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人教版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广东中考)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2.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雍正帝 D.乾隆帝BC3.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4.(湖南湘西中考)“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A.设立特务机构 B.制造文字狱
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DB5.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其原因不包括( )
A.官吏结党营私,贪风更盛
B.官僚机构臃肿,出现财政危机
C.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虚弱
D.调整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6.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物资丰富 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
C.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7.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DB8.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种变化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
9.小奇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焚书坑儒”“推恩令”“文字狱”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对外文化的交流
C.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 D.民族政策的演变CD10.(2018?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8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仍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清朝在对外政策上实行( )
A.重农抑商 B.君主专制
C.闭关锁国 D.对外开放C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君主集权的强化】
材料一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军机大臣的任务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1)“军机大臣”是从哪个皇帝开始设置的?设立军机处的目的是什么?
雍正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设立“军机处”的影响。
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文化领域的专制】
材料二 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皆望风观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阳刚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材料三 19世纪初清政府放宽文网后,许多知识分子仍心有余悸,如龚自珍所说的那样:“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3)材料二、三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清政府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政策?
文化专制政策(文字狱)。为了从思想上控制人民,维护集权统治。
(4)该政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大清国门的紧闭】
材料四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对世界的发展变化毫无认识,自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外洋货物以通有无,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5)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实行的哪一政策?结合材料分析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因。
闭关锁国政策。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6)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的对外政策由汉、唐的对外开放到清朝的闭关锁国,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评价: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认识: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民族,只有对外开放,不断学习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国家才有富强的希望。所以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