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个小题,共60分)
1.(2分)孔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重礼敬德”的中华礼仪传统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孔子所说的“礼”在当时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维护了君主专制 B.巩固了宗法等级制度
C.确保了社会和谐发展 D.加强了思想控制
2.(2分)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汉代董仲舒则完成了儒学意识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是指( )
A.用法家思想来取代仁政学说
B.宣扬君权至上维护专制统治
C.吸收不同派别思想神化君权
D.汲取佛道理论确立天理体系
3.(2分)某学者在谈到宋明时期两位儒学大师时,曾经这样比喻:第一个人,看见敌机来了,他会教弟子爬到书架上翻查飞机种类、性能以及放空方法;第二个人会让弟子闭目静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不为机声所慑。“第二个人”指的是( )
A.老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4.(2分)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张( )
A.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B.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5.(2分)根据如图的两幅图片。可以得知( )
A.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生产和贸易
B.古代中国科技的实用性与稳缓性
C.古代中国科技的传统性和落后性
D.闭关锁国政策遏制了科技的进步
6.(2分)宋代书画家大量订制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的也很多,这种现象( )
A.加速艺术品的商业化 B.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
C.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 D.推动重商观念的兴起
7.(2分)明朝时甘薯传入有助于解决中国人口增加与粮食不足问题,甘薯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图书写下了详细的生产指导,用以推广甘薯种植。这部图书是( )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8.(2分)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明清小说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9.(2分)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 )
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C.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D.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
10.(2分)智者学派三个代表人物的观点:普罗泰格拉提出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希庇阿认为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特拉西马库指出所谓法律的公道是强者利益的体现。这反映出他们思想的共性是认为( )
A.道德和法律均是人为产物
B.道德和法律来自于自然天性
C.社会上的人都应具备美德
D.需要冲破旧的道德法律观念
11.(2分)有人评价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对此评价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把思考重点从自然引向自我
B.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启发人们去追寻人生真谛
C.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D.体现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
12.(2分)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叙述
历史时期
A
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
古代希腊
B
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
文艺复兴
C
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
宗教改革
D
从人文主义走向理性主义
启蒙运动
A.A B.B C.C D.D
13.(2分)许倬云在《现代文明的成坏》中说:“欧洲启蒙……回归到一个理性的真神信仰,‘神’其实只是理性的代名词,而‘人’,既是神的产物,也代表理性和神赋予的自由。”下列对“神赋予的自由”的理解准确的是( )
A.生而平等 B.天赋人权 C.信仰自由 D.独立自主
14.(2分)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还要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这体现出启蒙运动的特征是( )
A.迫求个人独立自由 B.注重国家管理民主化
C.倡导依法治国理念 D.主张核心理念制度化
15.(2分)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
A.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B.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C.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16.(2分)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二者的学说都( )
A.反映了工业时代的要求 B.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C.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D.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17.(2分)以下是四位同学对图所示两部文学名著共同点发表的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A.都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
B.都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C.都展示法国的社会文化生活
D.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18.(2分)如表反映的是贝多芬奏鸣曲的创作情况。这可用于说明贝多芬的音乐创作( )
时期
特色
第一期(1792?1800年)
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作品充满了时代精神
第二期(1801?1814年)
这一时期作品最显著的特征是表达了人世间的热情和心声
第三期(1815?1827年)
该时期作品都有绝对自主的形式
A.对古典乐派技巧加以继承
B.完成了从古典到浪漫的转变
C.避开传统音乐的旋律因素
D.结构不明确,力度极端变化
19.(2分)李鸿章凭淮军实力日渐强盛。一次,他在游孔林时说道:“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李 鸿章这样评价孔子,其背景最可能是( )
A.“师夷长技”思想萌发 B.“中体西用”思潮兴起
C.“托古改制”思想产生 D.“尊孔复古”思潮泛滥
20.(2分)19世纪90年代末,某著述刊出后,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被守旧顽固派攻击为“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的叛逆之作。该著述是( )
A.《海国图志》 B.《孔子改制考》
C.《变法通议》 D.《天演论》
21.(2分)陈独秀说:“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做同类的‘人’看待,不要当做机器、牛马、奴隶看待。”这表明陈独秀(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主张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接受了社会主义的思想
D.否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2.(2分)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
A.武装夺取政权 B.走十月革命道路
C.建立议会共和 D.实行新三民主义
23.(2分)《中共党史的“黄金时代”:延安13年改革开放30年》一文指出:延安13 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黄金时代”提出了( )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24.(2分)“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该文应出自(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5.(2分)1992年,邓小平南下视察,途中就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做了深刻阐发。这一系列阐发( )
A.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问题
B.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地位
D.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26.(2分)中共十八大文件:“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材料反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共同点是( )
A.解决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B.中国向何处发展
C.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 D.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7.(2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回答的共同问题是( )
A.社会主义革命问题
B.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C.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
D.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问题
28.(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后,爱因斯坦的理论却无人质疑,并且全球掀起了爱因坦热斯,世界各地纷纷邀请他前去讲学。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量子力学理论被实验验证
B.广义相对论被实验验证
C.爱因斯坦的大力宣传推广
D.战后人们渴求科学技术
29.(2分)据日本《每日新闻》援引美国方面的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人日本小笠原,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日美这一会谈的背景是( )
A.古巴导弹危机
B.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D.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破
30.(2分)如图是一本书的封面,根据封面设计,可以判断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 )
A.毛泽东是如何在1957年夏天提出“双百”方针的
B.在“百家争鸣”方针指导下,1957年我国学术界取得的重大成就
C.主要阐述的是1957年“双百”方针对我国文艺界的指导作用
D.“双百”方针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开始后逐渐被破坏
二、非选择题:(31题10分,32题16分,33题14分)
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信徒的获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更不靠赎罪券。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三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说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观点的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中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学说,如何理解该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
(3)材料三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发展变化。
32.(16分)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拟举办“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
主题:西方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840年后中华文明面临新旧嬗变。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吸收西方成果,先后提出各种主张。如: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③“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孔子改制考》)。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请你对上述主张进行归类,并概述各种主张的社会实践及其特点。
(2)思想主张、社会实践及特点:
派别
思想主张
社会 实践
特点
1
2
3
4
(3)作为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解释其中两个主张的实质和作用。
主张
实质
作用
33.(14分)20世纪以来的三大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三大理论的探究任务。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如图知识结构中字母代表的内容。
A ;B ;C ;D
(2)根据下列材料,简述三大理论间依次“继承”的主要表现。邓小平是怎样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
材料一 ……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11月12日)》
材料二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理论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在军阀割据的时候,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了政权。……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就要在每一时期,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都坚持从实际出发。
﹣﹣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1978年9月16日)》
(3)20世纪以来的三大理论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思想领域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个小题,共60分)
1.【解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重礼敬德”孔子所说的“礼”指的是周礼,巩固了宗法等级制度,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2.【解答】A项表述明显错误;
B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题干材料“完成了儒学意识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主要是指董仲舒的新儒学吸收不同派别思想神化君权,故C项符合题意;
D项是宋明理学。
故选:C。
3.【解答】看见敌机来了,他会教弟子爬到书架上翻查飞机种类、性能以及防空方法。是朱熹“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的也体现;让弟子闭目静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不为机声所慑。是陆九渊的心学主张的体现,故D正确,排除C。
AB两项均明显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D。
4.【解答】“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表明这些主张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5.【解答】A选项说法错误,古代科技主要服务生产,具有实用性,服务于“贸易”说法错误,排除A;
古代科技主要服务生产,具有实用性,从战国司南指示南北,象牙罗盘是指南针的发展变体,多半是古代风水先生相宅、相地所用罗盘,具有稳缓性,故B正确;
古代中国科技的传统性,不能说科技具有落后性,只能说科技应用不科学、合理,故C错误;
图片无法体现闭关锁国政策遏制了科技的进步,故D正确。
故选:B。
6.【解答】依据材料“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现象多”可知,这种现象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
AD两项与材料无关,应排除。
依据材料中“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可知,大部分属于画家专业用品,不完全属于艺术品,故C项错误;
故选:B。
7.【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徐光启曾在天津试验改良水田,又在他父亲坟地周围开了一个试验园地,引种外地作物,培植高产良种。他从福建引种甘薯获得成功后,著书加以推广。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故选:C。
8.【解答】注意题干时间“北宋到明清”,根据所学知识,北宋以后,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市民文化兴起,其表现是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元曲;明清小说,故①③④正确。
程朱理学是儒家士大夫文化,后来成为官方哲学,不属于市民文化,故②错误。
汉赋是汉代的文学成就,不符合题干时间“北宋到明清”,故⑤错误,故D项正确。
故选:D。
9.【解答】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过程:早期人文主义的起源(古希腊先哲)﹣﹣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成熟(启蒙运动),材料所问“朦胧稚嫩”时期指的是人文精神的起源时期,故正确答案为A。
故选:A。
10.【解答】“普罗泰格拉提出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希庇阿认为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特拉西马库指出所谓法律的公道是强者利益的体现”表明他们都认为需要冲破旧的道德法律观念,故D正确;
A材料未体现,排除;
B是希庇阿的思想,排除;
C是普罗泰格拉的思想,排除。
故选:D。
11.【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把思考重点从自然引向自我的是智者学派,故A项错误。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强调知识和道德的重要性,故B项错误。
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把古希腊哲学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故C项正确。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是亚里士多德,故D项错误。
故选:C。
12.【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宗教改革只是简化宗教仪式,并没有取消宗教仪式,所以,C说法不正确,为本题答案。
A、B、D对应正确,均不符合,排除。
故选:C。
13.【解答】根据题干中“‘神’其实只是理性的代名词,而‘人’,既是神的产物,也代表理性和神赋予的自由。”可知,神既是上天,“神赋予的自由”也就是天赋人权,所以B正确。ACD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解答】依据材料“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还要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正确。
AC停留在理念层面。故排除。
B不能体现。故排除。
故选:D。
15.【解答】从材料中“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黄宗羲的限制君权、天下为公的思想,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卢梭认为推翻专制暴君是天经地义的,故二者都批判君主专制统治,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16.【解答】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是17世纪的科学成就,在工业社会之前。
B.材料不是强调二者学说是否得到验证,是否正确,而是考察他们的意义。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冲击力天主教的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让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世界。
D.生物进化论是19世纪的科学成就,启蒙运动是17到18世纪的思想运动,时间不符。
故选:C。
17.【解答】《人间喜剧》反映19世纪欧洲法国社会的现实,是现实主义作品。《战争与和平》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作,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排除A、B、C。
故选:D。
18.【解答】贝多芬是近代连接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材料看不出对古典音乐系派的继承,材料没有体现出避开传统音乐的旋律因素,结构不明确,力度极端变化,是现代主义音乐的特点。
故选:B。
19.【解答】“师夷长技”思想萌发是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李鸿章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故A项错误。
据材料“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即“中体西用”思潮兴起,故B项正确。
“托古改制”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故C项错误。
“尊孔复古”思潮是袁世凯提出的,故D项错误。
故选:B。
20.【解答】依据材料“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结合所学知识明显可知B正确。
《海国图志》出现在鸦片战争后不久,故排除A。
C是梁启超的作品,与孔子思想无直接关联,故排除。
D是严复的作品,与孔子的思想也没有直接关联,故排除。
故选:B。
21.【解答】材料没有涉及反对专制的信息,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提到道德主题,故B项错误;
材料以“产业”“劳动者”“资本家”“地位”为讨论主题,这就是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故C项正确;
材料主张资本家要尊重劳动者,并没有否定民族资本的发展,故D项错误。
故选:C。
22.【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思想,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以革命的联合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故D项正确。
A项为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的革命策略,排除。
B项孙中山并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排除。
C项新三民主义重点在于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而非强调实现共和,排除。
故选:D。
23.【解答】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志即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日益成熟,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人民解放战争从胜利走向胜利,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故ACD错误。
故选:B。
24.【解答】A.《新民主主义论》主要涉及的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不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也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而不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C.《论十大关系》里面没有涉及到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D.材料中明显涉及到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应该出自《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表现,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种探索。
故选:D。
25.【解答】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故A项符合题意;
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中共十四大,故B项错误;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地位是中共十四大,故C项错误;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是中共十七大,故D项错误。
故选:A。
26.【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材料中反映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新的思想产物,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其它思想内容,我们可知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故选:D。
27.【解答】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回答的共同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故B项正确;
A项是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C项是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D项是“三个代表”的思想。
故选:B。
28.【解答】A.量子力学理论是一大批物理学家共同创立的杰出成果并非爱因斯坦个人的贡献,与材料不相符合,故A项错误;
B.广义相对论的逐渐被科学实验论证成为爱因斯坦理论由被怀疑到支持的巨大转折,故B项正确;
C.爱因斯坦的大力推广虽然会改变人们对其理论的认识但作用极为有限,故C项错误;
D.战后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渴求有一定作用,故D项错误。
故选:B。
29.【解答】材料反映了1967年美日就关于中国核武器的事情达成的协议。结合所学知识,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此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故D项正确。
A项是196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B项是197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合,应排除。
C项是195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故选:D。
30.【解答】材料中的“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体现的是文化的衰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1957年的反右倾斗争密切相关,D选项符合题意;
双百方针的提出是在1956年,A选项排除;
BC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D。
二、非选择题:(31题10分,32题16分,33题14分)
31.【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否定了神或者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和人的作用,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2)第一小问,由“信徒的获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更不靠赎罪券。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可知,“因信称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该学说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宗教信仰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
(3)第一小问,由“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说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可知,自由是天赋予人的权利,不可侵犯和抛弃,要以法律作为保障。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由人文精神发展到人文思想再到人权思想。
故答案为:
(1)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否定了神或者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和人的作用,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2)学说:“因信称义”。理解:该学说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宗教信仰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
(3)发展:自由是天赋予人的权利,不可侵犯和抛弃,要以法律作为保障。内涵变化:由人文精神发展到人文思想再到人权思想。
32.【解答】(1)材料中反映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以及维新派和激进派的基本观点。实践主要体现为抵抗派没有付诸实践,洋务派进行了洋务运动,维新派进行了戊戌变法,而激进的民族主义者进行了新文化运动。他们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以及其他的技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和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
(2)解答时要结合近代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的过程特征来进行填空。
(3)材料中的任何主张都可以结合书本知识来反映出它们的实质以及作用。
故答案为:
(1)思想主张、社会实践及特点:
派别
思想主张
社会 实践
特点
抵抗派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抵制外国侵略
没有付诸实践
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洋务派
学习西方技术(或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器物、技术
维新派
要求变法维新(或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民主主义者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2)
派别
思想主张
社会 实践
特点
抵抗派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抵制外国侵略
没有付诸实践
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洋务派
学习西方技术(或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器物、技术
维新派
要求变法维新(或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民主主义者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3)
主张
实质
作用
①
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御敌强国
开阔国人视野,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道路
②
在保存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利用西方科技自强求富
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后来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推进
③
改革封建专制制度,变法图存
突破洋务派主张,掀起维新运动;改良道路行不通
④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科学发展
33.【解答】(1)联系所学可知,“工农武装割据”“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对应的理论或者时期;
(2)联系所学可知毛泽东思想继承新三民主义精神,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邓小平理论继承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解决香港和台湾问题;
(3)综合上述可知,思想领域发展的基本规律应有利于解决现实重大问题,具有继承与发展的特征等。
故答案为:
(1)新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继承:毛泽东思想继承新三民主义精神,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邓小平理论继承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解决: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3)应有利于解决现实重大问题;具有继承与发展的特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