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科学七上:10.3.2 人体内能量的平衡与调节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上:10.3.2 人体内能量的平衡与调节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7 16:3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体内能量的平衡与调节
【教学目标】
1.通过思考、讨论,知道人体保持能量平衡的意义。
2.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人体对能量需求的因素,了解不同的人对能量的需求不同,在此过程中学会科学的分析方法:控制变量法,使学生体会科学的严谨性。
3.在设计调查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练习使用控制变量法,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培养他们的设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知道人体保持能量平衡的意义,了解不同的人对能量的需求不同。
2.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人体对能量需求的因素,设计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不同的人对能量的不同需求
活动目标:通过识图填表活动,认识不同的人对能量的需求不同。初步学会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人体对能量需求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切体会科学的严密性。
1.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为保持体内水平衡。
学生回答:人体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
分析老师的问题:吃得多动得少属于进食过量,体重可能增加,反之,体重减轻。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知道不一样。
看图,在老师的引导下,按工作纸的提示,比较不同的人对能量的需求。
从上述活动的分析与思考中得出结论:一个人所需的能量会因性别、职业、身体状况生长速度而不同。
2.指导要点。
复习导入:
(1)人若感觉口渴便要喝水,从科学角度分析,这是为了什么?
(2)那人感觉肚子饿,要吃饭,从科学角度分析,这又是为了什么?
层层追问:如果吃得多,动的少,身体会怎样?反之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引导学生发现,人体内除需保持水平衡外还需要保持摄入能量和消耗能量达成平衡。
提问:每个人对能量的需求一样吗?
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比较不同的人对能量的需求。
教师应向学生指出:运用控制变量法并不意味着所有条件都必须完全相同,有一点小差别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继续引发学生思考:除这些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到人体对能量的需求?适时引出下一个活动。
二、活动二: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调查量表
活动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而保持其他量不变的研究方法。通过“其他可能影响人体对能量需求因素”的讨论,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利用调查表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学会控制变量法的灵活应用,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培养他们的设计能力。
1.学生活动。
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提出许多可能影响人体对能量需求的因素,例如:体重、年龄、活动量、季节、疾病因素。
运用控制变量法围绕猜测因素,设计调查表。
各组交流调查表,相互评价与修改。
2.指导要点。
和学生共同探讨这些因素。
强调以事实为依据,这是科学学习的方法,对以上这些因素我们应该通过调查,收集资料,有足够的论据才能证明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人体对能量的需求。你能设计调查表,为你猜测的这些因素,寻找事实依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