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 5.3游击队之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 5.3游击队之歌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1-07 19:3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游击队歌
教材版本
授课年级
八年级
学生分析
目前学生已懂得了一些基本的乐理常识,能简单分析曲谱,通过聆听能抓住音乐要素把握歌曲特点,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一些基础性演唱技巧(如演唱姿势、口型、气息调整等)。抓住歌曲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是唱好这首歌的关键,对于声音演唱形式学生已有粗浅认识,尝试用不同的表演形式表现歌曲音乐形象有利于巩固所学和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多数学生喜欢上音乐课有利于组织好课堂教学。但学生们并不乐于接受枯燥的讲解和抽象的说教。应从感性入手,调动学生手脑并用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大胆尝试,练习演唱时,应注意下面几个环节的到位,教师精省的指导示范--学生的反复练习--教师评价调节--学生改进提高,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
教材分析
《游击队歌》是一首表现战争题材的歌曲。尽管创作的年代久远,但富有动感的节奏、活泼轻快的速度、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以及短小精悍的形式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传达出的乐观自信的情绪能感染熏陶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歌曲为大调式4/4拍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学生通过细心聆听能感知节奏型“O××∣×× ×× ×”。把握好节奏特点正是学好全曲的关键。后半拍起唱和气息的调整控制是训练的难点。第二乐段前两个乐句“×× × ×× ×”节奏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力度应适当加大。句末出现变化音“#4”,可借此复习变音记号,体验“#4”在此处向属方向离调的感觉。结尾处“拼到底”处力度应加大。设计演唱形式表演的环节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应多做指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贺绿汀的生平及代表作品;复习声乐的演唱形式;能用有弹性、富于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歌曲;能设计两种可行的演唱形式,尝试参与表演。
过程与方法
聆听赏析把握歌曲特征——针对性训练提高演唱技能塑造音乐形象——设计表演巩固合唱知识体验创新与合作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合唱音乐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发扬革命传统,培养乐观与自信。
教学重点
准确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理解并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设计演唱形式、合唱、轮唱表演。
教学方法
练习法
教学手段
播放音乐画面与示范、训练相结合。
课型
唱歌课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CD光盘、钢琴、放映设备
教学过程
目标分解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太行山上》,是一首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红歌,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抗战题材的歌曲《游击队歌》。
 
进入学习情境
 
 
2、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曲家贺绿汀
1、播放音乐《牧童短笛》,画面贺绿汀照片及简介。
听音乐,了解贺绿汀生平及代表作品,写笔记。
 
三、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 布置欣赏任务:
1、聆听——探究听歌曲,模唱和拍击节奏,找出节奏型。特点:富有动感。
 
目标分解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1、欣赏
歌曲的速度怎样?力度有那些变化?还有那些要素?使歌曲听起来轻松愉悦?歌曲塑造了怎样的音乐形象?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听歌曲,模唱和拍击节奏,找出节奏型。特点:富有动感。
 
 
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探究歌曲特点。
 
 
 
感知歌曲生动的音乐形象。
 
2、练习运用合理的演唱技巧塑造音乐形象。
2、播放歌曲3遍
2、练唱歌曲
 
训练指导:
随旋律跟唱
 
第一乐段 后半拍起唱 用单手挥拍,后半拍一带而过,重音落在下一小节的第一拍上 示范
随老师单手挥拍演唱 练习后半拍起唱
 
 
气息控制与调整 前句句末收音干净。换气时快吸,声收住气未尽。
听指导找感觉练习气息控制
 
 
有弹性有力度变化与无弹性无力度变化对比范唱。
学习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第二乐段 前两乐句力度加大,后两乐句“拼到底”力度加大
练唱第二乐段
 
 
变化音 提问“#”“b”“ ヰ”是什么记号。
复习变化音
 
 
钢琴上弹奏 自然音3 4 5 变化音3 #4 5
感知“#4”的效果,恰当处理力度变化。 随伴奏唱一遍。
 
3、设计演唱形式有表情演唱。
1、复习演唱的形式
1、回答问题,为完成后面的任务后面的任务铺垫。
 
问题:你知道那些演唱的形式?
 
根据情况补充归纳
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自评与互评演唱结果。
 
2、布置任务
 
 
分成两组,选歌曲设计任一乐段,设计两种演唱形式,并有表情的演唱
 
三、小结
总结评价学生表现
四、作业
课后练习口琴吹奏:《游击队歌》
板书设计:
 
游击队歌
游击队员
 

抗日战争
 
背景:
音乐形象:
机智灵活
 
情绪:
自信乐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