓别林主演的最后一部无声影片。
《大独裁者》拍摄于1940年。本片获1941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最佳音乐5项提名,获1940年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男演员奖项。
3)电影艺术的成熟期─20世纪20~40年代
①、从无声走向有声 :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
公司拍摄了电影《爵士歌王》。
②、从黑白转向彩色 :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
浮华世家》拍摄成功,标志着彩色电影的问世。
1927年,华纳制片公司推出了电影史上
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时代》。
4)、二战后,电影艺术发展更为迅速 (1945年后)
条件: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的发展。
3.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1)电视出现:20世纪20年代中期;
(2)首次播送电视节目:1929年,英国;
(3)彩色电视播放:40年代初,美国;
(4)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二战后。
□贝尔德在实验室工作
□贝尔德出售的
第一台电视机
◆贝尔德
在收看电视
◆贝尔德
与电视传
送装置
1928年样机
1934年德国
1936年法国
1936年英国
1941年美国
1948年
1953年
1961年
电视的优势:
声画并茂,视听兼备;
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性强。
电视的功能:
(1) 传播资讯;
(2) 远程教育;
(3) 娱乐休闲;
(4)展示艺术作品。
小结:
音乐的发展
19世纪的音乐
20世纪的音乐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电影
电视
背景、特
点、流派
原因、特
点、历程、成就、趋势
条件
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等
影响
教学总结1:音乐
兴起时间 流派 代表及代表作品 特点
19世纪初 浪漫主义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感性
约翰·施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
威尔第《茶花女》
比才《卡门》
19世纪中叶 民族乐派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民族性
20世纪初 流行音乐 《围着时钟摇吧》
《时代在改变》 通俗性
猫王、披头士乐队
教学总结2:影视艺术
条件 产生、发明人 发展 影响
电影 1、物质和科技基础
2、内在动力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 默片——成熟——二战后发展 引领社会风尚、满足精神追求、传递信息
电视 20世纪20年代 20、30年代成型——30、40年代发展——二战后普及
2.在无线电和电视时代,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中产阶级的水准。与此同时,人们的闲暇大多花在“嬉戏逗趣的活动”上,所谓的中产阶级精神生活的无产阶级化。这反映了( )
A.无线电和电视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B.现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进步的毒瘤
C.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没能避免人们精神的空虚
D.工人阶级作为无产者的阶级属性暂时难以改变
1. (2014?课标全国Ⅱ,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课时跟踪训练】——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作为一档电视娱乐节目,湖南电视台举办的“超级女声”“快乐男生”以及随后兴起的“红楼选秀”“奇迹舞动”等娱乐节目都曾轰动一时,并使诸多少男少女一夜之间成为耀眼的新星。这一文化生活现象折射出( )
A.大众审美的世俗化倾向 B.传统伦理意识面临挑战
C.国人的文化观念开始走向多元化
D.政府放弃了对文化传媒的管控
【变式训练】1905年天津《大公报》发表文章说: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即如那名山胜水、……各种景致、各种情形……种种事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电影……实在是欧美各文明国学问美术进化的一种大表记。……要说顶有意味,更是那讽劝讥诮的故事,叫人看了,能够刺激国人的神经,感到人的善念。文中作者认为( )
A.电影兼具娱乐、开阔视野和教育国人的作用
B.电影广泛地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
C.电影作为新兴娱乐方式一开始就受到国人的欢迎
D.电影已成为大城市中重要的娱乐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