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优质训练课件(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优质训练课件(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07 13:5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人教版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剧中主要人物之一。在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   )
A.耶律阿保机   B.赵匡胤   C.元昊   D.耶律德光
2.与北宋并立的西夏少数民族政权是哪族建立的(   )
A.契丹族 B.突厥族 C.回纥 D.党项族DA3.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有“战”也有“和”。宋辽澶州之战中,宰相寇准力劝下列哪位皇帝亲征(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4.“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CD5.假如你是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一名使臣,你可以答应的是(   )
①宋对夏称臣 ②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
③开放宋夏边境贸易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B6.“澶渊之盟”是在少数民族不断进攻北宋政权威胁北宋安全的情况下,不得已而讲“和”的。虽是一项屈辱的条约,却在客观上(   )
A.消除了民族矛盾 
B.维持了相对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C.削弱了契丹势力 
D.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7.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的内容有(   )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北宋送给辽夏一定数量的钱财物DB8.某历史兴趣小组对“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了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战争的状态
B.宋王朝要交纳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9.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方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的(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民族文化的交融
C.民族战争的频繁 D.海外贸易的兴盛BC10.北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碰撞中走向融合。
【在和平下共处】
材料一 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1)材料一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契丹族。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2)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它结束战争,使辽宋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在并立中共存】
材料二 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

(3)填写出下列大写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及小写字母代表的都城名称:
A:  B:   C:
a.   b.辽北宋西夏上京东京【在碰撞中交融】
材料三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4)从材料三中找出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他们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措施:效仿中国的官制,任用汉族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贡献:开发了我国的边疆地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