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科学七上:9.3.2 电流的磁效应 教案+探究活动记录表

文档属性

名称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上:9.3.2 电流的磁效应 教案+探究活动记录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7 16:3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电流的磁效应
【教学目标】
1.通过“发现电流磁效应”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意识到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重要性,初步体会用类比方法引入新概念,知道并能描述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电磁铁的结构和简单工作特点。
3.设计“判断通电电磁铁有磁性”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逐步养成善于观察的科学素质和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观察并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设计并进行“判断通电电磁铁有磁性”的实验。
【教学难点】
设计“判断通电电磁铁有磁性”的实验。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
活动1: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活动目标:通过“发现电流磁效应”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意识到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重要性,初步体会用类比方法引入新概念,知道并能描述电流的磁效应。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
1.观察电路,判断小灯泡是否发光,为什么?
2.学生分组利用铜丝把电路连接完整,观察现象。
3.有学生发现小磁针偏转,上讲台演示并说明:在电路闭合的时候发现铜线旁的小磁针偏转了;暂无发现,则再进行一次实验,观察现象。
4.明确实验注意点(两不动)以后再进行一次实验和观察。
5.学生讨论交流。
1.在讲到铜丝可以作为导线时引入活动。
2.引导交流:开关闭合时,有什么实验现象?
3.若有个别学生发现磁针偏转,请他上讲台演示并说明;学生暂无发现,则要求把开关再闭合——断开一次,并引导:除了灯亮以外,还有什么现象?
4.再次引导全体学生实验、观察。明确在开关闭合瞬间观察小磁针的实验要求。
5.引导思考:通电的铜丝为什么会使小磁针偏转呢?
活动2:判断通电电磁铁有磁性。
活动目标:设计“判断通电电磁铁有磁性”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能科学的安排实验步骤,合理选择器材,独立完成操作并得出结论。逐步养成善于观察的科学素质和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
1.阅读探究活动记录表。
2.分小组设计“证明通电电磁铁有磁性”的实验方法。
3.根据已设计的方法,选择器材进行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
4.完成探究活动记录表。
5.交流实验方法、现象及结果。
6.提出新的发现和问题。
1.指导如何使用表格。
2.始终渗透“有磁性表现在吸引磁性物质和指南北等”的设计思想。
3.提供的器材很多,说明器材要有选择,也表明实验的方法有多种。电磁铁相当于一个电器,可以直接连接在电源两端。注意观察现象。
4.在做完实验完成记录表之后再进行交流,给学生整理思维的过程和时间。侧重实验方法和现象的交流,特别关注设计“通电电磁铁使小磁针偏转”的方法,再次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方法分析。
5.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或发现生成回家作业。
(二)学习器材和资源准备
【器材】活动1:1号电池、开关、导线、小灯泡、铜丝、小磁针、电路元件插板。
活动2:1号电池、开关、导线、小灯泡、铜丝、小磁针、电路元件插板、简易电磁铁、大头针、泡沫塑料和5号电池、水槽和水。
【资源】教师准备:除与学生一样的材料外,还有条形磁铁、大磁针、电磁铁,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设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意图说明
复习引入
思考并回答。
思考并回答。
1.出示条形磁铁,问:你知道磁铁有那些性质?(板书)
2.让小磁针静止在实物投影仪上。问:不吹、不接触小磁针,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它发生偏转?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并板书)
复习旧知识,为解决新问题作好铺垫。
创设情境,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回答。
回答。
实验并观察。
汇报实验发现。
实验、观察。
思考并回答。
1.设问:铜丝是非磁性物质,不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在电路中,铜丝一般起什么作用?
2.出示电路,设问:闭合开关,小灯泡能发光吗?为什么?
3.明确实验要求:利用铜丝把电路连接完整,闭合开关并观察现象,然后断开。
4.引导交流:开关闭合时,有什么实验现象?
5.若有个别学生发现磁针偏转,请他上讲台演示并说明;学生暂无发现,则要求把开关再闭合——断开一次,并引导:除了灯亮以外,还有什么现象?
6.再次引导全体学生实验、观察。明确在开关闭合瞬间观察小磁针的实验要求。
7.引导思考:通电的铜丝为什么会使小磁针偏转呢?
8.与学生一起用类比法进行表格分析,找到电流与磁效应的因果关系。得出实验结论并板书。(板书)
9.配合课件讲述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故事,并对学生的探究做出肯定的评价。
过渡到电路。简单回顾电学知识,并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实验。
创设实验环境,逐步引导学生关注细微的实验现象,把注意力从灯转移到小磁针。
关注全体,让更多同学享受发现的喜悦。
引发思考。
让学生初步体会类比的方法。
了解科学史上重要事件,并激发探究热情。
探究“通电电磁铁有磁性”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结合书本听讲。
设计并进行实验,证明通电电磁铁有磁性。
汇报交流。
1.设问:我们可以想什么办法使通电导线的磁性增强? 引出“电磁铁”并出示实物。(板书)
2.设问:此时电磁铁没磁性,什么时候才有磁性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引导看书,说明简易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4.布置探究活动:证明通电电磁铁有磁性。①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方案,选择器材并进行实验;②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相关判断;③完成记录表。(附:探究活动记录表)
5.引导交流。
过渡并引出“电磁铁”。
引出电磁铁的简单特点。
看和听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
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索,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突出主动学习。
小结
肯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能力,并同时进行正确评价。
【学习拓展】
课堂活动记录单及使用说明
探究活动记录表(判断通电电磁铁有磁性)
班级_______ 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

过程
证明通电电磁铁有磁性
设计实验方法
设计“通电电磁铁有磁性”的实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实验器材(把实验所需器材圈出来)
1号电池2节、开关、电磁铁、导线、大头针、泡沫塑料和5号电池、水槽和水,其它_________。
安排实验步骤(简述)
1.连接电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现象:电磁铁通电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通电电磁铁_______________(有∕没有)磁性。
(如果现象和判断不一致,请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组在实验中还有什么发现和问题?
实验日期:___年___月____日
使用说明:
1.一定做到先设计再实验;
2.若用到其它器材,则写在横线上;
3.最后一栏,有就写,没有就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