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课时训练)
★★基础闯关★★
知识点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1860年10月,侵略军一路烧杀抢掠,向北京进犯,闯入圆明园。抢劫之后并放火焚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
A.英军 B.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被清政府拒绝。英国借口哪一事件发动了新的侵略战争( )
A.“亚罗”号事件 B.虎门销烟 C.马神甫事件 D.义和团运动
3.1860年10月,圆明园被英法侵略军焚毁,当时清朝最高统治者是( )
A.道光皇帝 B.咸丰皇帝 C.那拉氏 D.恭王奕诉
4.有人说:西方侵略者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签订《北京条约》
知识点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5.如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在……期间(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2019年4月10日,796件套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从意大利返回中国。近代中国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近日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具有850年厚重历史的辉煌建筑遭到惨重损伤。这一事件发生后“圆明园”却成了热点词。这是由于( )
A.法国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参与火烧圆明园
B.英国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参与火烧圆明园
C.法国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参与火烧圆明园
D.英国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参与火烧圆明园
8.与以下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
A.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知识点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9.以英法为首美俄背后支持的战争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动用武力谋求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在一起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附庸国的战争。此次战争(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使中国丧失了东北和西北大片国土
C.使帝国主义获得在华设厂的权利
D.遭到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
10.“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战争使( )
A.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
B.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欧美各国获取了投资设厂的权利
D.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11.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追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12.1843年后,上海迅速取代广州成为中外贸易中心,上海也从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县城逐渐发展为东亚第一大都市。上海的崛起开始于( )
A.《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B.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开设工厂
C.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侵略不断加剧
D.人口大量从周边省市涌入
13.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葵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儒,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与重难点训练】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
A.虎门销烟危害其利益
B.“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C.占领中国首都
D.中国人民反英情绪高涨
2.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燃起大火,无数文物被毁。同样毁于大火的还有百年前的圆明园,关于那段历史的评价哪个是正确的( )
A.它是侵略者对全人类的犯罪是一场文化的浩劫
B.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所烧洗劫完还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C.警示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强大了一定要复仇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858年4月当英法联军抵达天津时,咸丰帝为准备出面的交涉人员制定了“详尽”外交策略:对俄表示和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告,对英言辞话问。这说明当时( )
A.英国极力进行侵略
B.列强与清政府建立了平等外交
C.俄美为攫取利益而支持清政府
D.清政府对列强缺乏清醒认识
4.)“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俄国人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到1860年”,俄国人“取得领土”的条约有( )
①中俄《北京条约》
②中俄《改订条约》
③中俄《瑷珲条约》
④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恩格斯指出:俄国通过《瑷珲条约》“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相当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俄国强迫中国签订《瑷珲条约》,强占中国领土的行为发生在(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某条约签订后,穆拉维约夫举杯狂叫:“同事们,我祝贺你们!我们没有费力气,黑龙江终于归俄国所有了,亚历山大皇帝万岁!”由此推断,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巴黎和约》
7.1841年,林则徐曾断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能印证这一断言的是( )
A.攫取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特权
B.逼迫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C.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D.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余件,然而,该数目充其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2003年7月5日,国宝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将广开国宝回归之路,进一步促成国宝的回归。
材料二: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在罗马外交大会上通过。其中规定: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时间限制。1996年中国在签署该公约时声明,保留对历史上被非法掠夺文物的追索权。2000年,一批被八国联军从广州劫掠的瓷器由新西兰追索回国;2006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作为战利品运到英国的塘沽大钟也回归天津;2003年,兽首在香港拍卖,香港保利集团和澳门商人何鸿燊先后购回圆明园大水法前的虎、猪、猴、牛、马五件青铜兽首并上交国家博物馆。
材料三:2009年又出现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的风波:2月26日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以28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对此,网民有如下评论:A开国际玩笑,给中国人丢脸。B.就是该跟蔡铭超学习,发扬爱国精神。C.本来就是借机炒作,炒的好,人才!不过也挺恶心的。D.无论参不参与竞拍,都应该无条件归还中国。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的文物主要是在那两个时期流失海外的?
(2)从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当代文物回归,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谈谈你对材料三反映的事件感受和看法。
9.1860年10月18日,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惨痛的一天。英军第一师接到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的命令,决定给中国皇帝一个永久的“教训”实现了“万达里斯姆式的罪行”(意指毁坏文化艺术的行为)。这是中华民族永久的历史耻辱。
【图片呈现历史】
(1)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上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文学述说历史】
“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2)这把“火”燃烧在哪次战争中?中国会遭到如此劫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中国近代史上,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华罪行罄竹难书,他们屡屡得逞,再次说明了什么道理?
(4)这次战争后,清政府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即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掀起了什么运动?用哪两个口号分别创建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中考衔接★★
【中考零距离】
1.(2019?东营)今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一位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园。”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2.(2019?襄阳)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19?呼和浩特)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该条约是中俄( )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改订条约》 D.《勘分西北界约记》
4.(2019?怀化)19世纪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是( )
A.俄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5.(2019?滨州)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
★★基础闯关★★
知识点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1860年10月,侵略军一路烧杀抢掠,向北京进犯,闯入圆明园。抢劫之后并放火焚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
A.英军 B.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答案】C
【解析】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故选C。
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被清政府拒绝。英国借口哪一事件发动了新的侵略战争( )
A.“亚罗”号事件 B.虎门销烟 C.马神甫事件 D.义和团运动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被清政府拒绝。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发动了新的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故选A。
3.1860年10月,圆明园被英法侵略军焚毁,当时清朝最高统治者是( )
A.道光皇帝 B.咸丰皇帝 C.那拉氏 D.恭王奕诉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抢劫并烧毁了世界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当时清朝最高统治者是咸丰帝。故选B。
4.有人说:西方侵略者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签订《北京条约》
【答案】C
【解析】有人说:西方侵略者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故选C。
知识点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5.如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在……期间(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图片是圆明园废墟。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圆明园,大肆劫掠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使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变为断壁残垣的废墟。故选C。
6.2019年4月10日,796件套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从意大利返回中国。近代中国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中国皇宫文物开始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故选B。
7.近日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具有850年厚重历史的辉煌建筑遭到惨重损伤。这一事件发生后“圆明园”却成了热点词。这是由于( )
A.法国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参与火烧圆明园
B.英国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参与火烧圆明园
C.法国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参与火烧圆明园
D.英国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参与火烧圆明园
【答案】C
【解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皇家园林圆明园,先是大肆劫掠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的建筑,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
8.与以下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
A.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答案】B
【解析】由“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路线”结合所学,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圆明园,大肆劫掠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使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变为断壁残垣的废墟。故选B。
知识点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9.以英法为首美俄背后支持的战争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动用武力谋求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在一起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附庸国的战争。此次战争(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使中国丧失了东北和西北大片国土
C.使帝国主义获得在华设厂的权利
D.遭到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
【答案】B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以英法为首,美俄背后支持的一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战争,因此题干中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华之机,采取先派兵强占,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方式,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领土150万平方千米。因此B符合题意。故选B。
10.“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战争使( )
A.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
B.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欧美各国获取了投资设厂的权利
D.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答案】B
【解析】“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侵略中国,美俄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势力侵略势力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符合题意。故选B。
11.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追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答案】B
【解析】据题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故选B。
12.1843年后,上海迅速取代广州成为中外贸易中心,上海也从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县城逐渐发展为东亚第一大都市。上海的崛起开始于( )
A.《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B.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开设工厂
C.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侵略不断加剧
D.人口大量从周边省市涌入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1843年后,上海迅速取代广州成为中外贸易中心,上海也从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县城逐渐发展为东亚第一大都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的崛起开始于《南京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上海由此崛起。故选A。
13.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葵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儒,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葵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儒,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吏治腐败。腐朽的封建统治是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D符合题意。故选D。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与重难点训练】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
A.虎门销烟危害其利益
B.“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C.占领中国首都
D.中国人民反英情绪高涨
【答案】B
【解析】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856年,英国以“亚罗号事件”法国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共同出兵中国,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选B。
2.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燃起大火,无数文物被毁。同样毁于大火的还有百年前的圆明园,关于那段历史的评价哪个是正确的( )
A.它是侵略者对全人类的犯罪是一场文化的浩劫
B.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所烧洗劫完还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C.警示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强大了一定要复仇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A
【解析】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最后放火烧毁了圆明园。它是侵略者对全人类的犯罪是一场文化的浩劫。只有A项符合题意。故选A。
3.1858年4月当英法联军抵达天津时,咸丰帝为准备出面的交涉人员制定了“详尽”外交策略:对俄表示和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告,对英言辞话问。这说明当时( )
A.英国极力进行侵略
B.列强与清政府建立了平等外交
C.俄美为攫取利益而支持清政府
D.清政府对列强缺乏清醒认识
【答案】D
【解析】据“1858年4月当英法联军抵达天津时,咸丰帝为准备出面的交涉人员制定了‘详尽’外交策略:对俄表示和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告,对英言辞话问。”这说明当时清政府对列强缺乏清醒认识,没有认识到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故选项D正确。 选项A不能反映材料的本质,排除,材料反映出清政府仍然推行中国传统外交,选项B错误。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对西方列强采取的政策,无法体现俄美支持清廷,排除选项C。故选D。
4.)“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俄国人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到1860年”,俄国人“取得领土”的条约有( )
①中俄《北京条约》
②中俄《改订条约》
③中俄《瑷珲条约》
④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共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是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共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共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1881年的中俄《改订条约》割占中国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到1860年”,俄国人“取得领土”的条约有①中俄《北京条约》③中俄《瑷珲条约》。故选B。
5.恩格斯指出:俄国通过《瑷珲条约》“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相当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俄国强迫中国签订《瑷珲条约》,强占中国领土的行为发生在(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其中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俄《瑷珲条约》是沙俄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6.某条约签订后,穆拉维约夫举杯狂叫:“同事们,我祝贺你们!我们没有费力气,黑龙江终于归俄国所有了,亚历山大皇帝万岁!”由此推断,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巴黎和约》
【答案】B
【解析】某条约签订后,穆拉维约夫举杯狂叫:“同事们,我祝贺你们!我们没有费力气,黑龙江终于归俄国所有了,亚历山大皇帝万岁!”由此推断,该条约是《瑷珲条约》。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这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故选B。
7.1841年,林则徐曾断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能印证这一断言的是( )
A.攫取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特权
B.逼迫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C.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D.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
【答案】C
【解析】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俄国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列强侵略中俄国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的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故1841年,林则徐曾断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与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有关。故选C。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余件,然而,该数目充其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2003年7月5日,国宝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将广开国宝回归之路,进一步促成国宝的回归。
材料二: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在罗马外交大会上通过。其中规定: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时间限制。1996年中国在签署该公约时声明,保留对历史上被非法掠夺文物的追索权。2000年,一批被八国联军从广州劫掠的瓷器由新西兰追索回国;2006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作为战利品运到英国的塘沽大钟也回归天津;2003年,兽首在香港拍卖,香港保利集团和澳门商人何鸿燊先后购回圆明园大水法前的虎、猪、猴、牛、马五件青铜兽首并上交国家博物馆。
材料三:2009年又出现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的风波:2月26日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以28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对此,网民有如下评论:A开国际玩笑,给中国人丢脸。B.就是该跟蔡铭超学习,发扬爱国精神。C.本来就是借机炒作,炒的好,人才!不过也挺恶心的。D.无论参不参与竞拍,都应该无条件归还中国。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的文物主要是在那两个时期流失海外的?
(2)从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当代文物回归,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谈谈你对材料三反映的事件感受和看法。
【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2)国势强弱的变化;国人自信心的增强;随着国力的增强,国人的文物保护意识增强。(言之有理即可)
(3)表示对商人爱国行为的欣慰;对于此类拍卖活动感到愤慨和悲哀,应加以抵制并争取国际舆论同情;认为花巨额资金赎回不值得,等于是被又一次掠夺,应当通过国际法追索;中国一定不能回到过去,避免落后挨打的命运等。
【解析】(1)依据材料“2000年,一批被八国联军从广州劫掠的瓷器由新西兰追索回国;2006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作为战利品运到英国的塘沽大钟也回归天津;2003年,兽首在香港拍卖,香港保利集团和澳门商人何鸿燊先后购回圆明园大水法前的虎、猪、猴、牛、马五件青铜兽首并上交国家博物馆”分析可知,我国的文物主要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流失海外的。
(2)从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当代文物回归,这说明了国势强弱的变化,国人自信心的增强,随着国力的增强,国人的文物保护意识增强。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表示对商人爱国行为的欣慰;对于此类拍卖活动感到愤慨和悲哀,应加以抵制并争取国际舆论同情;认为花巨额资金赎回不值得,等于是被又一次掠夺,应当通过国际法追索;中国一定不能回到过去,避免落后挨打的命运等。
9.1860年10月18日,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惨痛的一天。英军第一师接到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的命令,决定给中国皇帝一个永久的“教训”实现了“万达里斯姆式的罪行”(意指毁坏文化艺术的行为)。这是中华民族永久的历史耻辱。
【图片呈现历史】
(1)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上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文学述说历史】
“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2)这把“火”燃烧在哪次战争中?中国会遭到如此劫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中国近代史上,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华罪行罄竹难书,他们屡屡得逞,再次说明了什么道理?
(4)这次战争后,清政府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即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掀起了什么运动?用哪两个口号分别创建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答案】(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
(3)落后就要挨打。
(4)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解析】(1)图所示的废墟是圆明园,我们从中解读的历史事件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会遭到如此劫难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腐败无能。
(3)中国近代史上,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华罪行罄竹难书,他们屡屡得逞,再次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洋务运动是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中考衔接★★
【中考零距离】
1.(2019?东营)今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一位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园。”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答案】B
【解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皇家园林圆明园,先是大肆劫掠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故选B。
2.(2019?襄阳)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至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选B。
3.(2019?呼和浩特)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该条约是中俄( )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改订条约》 D.《勘分西北界约记》
【答案】B
【解析】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故选B。
4.(2019?怀化)19世纪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是( )
A.俄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故选A。
5.(2019?滨州)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抢夺珍宝,最后放火焚烧。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