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优质训练课件(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优质训练课件(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07 13:5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人教版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刘备    B.李世民    C.杨坚    D.赵匡胤
2.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是(   )
A.北宋 B.南宋 C.辽 D.元朝DA3.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宋太祖削弱相权的措施包括(   )
A.减少宰相人数
B.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C.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D.集中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4.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造成“外州无留财”的局面,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B.设置通判
C.设置转运使 D.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CC5.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
A.渴望收复幽蓟地区 B.崇武抑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
6.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这些受提拔的人主要来源于(   )
A.开国功臣 B.皇亲国戚
C.科举考试 D.地方推荐DC7.“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元戎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识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此类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8.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B.皇权进一步加强
C.丞相权力不断加强
D.民主政治逐渐完善DB9.“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西汉的诸侯王
C.唐朝节度使 D.北宋的通判
10.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
A.宋代吸取前代教训,重文轻武
B.宋太祖重视教育
C.文人忠君思想浓厚
D.宋太祖出身文人AD11.下列对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影响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B.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C.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D.宋朝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D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赵匡胤称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二材料三 “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魏泰《东轩笔录》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找出赵普建议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措施的语句。
原因: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措施: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初期治国方略,并分析其利弊。
方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内患。利弊:巩固了统治,保持了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使政府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下,增加了财政支出,军队战斗力低下。(3)识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是怎样发展科举制的。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4)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三中的现象与宋朝实行的哪一国策有关?
重文轻武的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