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17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4年秋天,有一群共产党人,为了追寻理想,
为了追寻信仰,为了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他们带领着一支队伍,用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穿越千难万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光辉之路,最终走向了新中国。这支队伍名叫中国工农红军,这条光辉之路就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长征!
国际友人索尔兹伯里感叹道:长征是用热血和勇气谱写的史诗,这是一次充满了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希望的举世无双的行动。
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走上九死一生的长征之路?
(请阅读课本P81页的内容,对长征的原因进行总结。)
时间 国民党
兵力 红军兵力 红军歼敌数 领导人 结果
第一次 10万 4万 1.5万 毛泽东 胜利
第二次 20万 3万 3万多
第三次 30万 3万 3万多
第四次 50万 7万 3个师 周恩来
朱德 胜利
前四次“围剿”情况简表
战略战术: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各个击破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第五次
1933—1934年 100万 8万 李德
博古 失败
战略转移
李德
博古
战略战术:
分散兵力,进攻冒险,防御保守
客观:敌强我弱
主观:“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目录
CONTENTS
01
绝境——退却中被迫转移
02
曙光——从幼年走向成熟
03
04
光明——从胜利走向胜利
奇兵——由被动转向主动
漫漫长征路
1934·10
绝境——退却中被迫转移
瑞金
1934·10
血战湘江
绝境——退却中的转移
湘江
血 战 湘 江
三年不饮湘江水,
十年不食湘江鱼。
8.6万人—3万人
遵义
强渡乌江 攻克遵义
漫漫长征路
1935·1
曙光——从幼年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
情景再现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晚 会址二楼)
博古:
会议主持人
大家好,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现在开始。
首先,我来做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 告……总之,我认为这次挫折主要是敌人太强
大,我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周恩来:
我来讲一下,关于军事领导的问题。……我承认在
军事指导上出现了严重问题,我必须承担责任。
情景再现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晚 会址二楼)
毛泽东:
我要对李德顾问在军事上的错误提出批评。首先他
根本就不了解中国革命的特点,更不了解中国革命
战争的实际情况,仅仅依照一般西方的战争理论,
纸上谈兵。打起仗来,连战士要走路,要睡觉,要
吃饭都不考虑。完全按照书本来,这怎么能打胜仗
呢?还有在军事指挥上独断专行。我认为在清算左
倾军事路线的同时,必须对博古、李德的严重错误
进行批评。我的话讲完了。
李德:
什么?清算?那是经典战术,你懂吗?
情景再现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晚 会址二楼)
朱德:
你依然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再这样下去,我们就
不跟你们走了!
张闻天:
好,大家今天能踊跃发言,发表各自观点,这非常
好。明天,我们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问题接着
进行总结。
博古:
那、那好,散会。
遵义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周恩来
毛泽东
王稼祥
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意义:
遵义会议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遵义会议
(1935年)
14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4年
转折点
幼年
成熟
漫漫长征路
1935
奇兵——由被动转向主动
四渡赤水
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转
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重兵围剿之间,不断创造
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
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巧渡金沙江
急行军到皎平渡口,用7只
小船,经9天9夜,将部队全
部安全地渡过了金沙江。
——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地貌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红4团2连的22名突击队员
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
的铁索夺下桥头。
“万里长江犹忆泸关险”—朱德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上旬,红军先头部队袭击了大渡河边安顺场守敌,占领了渡口,强渡大渡河。
强渡大渡河
翻雪山
过草地
行难
食难
御寒难
突破天险腊子口
漫漫长征路
1936
光明——从胜利走向胜利
长征1
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召开
四渡赤水
飞夺泸定桥
巧渡金沙江
爬雪山
过草地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
1936年10月, 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
会宁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长征胜利结束
强渡大渡河
长征胜利意义
长征胜利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精神
通过本课学习,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神?
8.6万人
6000人
织毛线活
比赛
长征途中的
高原运动会
为期3天
长征精神
大无畏的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团结互助的
集体主义精神;
勇于克服困难的
进取精神
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是一部悲壮的历史史诗,是红军创造的奇迹、谱写的传奇。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