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人教版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1.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写道:“明永乐三年到明宣德八年,郑和奉永乐皇帝之命七次出使西洋。”永乐皇帝指的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崇祯帝
2.
右图中的“三宝庙”位于马来西亚,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访问马六甲而建。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BB3.2018年是郑和下西洋613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的哪一时段( )
…… 13世纪 14世纪 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
A B C D
4.(2018?四川南充)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405-1433”“七次远航”“刘家港”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达?伽马到达印度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郑和下西洋BD5.“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明朝国威的树立
B.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6.有这样一副对联“爱国名将,百战不败扫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留传不朽名著”。它反映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寇准CC7.戚家军抗倭取得九战九捷是在( )
A.浙江台州 B.山东登州
C.福建福州 D.广东广州
8.澳门自1999年回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A.荷兰 B.日本 C.美国 D.葡萄牙AD9.如图是郑和下西洋路线图,“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
A.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B.明朝国力强盛
C.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
D.郑和传播了和平和友谊A10.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
A.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赢得了人民的支持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A11.“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D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之海寇,动计数万,皆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者不过数千,其余皆中囯之赤子无赖者入而附之耳。
材料二 倭寇一直闯到徽州、芜湖、南京、淮安和徐州、邳县一带。他们到处杀人越货、掳人勒赎或出卖。
材料三 在福建有首歌谣流传至今:执法如山军纪明,出师矢志灭胡尘。斩子励众并为囯,千秋共仰思儿亭。讲的是当年戚帅率军抗倭时,一次临阵派兵,他的儿子做先锋,路遇大雾没有按时赶到,军令如山,亲儿子被他无情地处以军法。(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是什么原因导致材料二中的倭患如此严重?
明朝中期,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中国沿海倭患严重。
(2)戚继光抗倭取得了哪些战果?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接着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当地广大军民一起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