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8.《论教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8.《论教养》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07 14:3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论教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梳理文脉,明确中心论点。
  2.聚焦文字,体会说理特色。
  3.联系生活,领悟教养内涵。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图识教养
  出示图片:一辆公交车上,一个穿着黄色连衣裙的小女孩,蹲在车载垃圾桶旁边小心翼翼地吃着雪糕。
  教师解说:这是近日登载在《成都商报》上的一则新闻,图中的小女孩因为怕雪糕滴落在车厢里,所以有了图片中的举动。这则新闻还有一个标题:你有教养的样子,真的很美!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去聆听这位文化大师的谆谆教诲。
  (二)说一句有观点的话
  1.说故事,表态度。
  (1)请分享一个有关“教养”的故事。
  (预设)生:晚上熄灯后,寝室里总几个同学喜欢讲话嬉闹,打扰到别人休息,当寝室长出面制止时,他们却说:“我们讲我们的话,关你什么事?”
  (2)对于这个故事中打扰他人休息的同学,你有什么看法?请说一句话表明你的观点或态度。
  (预设)生:你们难道没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吗?
  生:你们在熄灯之后还讲话,就是不符合学校的规定,而且也影响了别人休息,这样做是不对的。
  师点评:在表明观点时,应做到表意明确、表达简洁。
  2.找观点,学表达。
  (1)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文章中带有结论性质的观点句。
  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即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2)细品上述句子,进一步体会观点句的特点。
  师归纳:表意明确——突出关键词,使用表意坚决的词语。
  表达简洁——不重复,不啰嗦。
  (3)根据以上句子和方法,归纳本文中心论点。
  参考: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才能做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三)学一点说理的方法
  过渡语:上面我们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无理无据的观点总是很难让人信服,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点说理的方法。
  默读下面语段,思考: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1.探究举例说理。
  (1)感受特点。
  生得出结论:先举了一个男人在外面和在家里的表现例子,然后得出结论。列举事例后得出观点,更有说服力。
  (2)举一反三找规律。
  文章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例1. 假如一个人喜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却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当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还要一意孤行地这么做,恕我直言,这样的人简直蠢到极点!
  例2. 比如说,吃饭时在餐桌旁边。因此切记避免吧嗒嘴,把汤匙放在碟子上的时候,不要弄出声响,喝汤时也不要有声音。吃饭的时候,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着要整洁,说明你对别人的尊重;敬重客人,敬重主人,或者说得更简单一点,敬重路上的行人,不要让大家对你侧目而视。不要连续不断地开玩笑,说俏皮话,讲笑话,弄得旁边的客人心烦,尤其是重复别人已经说过、听你说话的人已经听过的笑话,更加让人厌倦。絮絮叨叨会让谈话的对方陷入尴尬的境地。切记不要只顾自己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动作举止、衣饰服装、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
  这些例子你熟悉吗?
  师生探究得出结论:作者列举了大量贴近生活的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从中对照反思,从而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2.探究对比说理.
  (1)感受特点。
  生得出结论:通过对比在外面和在家里的不同表现得出结论。
  (2)举一反三找规律。
  再找一找,文中别处还有没有这样的对比?
  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个有教养的人。
  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无论是在家里、在学校、在研究所、在供职的单位,还是在商场,或者在公共汽车上,他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与前文无教养的表现形成对比)
  (3)深入对比探方法。
  这些对比十分鲜明,你能发现吗?
  生得出:
  陌生的妇女——疲惫不堪的妻子。
  让路、让她先行、让妇女首先上车、亲手开门——懒得帮助刷洗餐具。
  彬彬有礼——大发雷霆。
  家里家外表现不一——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师生探究得出:
  在细节处描写出巨大差异。
  选取不同环境表现出差异。
  运用表意精炼的反义词一针见血显出差异。
  采用关联词强调差异。
  师补充:关联词除了能够强调对比关系外,也起到了连接句子、体现句间逻辑关系的作用。
  小结:鲜明的对比使说理更充分,观点更有说服力。
  (五)写一段有关“教养”的话
  作者认为,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的表现。
  老师认为,一个学生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教室的表现。请以此为论点,写一段有理有据的话。
  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恰当的说理方法,行文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