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优质训练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优质训练课件(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07 15:0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人教版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1.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的文学作品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2.清代诗人黄遵宪在评价我国古代一部长篇小说时说,“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这部“好小说”最有可能是(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AB3.(山东东营中考)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4.昆腔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是在(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初DC5.下列历史人物与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
A.杜甫——诗仙 B.汤显祖——《牡丹亭》
C.孔尚任——《长生殿》 D.关汉卿——京剧
6.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中华民国时期
7.我国在道光年间形成的剧种是(   )
A.京剧   B.昆剧   C.越剧   D.锡剧BCA8.(2018?西宁)以历史的眼光审视,《红楼梦》之所以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因为(   )
A.描写了700多位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
B.描绘了贵族府邸大观园内的世俗生活
C.展现了宝黛之间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
D.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D9.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普通大众普及。通俗程度越来越高,表现方式越来越自由。请判断与明清小说有关的场景是(   )
   A     B     C     DB10.乾隆时,北京百姓“所好为秦声、罗、戈,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这说明(   )
A.昆曲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B.京剧已经形成
C.中国地方戏曲丰富多彩
D.北京是休闲文化中心A11.以徽剧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而形成的新的剧种,被称作“国粹”的是(   )
A.评剧 B.话剧 C.京剧 D.越剧C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明清小说甲天下】
(1)材料一是对哪部历史小说的评述?其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罗贯中。
(2)材料二中这个历史名人是谁?他的著名代表作是什么?
施耐庵;《水浒传》。
(3)材料三中的孙悟空这一人物出自哪一部文学作品?该作品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民众什么愿望?
《西游记》。反映了民众要求挣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4)材料四中的《红楼梦》有何艺术特色?它揭示了当时怎样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在艺术上达到极高的水平,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戏剧唱尽天下事】
材料五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近200年历史。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调、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京剧形成的过程以及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形成:1790年,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为乾隆帝祝寿献艺。徽调吸收其他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京剧”。原因:工商业市镇繁荣和书坊、刊刻印刷业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