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本章中考演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本章中考演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07 10:4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章中考演练
一、选择题
1.2019·乐山 如图7-Y-2所示的四个图形中,可以由图7-Y-1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
 
图7-Y-1 图7-Y-2
2.2019·徐州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2,4 B.5,6,12
C.5,7,2 D.6,8,10
3.2019·杭州 在△ABC中,若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差,则(  )
A.必有一个内角等于30°
B.必有一个内角等于45°
C.必有一个内角等于60°
D.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
4.2019·云南 一个十二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
A.2160° B.2080° C.1980° D.1800°
二、填空题
5.2019·娄底 如图7-Y-3,AB∥CD,AC∥BD,∠1=28°,则∠2的度数为________.
图7-Y-3
6.2019·沙坪坝区 如图7-Y-4,在△ABC中,D,E分别为边BC,AC的中点,若S△ABC=48,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
图7-Y-4
7.2019·郴州 如图7-Y-5,直线a,b被直线c,d所截.若a∥b,∠1=130°,∠2=30°,则∠3的度数为________°.
图7-Y-5
8.2019·宜宾 如图7-Y-6,六边形ABCDEF的每个内角都相等,AD∥BC,则∠DAB=________°.
图7-Y-6
9.2019·益阳 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和是900°,则该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0.2019·武汉 如图7-Y-7,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CE与BF交于点G,∠A=∠1,CE∥DF.试说明:∠E=∠F.
图7-Y-7
11.2019·北碚区 如图7-Y-8,在四边形ABCD中,∠A=∠C=90°,BE,DF分别是∠ABC,∠ADC的平分线.
(1)∠1与∠2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2)BE与DF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图7-Y-8
教师详解详析
1.[解析] D 因为只有选项D的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符合平移的性质,属于平移得到.
故选D.
2.[解析] D 因为2+2=4,所以2,2,4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因为5+6<12,所以5,6,12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因为5+2=7,所以5,7,2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因为6+8>10,所以6,8,10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3.[解析] D 因为∠A+∠B+∠C=180°,∠A=∠C-∠B,所以2∠C=180°,所以∠C=90°,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
4.[解析] D 十二边形的内角和为(12-2)×180°=1800°.故选D.
5.[答案] 28° 
[解析] 因为AC∥BD,所以∠1=∠A.
因为AB∥CD,
所以∠2=∠A,
所以∠2=∠1=28°.
故答案为28°.
6.[答案] 12 
[解析] 因为D为BC中点,所以DC=BC.
因为△ADC与△ABC的DC,BC边上的高相同,
所以S△ADC=S△ABC=24.
因为E为AC中点,
所以AE=AC.
因为△ADC的AC边上的高与△ADE的AE边上的高相同,
所以S△ADE=S△ADC=12,
故答案为12.
7.[答案] 100 
[解析] 如图.因为a∥b,所以∠3=∠4,
所以∠1=180°-(180°-∠2-∠3)=∠2+∠4=∠2+∠3.
因为∠1=130°,∠2=30°,所以∠3=100°.
8.[答案] 60 
[解析] 六边形ABCDEF的内角和为(6-2)×180°=720°,则=120°,所以∠B=120°.
因为AD∥BC,所以∠DAB=180°-∠B=60°.
故答案为60°.
9.[答案] 5 
[解析] 因为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和为900°,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
所以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360=540°,
所以多边形的边数是540°÷180°+2=3+2=5.故答案为5.
10.解:因为CE∥DF,所以∠ACE=∠D.
又因为∠A=∠1,
所以180°-∠ACE-∠A=180°-∠D-∠1.
因为∠E=180°-∠ACE-∠A,∠F=180°-∠D-∠1,所以∠E=∠F.
11.解:(1)∠1+∠2=90°.理由如下:
因为BE,DF分别是∠ABC,∠ADC的平分线,
所以∠1=∠ABE,∠2=∠ADF.
因为∠A=∠C=90°,所以∠ABC+∠ADC=180°,
所以2(∠1+∠2)=180°,
所以∠1+∠2=90°.
(2)BE∥DF.理由如下:
在△FCD中,因为∠C=90°,
所以∠DFC+∠2=90°.
因为∠1+∠2=90°,
所以∠1=∠DFC,所以BE∥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