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合肥二中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观念是随着时世的推移而改变的。魏晋文学观念的变革,摆脱了经学的束缚,确立了诗文正宗;近代文学观念的更新,突破了正统的范畴,接纳了戏曲小说。林先生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特别重视这种文学本位,着力于文学自身内在规律的探索。在唐诗的研究中,一般都要提到诸如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大众喜爱等外部条件,而林先生则不然。先生是位诗人,因而敏锐地发现,在这诗的国度里,诗成了整个文化的灵魂。他说:“诗简直成了生活中的凭证,它无处不在,它的特征渗透到整个文化之中去。中国的文化就是以诗歌传统为中心的文化。”(《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他以富于诗人个性的独特视角直切诗歌的文学本位,因而在创作主体中偏重于寒士诗人,在创作方法中偏重于浪漫主义。
林先生的唐诗研究,不同于一般批评者把目光投向诗歌所反映的具体社会现实,而是把握住创作主体的精神,提出了“少年精神”。林先生认为中国古代作家大都属于“士”这一阶层,出身寒微,生活困苦。他说:“中国古代的正统文学主要是以士为代表,以开明政治为中心的寒士文学。”(《中国文学简史·导言》)唐代正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曾推行开明政治,是寒士积极进取、扬眉吐气的时代,因而表现出一种“少年精神”。“少年精神”是“开朗的、解放的”,充满“青春的气息”和“浪漫豪情”。李白是最富于“布衣感”的“寒士”,也是最富于“少年精神”的诗人,他“即便是悲愤,也不失其豪放,即便是失败,也不失为英雄”(《唐代四大诗人》)。盛唐诗人诗作类皆具有“少年精神”,即便是发牢骚的诗,也是乐观向上的;即便是写空寂的境界,“也流露着与宇宙息息相通的无限生意”。林先生与“汉魏风骨”对举,提出“盛唐气象”,李白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盛唐气象》)。林先生是从寒士文学本位去把握唐诗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和时代风貌的。
林先生认为抒情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最适合于抒情,所以林先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浪漫主义作家,晚年致力于《西游记》的研究,也因为它是一部浪漫主义小说。他说:“李白的诗歌气质是浪漫的。这浪漫是意味着更高的解放要求,是鼓舞着更为高涨的热情的。”(《诗人李白》)在他看来,现实主义表现的是现实,是存在,是形而下的,近于“微观”,而浪漫主义表现的则是感情,是精神,是形而上的,近于“宏观”。在社会上强调典型说的现实主义理论,把许多诗人诗作装进现实主义大箩筐之时,林先生却根据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更多地阐发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性,并肯定其积极意义,这也反映出他那不同流俗的学术品性。 (摘编自林东海《林庚<唐诗综论>导读》)
1.下列有关“少年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林庚先生的唐诗研究,提出了“少年精神”,不同于把目光投向诗歌所反映的具体社会现实的一般批评者。
B.唐代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推行开明政治,成为寒士们积极进取、扬眉吐气的时代,表现出一种“少年精神”。
C.李白是唐朝诗人中最富于“布衣感”的“寒士”,因此也是最富于“少年精神”的诗人,他即便是悲愤或失败,也不失为英雄。
D.盛唐诗作皆具有“少年精神”,诗人们即便是发牢骚,也是乐观向上的;即便是写空寂,也流露着无限生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直切诗歌的文学本位、偏重寒士的创作主体和偏重浪漫的创作方法三个并列的角度,对林庚先生的诗论展开具体论证。
B.文章论证林庚先生从寒士文学本位去把握唐诗的主体精神和时代风貌时,并不回避属于外部条件的历史因素。
C.文章在论述中提到林庚先生晚年致力于《西游记》的研究,佐证了林庚先生的文学评论偏重于浪漫和抒情的基本观点。
D.文章在论述中大量引用林庚先生的言论,既增强了论证的直观性,又提高了论证的可信度,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观念是随着时世的推移而不断改变的,因此魏晋文学确立了诗文正宗,近代文学接纳了戏曲小说。
B.唐诗研究一般都要提到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等外部因素,这和林庚先生立足文学本位的研究有较明显的区别。
C.林庚先生认为,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才是中国诗歌的正统,所以,他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浪漫主义作家。
D.林庚先生积极肯定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意义,反对强调典型说的现实主义理论,表现出他不同流俗的学术品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客厅里钓鱼
冯伟山
①卢七说啥也没想到蔡局长家的门一敲就开了。他屁股刚挨上沙发,就当着局长夫人面把一张五千元的购物卡放到了茶几上。局长夫人一笑,边给卢七倒水,边朝里间喊了声:“老蔡,来客人了。”这当儿,卢七在心里很放荡地笑了。心想,都说局长清正廉洁,看来是徒有虚名。
②说起蔡局长,卢七一点也不陌生,他大名蔡长青,论起来还是自己二十年前的战友呢。虽然不在一个连队,但在一个营部啊。入伍不久,蔡长青就在部队闹了一个大笑话,人人皆知。一日,新兵们在一个大库房里打扫卫生,不知谁不小心把挂在墙上的一个灭火器碰了下来。也巧了,那灭火器的保险栓被撞开了,在地上边转边“突突”地冒着干粉。蔡长青见了,一个箭步窜过去就把灭火器抱在了怀中。他大喊着:“快闪开,快闪开,危险!”他抱着灭火器没命地朝库房外跑去。所有的新兵都被他的喊叫惊呆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儿,有朝角落里躲的,也有干脆抱头趴在地上的。等连长急火火从不远处赶来时,蔡长青已把灭火器扔进了二十米外的一个水塘里。他满脸是汗,胸脯急剧地起伏着,结结巴巴地说:“连、连长,那个红红的东西被我扔进水里了,不、不会再爆炸了吧?”连长一脸紧张,等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连长说:“那是灭火器,不会爆炸的。”此时,新兵们也三三两两聚了过来,听说蔡长青玩命般抱着的是一个灭火器时,也都笑起来。有说他土老帽的,也有说他没见识的。蔡长青低着头,尴尬得浑身不自在。他小声说:“我老家在一个大山里,我没见过灭火器,见在地上突突地冒白烟,以为要爆炸呢。对不起,让大家受惊了。”这时,连长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严肃地说:“怎么能怪你呢?不但不怪,我还要表扬你,你的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正是我们所有士兵学习的榜样!”不几天,蔡长青的名字就在整个营部传开了。
③后来,听说他在部队干得很好,埋头苦干,年年是标兵。再后来,复员回家做生意多年的卢七突然听说蔡长青来自己家乡的县城当公安局长了,就想见见他,叙叙旧情。
④蔡局长出来时,手里竟拿了一根鱼竿。卢七急忙站起来,笑着说:“蔡局长,您还记得我这个战友吗?”蔡局长没回答,笑了笑,说:“你坐着,我边钓鱼边陪你聊天。”钓鱼?卢七大惑不解,在客厅钓什么鱼呀?随着蔡局长坐定,他才看清客厅的一角摆了一个硕大的玻璃鱼缸,缸里也没水草啥的,就养着一些普普通通的鲫鱼。蔡局长说:“我小时候最好钓鱼,村子附近的小河和池塘里我都钓遍了,现在想起来心里就痒痒。这些年工作压力大,闲暇时间少了,就在家弄个鱼缸偶尔过过钓瘾。”说着,蔡局长把鱼饵挂好,钓线入缸。一会儿,鱼就围拢过来,瞪眼在钓饵旁一个劲地观望。这时,一条大个的鲫鱼猛冲过来,把小鱼驱散开,在饵旁左看右看,上下游动,满眼的贪婪和欲望。看着蔡局长持杆的专注和淡定,卢七也屏住了呼吸,两眼死死盯着鱼缸。终于,大鲫鱼昂着头,摆了摆尾巴,还是张口扑向了香喷喷的钓饵。局长双臂一抬,大鲫鱼就悬在了半空。卢七见了,忙伸手帮着去捉鱼,蔡局长摆了摆手,一笑,把鱼从钓钩上取下又扔回了缸里。蔡局长说:“自当局长以来,常有人用饵来钓我,稍有不慎,便入万劫不复之渊。想想小时候钓到的那些鱼,煎炸煮烤任我摆布,其实那些鱼就为了一点饵料,真得很悲哀。这事对我感触很深,就专门弄了这个鱼缸,一有空闲就钓着玩,其实是时时自省,千万不能有丝毫的贪欲呀。”
⑤卢七听了,无言以对,一肚子想说的话又憋了回去。蔡局长把购物卡塞到卢七手里,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战友,很抱歉,我该送客了。”
⑥卢七出来时,一肚子不解,这年头还真有奇事呀!他脑子里突然又冒出了当年新兵们嘴中的那个蔡长青,那个抱着灭火器没命地奔跑的傻老帽。卢七摇了摇头,又突然使劲点了点头。(原载《美塑》2018年6期,《小说选刊》2019年2期转载)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中“放荡”二字,写出了卢七的得意和自信,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其小人得志的心态。
B.文章第二段采用补叙的方式,介绍了蔡局长年轻时候闹笑话的事,表现了蔡局长不同于常人的精神。
C.文章第四段运用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写出了鲫鱼的贪婪,写鱼是为了写人,具有象征作用。
D.文章最后写卢七送礼被拒,一肚子不解和对当年的回忆,都是为了刻画蔡局长的正面官员形象。
5.文章结尾处“卢七摇了摇头,又突然使劲点了点头”,刻画了卢七复杂的心理活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6.本小说被《美塑》刊载,又被《小说选刊》转载。假如你是编审,你为什么会选中它?请结合文本从选材和构思方面谈谈理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2016年,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040万辆升至1.9亿辆,自行车的保有量却从6.7亿辆急剧下降至3.3亿辆。汽车成为代步工具的同时,给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极大压力,城市居民的出行成本急剧上升。而随着2016年共享单车的出现,在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的同时,也在全国掀起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
摩拜提供的数据显示,共享单车的出现,直接使黑摩的的出行次数少了53%,根据基于摩拜用户的问卷调査,共享单年出现前,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为40余单,司机日收入约200元人民币,共享单车出现后,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下降到十几单,有70%的黑摩的司机转行。
专家认为,“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正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快速发展中的共享单车正改善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也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摘编自董城、李笑萌《共享单车缓解城市交通出行难问题》)
材料二
调查显示,被访者对共享单车投放后运营管理维护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7.8%和9.3%;有35.0%的被访者希望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问题。在使用共享单车遇到的问题中,“车辆有破损”问题最突出,主要表现在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车把或车座损坏等方面,有72.2%的被访者遇到过这种情形,其中有25.4%的被访者把它排在问题首位。有58.4%的被访者在早晚高峰期间有过寻车困难的经历,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三位,其中,有19.4%的被访者认为这个问题最严重。针对使用者素质问题,有70.5%的被访者遇到过车辆遭恶意损坏,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二位,其中,有40.9%的被访者认为这是首要问题。
许多被访者认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十分严重。还有部分被访者反映使用者随意将共享单车停放在人行道或盲道上,甚至直接将车停放在机动车道内,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市容市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出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摘编自王海亮《四成人每天至少骑一次共享单车》
材料三
没有共享单车,“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出行难题;有了共享单丰,交通秩序问题又惹人烦。“我国从“自行车王国”转而进入汽车社会后,自行车的行车与停车空间被小汽车大量侵占,骑车出行的连续性、舒适性大打折扣。”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说。共享单车登陆、抢滩,短短一年,全国已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30多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000万辆,注册用户超1亿人次,累计服务超过10亿人次。考虑到仍有不少大城市的远郊区县及中小城市尚未普及,规模增势一时恐难削减。目前,不少单车平台都建立了信用积分体系。如果有些市民总是不文明骑行,那么在注册时使用的信息可能被锁定拉入“黑名单”不允许使用共享单车。专家建议,可以将其与政府主导的“信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奖惩联动。(摘编自刘志强《共享单车,如何骑得又稳又远?》
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共享单车是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而自行车保有量急剧下降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产物。
B.共享单车的出现,意味着我国绿色出行的开始,减轻了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的极大压力。
C.不少使用者认为,在使用共享单车中遇到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等。
D.乱停乱放共享单车不但增加了使用者的寻车难度、破坏了市容市貌,而且也对出行造成了不利影响。
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影响了黑摩的司机的利益收成,他们大多转行,从而助长了共享单车破损的数量。
B.针对车辆有破损、早晚高峰期间寻车难、使用者素质低等问题,被访者希望政府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问题。
C.城市留给自行车的空间有限,共享单车规模又在快速扩大,这促使新的应对机制的逐步建立。
D.为让共享单车骑得又稳又远,一些共享单车平台建立的信用积分体系与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以实现奖惩联动。
9.怎样才能有效推行我国的共享单车?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选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C.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D.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B.左拾遗是一个古代官职,主要作用是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隶属谏诤机构。杜甫曾做过左拾遗。
C.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D.“六义” 即《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也称“六艺”。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5分)
(2)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秋兴八首(其三)
杜 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①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②抗疏功名薄,刘向③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②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元帝时位至丞相。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③刘向:汉朝经学家。宣帝时任谏大夫,曾因反对宦官而下狱,免为庶人。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诗人在江楼中坐看青翠山峰。
B.连续在船上过夜的渔人,仍旧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燕子依然展翅飞来飞去。
C.全诗既有静景又有动景,以动衬静,这种静带给人看似宁静却并不宁静的心绪。
D.本诗与必修③中的《秋兴八首(其一)》的景物整体色调、情感基调是一致的。
15.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描写五壮士牺牲自己,开通了秦蜀两地交通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描写琵琶在静默无声之后,突然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的句子是 “ , ”。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相同。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流浪地球》是春节档电影的黑马,豪取40多亿票房,完胜黄渤、周星驰等大佬的贺岁片。梦幻的特效,贴近大家“生活”的场景,主角是中国人,拯救的是全世界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这样一部剧情________、特效制作精良、包涵中华民族的无私无畏等文化内涵的电影,激起了中国人的观影热情,也赢得了世界各国影迷及专家的好评。
一直以来,科幻类影片是好莱坞的专利,中国难以 。国内市场也曾有不少国产科幻影片,但其质量 ,有些影片甚至幼稚得让人忍无可忍,直到《流浪地球》出现。尽管这部电影有硬伤,有些细节经不起推敲,但是 ,此片无疑开创了中国电影的新纪元。
受影片带动,刘慈欣的作品在热销榜上高歌猛进,一批中青年作家的科幻新作也在出版界“C位出道”……( )我们有理由期待《三体》早日搬上银幕,刘慈欣这部鸿篇巨制大气磅礴,虽然现在想要拍出来以目前的能力恐怕力有未逮,但还是要抱有信心,万不可让别国买下版权捷足先登。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可歌可泣 齐头并进 参差不齐 白璧微瑕
B.可歌可泣 望其项背 良莠不齐 白璧微瑕
C.可圈可点 齐头并进 良莠不齐 瑕不掩瑜
D.可圈可点 望其项背 参差不齐 瑕不掩瑜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想要拍出来以目前的能力恐怕力有未逮,但我们还是要抱有信心
B.虽然现在想要拍出来恐怕力有未逮,但我们还是要抱有信心
C.虽然现在想要拍出来以目前的能力恐怕难以实现,但还是要抱有信心
D.虽然现在想要拍出来目前恐怕力有未逮,但还是要抱有信心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个春天,注定是科幻文学的好时光。 B.这个春天,注定是科幻的好时光。
C.科幻文学,在这个春天迎来了好时光。 D.科幻,在这个春天迎来了好时光。
20.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 50 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①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②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③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④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⑤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对联体广告是指用对联的形式创作的广告。作为广告形式的对联自古有之,古代商店门口的“楹联”,就是宣传商品的广告方案,如“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酒馆楹联)。下面是古代两幅药店门口对联中的用语,顺序已经打乱,请根据提示重新组合补写成两幅对联。(用语不得遗漏)(每个空2分,共6分)
架上 懒病 不惜 心灾 药生尘 不能治 怎可除 除世上灾 治天下病
(1)上联:只愿世间人无病,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天下药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世上人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 分)
22.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60 分)
有人说,人的视野小了,容易知足,幸福感就随之增强;也有人说,人的视野小了, 格局就会小,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幸福感就随之下降。
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1.C “李白是唐朝诗人中最富于‘布衣感’的‘寒士’,因此也是最富于‘少年精神’的诗人”错误,两者没有因果关系。另,“他即便是悲愤或失败,也不失为英雄”并不是错误理解,原文“即便是悲愤,也不失其豪放,即便是失败。也不失为英雄”可以理解为互文。
2.A 文章首先提出林庚先生研究唐诗的独特视角,再从创作主体和创作方法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证,属于总分结构,并非并列结构。
3.B A.因果关系不成立,第一分句是结论,后两句是事实表述;C.“浪漫主义的创作
方法才是中国诗歌的正统”错误,原文表述为“抒情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浪漫主义的创作
方法,最适合于抒情”,不能混淆“浪漫主义”和“抒情”这两个概念,“正统”无中生有;
D.“反对强调典型说的现实主义理论”误,原文表述为“更多地阐发浪漫主义创作”,并没
有表示“反对强调些型说的现实主义理论”。
4.D(解析:A.刻画了小人得志的心态不对。B.补叙不对,这里是插叙。C.没有心理描写)
5.摇头:一是因为不明白蔡局长为什么这么多年了,还是没有变,不知道为自己谋利益;二是因为自己送礼遭到拒绝,出乎意料,内心感觉很无奈。
点头:一是对蔡局长的认可,他是一位真正清廉的官员;二是自我心理的寄托,对新时代风气的认可,当今社会已不能再通过送礼等不正当方式干事情。(每点2分,能答出其中的任何3点即得6分,其它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6.选材上
①详略得当(剪裁精当)。小说详写蔡局长扔灭火器和客厅钓鱼的情节,略写蔡局长夫人和卢七,更好地突出了蔡局长的人物形象
②选材典型,以小见大。小说通过蔡局长拒绝老战友送礼的小事,警醒政府官员应该像蔡局长那样不忘初心、乐于奉献、时时自省,不能有丝毫贪念,紧扣时代主题。
构思上
①欲扬先抑,前后照应。开头局长夫人的微微一笑和卢七放荡的笑与结尾处卢七的摇头和点头形成鲜明的对比。
②运用插叙,充实内容。第二段运用插叙的手法,详细叙述了年轻时蔡局长扔灭火器的事,使蔡局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每点2分,能答出其中任何3点即得满分)
7.B【解题思路“意味着我国绿色出行的开始,减轻了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的极大压力”与原文不符,原文只是说“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并未提及“减轻了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的极大压力”。
8.C【解题思路】A.“从而助长了共享单车破损的数量”强加因果。B.“希望政府加大投入”错,材料二只是说“希望加大投入”,并不是特指“政府”。D.未然变已然,材料三中是说“专家建议……联动”。
9.①使用者要提升自己的素质,不故意损坏车辆,不乱停乱放车辆。②政府要做好宣传教育,提升国民文明騎行素质。③共享平台要搞好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抑,解决好有限的市空间收与快速增长的单车供给之间存在的矛盾。
【解题思路】由材料二“针对使用者素质问题,有70.5%的被访者遇到过车辆遭恶意损坏,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二位,其中,有40.9%的被访者认为这是首要问题”“许多被访者认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十分严重”可归纳出第①点答案;由材料三“可以将其与政府主导的“信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奖惩联动”可归纳出第②点答案;由材料二“调查显示,被访者对共享单车投放后运营管理维护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7.8%和9.3%;有35.0%的被访者希望加大投人,解决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问题”可归纳出第③点答案。
10. B
11. D “也称‘六艺’”错。
12. D “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错,他“独善其身”,信奉佛教,是在他仕途失意之后。
13.(1) 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汹汹”“ 上疏”“ 亟” “出位”各1分,句意1分)
(2) 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大概每篇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行贾”“率”“金”“伪”各1分,句意1分)
14.D 本诗描绘景物是暖色调,与(其一) 的冷色调不同。
15.表达了苦闷与愤慨、悲愤与哀伤之情。(2分) 颈联,看淡功名,上疏直言;事不遂心,退而讲经。作者以匡衡、刘向自比,表达事与愿违不得为国出力的苦闷与愤慨。(2分)尾联,借已发达、轻裘肥马的“同学少年”之得意反衬自己不得意的处境,凸现悲愤与哀伤。(2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16.(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7.答案:D 【解析】①可圈可点: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文中形容的是“情节”,故应选用“可固可点”。②齐头并进:不分前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或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根据文中“中国难以”,应选用“望其项背”。③良莠不齐:指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文中形容的是“质量”,故选“参差不齐”。④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面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有些小缺点。两个成语都能与后文构成因果关系,但从语法功能看,“瑕不掩瑜”的连贯性更好。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18.答案:B 【解析】划线句子有两处错误:一是“能力”与“力有未逮”语义重复,不搭配;二是“还是要抱有信心”缺少主语。A项“能力”与“力有未逮”语义重复,不搭配;C项“还是要抱有信心”缺少主语:D项“现在”“目前”重复,第二个分句缺少主语。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答案:D 【解析】为了保持本段叙述话题的一致性,首先排除A、C两项,因为这两项的主语都是“这个春天”,而本段的叙述话题是科幻小说与科幻电影。B项主语是“科幻文学”,虽然承接了前面科幻作品的内容,但与后文期待《三体》拍成电影的内容联系不紧密;D项以“科幻”为主语,涵盖科幻小说与科幻电影,其照应性比B项的“科幻文学”要好得多,故选D项。
20.【答案】(1). ①“教书”改为“从教”; (2). ②“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 (3). ③“惠赠”改为“奉上”“奉送” 或“敬赠”; (4). ④“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 (5). ⑤“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命题者设计了一封信的主要内容,有意在其中用错部分词语,然后在题干中指出“有五处不得体”,答题时一要注意找出不得体之处,二要注意符合“五处”的要求。题目切合生活实际,难度不大。“教书”属于口语,同前面的书面色彩较浓的“获悉”不对口径,应改为书面语色彩较浓的“从教”或“执教”;“光临”是敬词,用在表述对对方的尊重,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前往”或“参加”;“惠赠”也是敬词,不能用于己方,应改为表示尊敬的“敬赠”或“奉上”;“先睹为快”只能用在表示自己希望能尽先之意,不能用于对方,可改为使用敬词“斧正”或“指正”;“快来了”口语色彩较浓,宜改为同全文书面语体一致的“将至”或“将临”。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弄懂语言场合。题干指出这是一封信,就已经在暗示应使用书面语体,加之信一开头使用的“获悉”一词,更明确交代所用语体。又由“隆重庆贺先生”一语可知这是一封写给尊长的信,更明确信中应对对方使用敬词,对己方使用谦辞。根据这个标准,在信中不难找出答案。
21.(1)只愿世间人无病,不惜架上药生尘。
(2)天下药治天下病懒病不能治,世上人除世上灾心灾怎可除。(天下药治天下病不能治懒病,世上人除世上灾怎可除心灾。亦可。每句2分)
22.作文题目分析(仅供参考)
本题是一则富有思辨色彩的作文,根据对材料的把握和理解,我们不难发现材料的中心是在说“视野”,材料中对人们的视野角度做了辩证的诠释。一种是视野小了容易满足和获得成就感,一种是视野小了,格局就会小,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幸福感就随之下降。考生要注意从两个辩证的话题中选择一种进行立意。从第一种理解可以立意为:视野变小容易满足、视野大小决定成就感。从第二种理解可以立意为:视野决定高度、视野成就人生、大视野大气魄。以上角度都可以是学生写作立意的角度。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自身生活,分析的时候要结合现实社会中的现象,这样作文才能内容深刻有一定的高度。
提炼两个说法的相同之处,以锁定材料话题
“视野”和“幸福感”是两个说法共有的关键词。所以本材料要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人的视野与幸福感的关系。
“视野”,原指眼睛所能看见的范围,比喻观察和认识的领域。注意,“能看见”和“观察”不代表获得,甚至有别于看清或了解。所以,视野更多是一种发现的可能性,与实际的所得之间有巨大的差距。正是这个空间,提供了我们施展逻辑的余地。
再来说“幸福感”。本来,“幸福”就没有一个客观、统一的标准,再加一个定位于心理感受的“感”字,更强调了其主观特性。所以,写作本题时首先需要明确的可能是对“幸福”的定义和对“幸福感”形成原理的认识。推敲材料中的两个说法,可以发现其分歧的本质就是对“幸福”的理解。
分析两个说法的不同之处,以理解观点分歧
两个说法不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也给出了各自的论证思路。理解两者思路,择其一作为文章观点写作,即可成文。如能比较两者论证思路上的不同,在作文时一破一立,文章会更具论辩性。如果能就其分歧再作发掘,那会是充满思辨的好文章。
说法一是用“知足”来作为“视野小”和“幸福感强”的逻辑连接,这近乎《逍遥游》对斥鴳的表现。说法二是推导了“视野小——格局小——人生路窄——幸福感弱”的逻辑链条。“格局”虽然仍是一
个内化概念,但已具备了物化实体性,“人生路”则纯属实践层面的概念。
所以,两个说法的本质分歧,在于对“幸福”的认识。前者把“幸福感”理解为内在心理感受,后者把“幸福感”理解为外在物质占有;前者重视当下的情感状态,后者重视未来的发展空间;前者认为“幸福感”可由主观调试,后者认为“幸福感”必受客观约束。
思考两个说法的空白之处,以寻求立意突破
虽然材料讨论的是“视野”和“幸福感”的关系,但在表述上并没有涉及“视野大”的情况。我们当然可以认为材料是在表达两组互逆定理,即材料中两个说法的逆命题也成立:
命题 1:人的视野小了,容易知足,幸福感就随之增强。
逆命题 1:人的视野大了,不容易知足,幸福感就随之减弱。
命题 2:人的视野小了,格局就会小,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幸福感就随之下降。
逆命题 2:人的视野大了,格局就会大,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幸福感就随之上升。
这样,无论从观点还是论证来说,都与我们前面的分析没有差别。但是,视野和幸福感是否是简单的正相关或负相关一次函数关系呢?视野大了,更加懂得万事万物局限的必然存在,会不会更容易知足呢? 视野大了,选择多了,路越走越多,会不会反而迷茫而无从行动了呢?
另外,视野小的人是不会知道自己视野小的。所以这个材料本身采取的就是一种拥有大视野者观察小视野者的姿态。于是问题来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不过,与其说大视野者在判断小视野者幸福感的强弱,不如说他们在对自己的幸福感进行评估,发出感慨,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文言文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大概每篇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升起。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