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教学设计(共8页)

文档属性

名称 21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教学设计(共8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07 16:19:3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即墨区第二实验小学 华雪梅
【教材分析】
《伯牙鼓琴》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春秋时期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峨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锺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志。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
全文共83个字,4句话,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尤其人物对话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深刻而强烈地表达了“知音难觅”的真挚情感,让人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文言文。
②根据“为”的含义了解“为”字不同的读音。
2.过程与方法:①借助注释和资料,查阅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疏通文章大意,了解伯牙和锺子期之间的故事,并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②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感悟文本的语言和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相交的真挚,懂得要珍惜知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文——伯牙鼓琴,能说说课题的意思吗?
“鼓”字跟我们现在的意思有所不同,在这里“鼓”的意思是—弹 “鼓琴”——弹琴
二、借助注释,读通古文。
1.检查朗读课文,随时纠正
课文读过吗?谁来读一读?
2.聚焦难读的字音句子,扎扎实实读好古文。
预设: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①少:shào(年纪轻) ②少:shǎo(数量小,时间短)
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理解语气词“乎”
“乎”字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善哉乎”就是——好啊!美啊!妙啊!
(2)指导读好语气词“乎”
朗读的时候,在语气词“乎”后面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谁试一试?
指名读——齐读
C.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为”的读音 ①为:wéi(以为,认为)②为:wèi(为了)
联系上下文,理解“破琴绝弦(xián)”
“破琴绝弦”就是——把琴摔破了,把琴弦剪断。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为什么这样停顿?咱先来看看句子的意思,课下注释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出示注释: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仔细看看,停顿和句意有什么联系?(停顿是有依据的,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停顿)
(板:借助句意 断句停顿 句意 停顿)
指名读——齐读:注意正确的停顿
出示:“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读通全文。
难读的字音,难读的句子,咱都会读了,谁来读读全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的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指名读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故事的主人公——伯牙 子期(板:伯牙 子期)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咱们继续走进课文,了解这对知音的故事。
1.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借助注释,说说每个句子的大意,同时把学习中不理解的字词句标记出来,待会组内讨论交流。
合作学习,解决疑点
下面小组合作学习,将自己学习中的疑问提出来,共同讨论解决。
全班交流,聚焦难理解的字词句
A.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①借助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
哪个组能帮助他们?你们是怎样解决的?(①借助注释;②用自己的话来补充。)
(板:借助注释 理解文意 注释 解意)
②理解重点词语
你认为哪个词理解最有难度?你看,咱联系下文中的一个词来比较着理解,就容易多了。自己小声读读这两个句子,想一想
少选—一会儿,不久。方——刚才,刚刚。
师:注意到了吗?句子中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找到了吗??
(方——刚才,刚刚。 少选—一会儿,不久。)
③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要注意体现出这两个时间词语的先后顺序。
B.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师:看看注释,“足”的意思是——值得,“无足”的意思是——没有值得,不值得。
鼓琴者——弹琴的人
C.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
“之”字在文言文中用法最多,出现的频率最高。
“之”的常见用法:①指代人、事、物等。 ②动词,到……去,往。
联系上下文看看,“之”字在这里具体指的是——伯牙的琴声。
4.理解文意
不懂的字词句,咱一起交流理解了,那么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全文的意思。
同位互相说一说——指名说(两个)
四、借助语言,读广文意
喜遇知音
师:一代琴师就这样“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为什么?
【伯牙是春秋时期的琴师,精通琴艺,琴对于伯牙来说,是伯牙生命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伯牙一生的挚爱。那么他为什么要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在伯牙的心目中,只有谁值得他为之弹琴?子期,为什么?
只有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只有子期是伯牙琴声的知音。 (板:知音)】
你从文中哪些句子中感受到锺子期是伯牙琴声的知音?(出示:)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弹琴,“志在太山”时,
锺子期听了,发出由衷的赞叹“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伯牙弹琴,“志在流水”时,
锺子期听了,发出由衷的赞叹“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体会意象“巍巍乎若太山。”
想象画面(配:图片 音乐)
师:“太山”在古文中是有特指的(指的是东岳泰山。)
一个“巍巍乎”,让你想象到,听着伯牙的琴声,子期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
泰山的巍峨壮观 泰山的高大雄伟 泰山的气势磅礴 ……
师:巍峨高大的泰山从伯牙的琴声里呈现出来,子期听着,发出由衷的赞叹——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体会意象“汤汤乎若流水”
师:浩荡的“流水”,呼应着“泰山”而来,一个“汤汤乎”让你想象到,从伯牙的琴声里,子期仿佛听到了什么?
预设:
浩浩荡荡的流水 长江黄河的气势磅礴 波涛澎湃 奔腾不息 ……
师:浩浩荡荡的流水从伯牙的琴声里流淌出来,子期听着,发出由衷的赞叹——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师: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有巍巍太山,有汤汤流水,还会有什么呢?
交流出示词语
预设:依依杨柳 啾啾鸟鸣 青青碧草 累累硕果 亭亭荷花 皑皑白雪
彤彤红日 皎皎明月 ……
伯牙弹到——徐徐春风 伯牙弹到——绵绵细雨 伯牙弹到——彤彤红日
伯牙弹到——皎皎明月 伯牙弹到——遥遥天涯 ……
②出示句式,练习说话
师:伯牙的琴声里还会有徐徐春风、绵绵细雨等等,
那么善听的子期又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仿照书中的句式,同位练习说话
伯牙鼓琴,志在 。“善哉乎鼓琴, 若 ”
品读语言,深化感悟
①品读语言特点
师:咱们师生一起来读读。(出示)
伯牙鼓琴,志在太山,“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鼓琴,志在细雨,“善哉乎鼓琴,绵绵乎若细雨。”……
伯牙鼓琴,志在春风,“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春风。”……
师:你发现了吗?这些语言——一句写伯牙,一句写子 (?http:?/??/?www.520xy8.com?/?Article?/?List?/?List_4242.shtml" \o "句子?)期。
这样的形式,让我们好像看到了当时的伯牙和子期,
(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之! 一个在倾诉,一个在回应!)(板:鼓 善 听)
你伯牙不管弹什么,我锺子期都能听懂。
假如你是伯牙,琴艺妙绝天下,虽然听者无数,但无人能真正听懂你的琴声,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寂寞,而此时此地唯有一人——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此时的伯牙会是怎样的心情?(欣喜若狂 激动万分)
会有怎样的感慨对子期说呢?
②(出示)“伯牙得遇锺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 ”
假如你是伯牙,你会说——
同位互相说一说(背景音乐:知音)
预设:
世间知音唯有锺子期也。 子期,只有你才是我的知音……
b.子期知我所志,明我所心,真乃知己也!
c.吾终有知音,不再孤也!
d.我终于遇到知己了。…你锺子期真是我的知音啊 你是我琴声唯一的知音…
想知道伯牙当时是怎么说的吗?
(出示)“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
指名读——齐读——能说说意思吗?
(好啊好啊,你听我的琴声,听出来的心意和我心里所想的一模一样。)
“志想像犹吾心也”,千载难逢一知己,伯牙终于相遇知音。(板书知音)。
(二)痛失知音
1.痛失知音
师:这一次高山流水遇知音,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约定第二年中秋再来相会。等到第二年的中秋,当伯牙兴致满满地赶来与子期相会。
伯牙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默默,流水无语。
(出示指读)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师:琴对于伯牙来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伯牙一生的挚爱,而他却——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伯牙痛失知音的悲伤……
2.悲痛欲绝的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的一首短歌
背景音乐《伯牙悼子期》,
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朗读,读出伯牙痛失知音的悲伤
出示: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师结:还有人理解我的琴声吗?还有人知我之志,明我之心吗?子期已逝,知音不再!
痛苦不堪的伯牙破琴绝弦,仰天长叹——(出示齐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从此以后,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
五、总结文言文
1.师:课前,同学们谈到文言文,篇幅短,文字少。《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仅仅83个字,4句话,你看我们凭借这83个字,4句话,展开了想象,读出了丰富的内涵,这就是文言文独特的魅力!因此“借助语言 想象画面”是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方法。
2.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文言文——伯牙鼓琴,又收获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①借助句意 断句停顿;②借助注释 理解文意;③借助语言 想象画面
六、传唱知音
1.故事的源远流长
《伯牙鼓琴》这个感人的故事,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传颂着它!
①古书《列子》《吕氏春秋》《警世通言》都记载了这对知音的故事
②唐宋古诗 (?http:?/??/?www.520xy8.com?/?Article?/?List?/?List_92.shtml" \o "古诗?)中常常提及这对知音的传说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唐)薛涛《寄张元夫》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唐)牟融《写意二首》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唐)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宋)王安石《伯牙》
2.诵读全文。
今天,我们依然无限神往地传诵着这对知音的故事——伯牙鼓琴。
七、布置作业,背诵古文,了解历史上有关知音的故事。

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伯牙 高山 流水
子期 魏巍 汤汤 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