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科学七上:11.4.1 嗅觉和味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上:11.4.1 嗅觉和味觉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7 16:3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嗅觉和味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嗅觉器官和味觉器官。
2.知道味觉与嗅觉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嗅觉与味觉感知过程。
2.探讨通过嗅觉与味觉获取信息的方法。
三、态度与情感
1.乐于参与探究活动过程。
2.养成比较分析的严谨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味觉对四种基本味道的感觉。
2.嗅觉与味觉感受的方法。
3.嗅觉与味觉的共同作用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闻到什么气味吗?
——通过什么感受的?
目的:
1.形成一个不同于以往学习环境的氛围,明确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设问通过什么感受到的?让学生知道鼻子是嗅觉器官,再通过气味颗粒的运动过程,让学生了解鼻子闻气味的具体过程。
二、活动探究
1.学生活动——探究闻气味的正确方法。
闻一闻实验台上的橘子,是否闻到了一股味道?
划破橘子皮,味道是更加强烈了还是更淡了,还是差不多一样?
如果味道更浓了,你认为什么造成的?
从超市买来柠檬片,闻一闻,闻到了什么?
将柠檬片浸泡在热水中,味道变浓了,还是变淡了?还是都一样?
如果味道变浓了,你认为什么造成的?
以上这些活动用的时间不会很多,大约十分钟。一是为了探究对不同的物质有不同闻气味的方法。二是为了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闻气味时要设法让气味颗粒在空气中传播,然后通过我们的呼吸才能嗅到气味。
2.学生活动——观察舌的表面。
(1)为学生提供一个体验观察的机会。同学之间两个人互相观察,看到舌的表面有一个个小的突起,就是味蕾。
(2)说明我们就是通过味蕾感知各种味道的。
3.提出问题。
——舌表面的味蕾对味道的感觉一样吗?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思考,然后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可以按照正确的探究方法进行体验性的探究,交流和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分析得出结论。
4.学生活动——感受四种基本味道。
用棉签浸液体,然后在整个舌面均匀涂一遍(用过棉签丢在废液杯中)。
闭上嘴巴,约几秒钟,感觉什么部位味道最强烈?
喝一口水,漱漱口,再尝另一种液体(漱口水自带,一定是纯净水,漱完口的水吐在废液杯中。)
学生交流。
不同的人对同种味道的感受是不同的。
同一个人的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只有选择和使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获取相对准确的感觉体验
5.学生活动——探究嗅觉与味觉的关系。
设计实验过程如下:
(1)当你捂住鼻子,嘴里的巧克力豆的味道和平时相同吗?
(2)当你不捂鼻子,发现味道有什么变化?
(3)当你不捂鼻子时,你发现是吸气时还是呼气时的味道更浓一些?
(4)怎样解释这些现象?
闭上眼睛,由同学让你分别尝两种薯片,辨别味道?
用手捏住鼻子,然后闭上眼睛,再请同学把薯片放在舌头上,辨别味道?
6.提出新问题。
如何用所学的嗅觉和味觉的知识指导我们自己的生活实际?
说明: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展开联想,学以致用,以便使学生今后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问题。
三、训练与评价
人们喝中药时用手捏住鼻子,为什么?
从三个层面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一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二看学生能否清晰表达;三看学生能否说出问题中的简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