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第五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比武学科素养考试高中生物(浙江省台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台州市第五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比武学科素养考试高中生物(浙江省台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7-26 20: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台州市第五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比武学科素养考试
高中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减数分裂时,四分体时期的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
??? A.偶线期??? B.粗线期??? C.双线期??? D.终变期
2.番茄种子萌发露出两片子叶后,生长出第一片新叶,这时子叶仍具有生理功能。对一批长出第一片新叶的番茄幼苗进行不同处理,然后放在仅缺N元素的营养液中进行培养,并对叶片进行观察,最先表现出缺N症状的幼苗是 C
A.剪去根尖的幼苗 B.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
C.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 D.完整幼苗
3. 下列哪一化合物进入三羧酸循环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分解代谢
A.乙酰-CoA B.酮酸 C.苹果酸 D.乙醇
4.溴代麝香草酚蓝(BTB)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对光不敏感。其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中性偏碱时呈淡蓝色,弱酸性时呈淡黄色。向4支试管分别注入5mi淡黄色BTB水溶液,根据下表的处理顺序操作。
处理 试管号
I.充入CO2到饱和
II.放入适量黑藻
III.适宜光照
1



2



3



4



注:“+”表示有,“-”表示无
在适宜黑藻生长的温度下放置2小时后.溶液呈现淡蓝色的试管有
A.试管1和4 B.试管2和3 C.试管3和1 D.试管4和2
5. 下列哪项不是交感神经末梢分泌的神经递质的作用
A.通常会加强胃肠运动 B.通常会加强心脏搏动
C.有可能缩血管 D.有可能舒血管
6.下图表示豌豆①、②两个品种和农作物甲⑧一个品种分别培养④、⑤、⑥、⑦、⑨品种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⑤的柱头上授以①的花粉,所得种子的种皮的基因型为AAbb,将形成的所有种子播下,在自然条件下,长出的植株所结的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AAbb的比例是1/4。
B.Ⅲ、Ⅵ和Ⅷ过程都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基中都必须加入蔗糖和维生素等,但培养条件都不需要光照。
C.在Ⅵ中,利用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对受体细胞⑤进行筛选能得到⑦,但还不能确定外源基因D能否表达。
D.Ⅰ、Ⅱ和Ⅵ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Ⅳ和Ⅴ过程都需用到秋水仙素,Ⅷ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7..在PCR反应中不需要以下哪种物质参加?
??? A.DNA??? B.DNA聚合酶??? C.RNA??? D.引物
8.三联密码子中的哪一个碱基突变对蛋白质功能的改变可能最小
A.第一个  ? B.第二个?? C.第三个  D.都一样
9.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10.豌豆花的花公式为 ↑K(5)C5 A(9)+1G(1:1)。这表明??
A.豌豆花子房下位??? B.豌豆花花瓣合生
C.豌豆花为整齐花??? D.豌豆花雄蕊有合生?
11.青霉素直接影响细菌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线粒体 D.核酸
12.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兰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兰色,F1自交,F2为9兰: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型及其比例是
A.2鲜红;1兰 B 2紫:1鲜红
C. 1鲜红:1紫 D.3紫:1兰
13. 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by)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1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 by,用Kpn1单独酶切得到400 by和600 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I,Kpnl同时酶切后得到200 by和600 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14. 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基本代表出生或迁入
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D.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②表示光合利用
15.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公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
B.种群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C. 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
D.种群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二、非选择题
16.(20分)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现有三种微生物(A﹑B﹑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如何通过实验从中选择出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微生物。
(1)此实验的目的是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由此可确定对照处理方法,其中实验组加 ,对照组加 ;因变量是
,因为纤维素酶能
,由此确定的观察指标是 ;
无关变量有 ,对无关变量应 。
(3)请设计一实验结果记录表
17.例题评析:(20分)在光照下供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C3化合物与C4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C4植物有 。
(2)C4植物的结构特点是

(3)C3植物的光反应阶段在 上进行,暗反应阶段在 上进行,一个CO2被一个五碳化合物固定后,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C4植物的光反应阶段在
上进行,暗反应阶段在 上进行,一个CO2被
,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因此 先形成C3。
(4)曲线图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是


(5)正确答案是 。
18.在高考小专题复习中,糖代谢﹑平衡及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请把糖代谢﹑平衡及调节的相关知识以图解的形式整合成一知识结构体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15=45)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A
A
A
B
C
C
A
D
A
B
D
C
B
二、非选择题
16.(20分)(1)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2)三种微生物(A﹑B﹑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纤维素酶的种类),加三种微生物(A﹑B﹑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加水;纤维素酶的活性的高低,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而葡萄糖遇斐林试剂出现颜色,颜色深浅程度;温度﹑pH﹑纤维素酶提取液的量等,控制相同且适宜。
(3)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实验结果记录表
酶种类
微生物A提取物
微生物B提取液
微生物C提取液

颜色深浅程度
17.(20分)(1)玉米、高粱、甘蔗和苋菜等
(2)有“花环型”结构,它的维管束鞘的细胞比较大,里面含有没有基粒的叶绿体,这种叶绿体不仅数目比较多,而且个体较大,叶肉细胞中含有正常的叶绿体
(3)叶肉细胞叶绿体内的囊状薄膜上,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的基质中。
叶肉细胞叶绿体内的囊状薄膜上,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被一个三碳化合物(PEP)固定后,形成一个四碳化合物,然后才转移到维管束鞘细胞形成CO2,再一个CO2被一个五碳化合物固定后。C3植物
(4)A图C3先增加,C4后增加;B图C4先增加,C3后增加;C和 D图C3和C4同时增加
(5)B
18.
18.(15分)糖的代谢﹑平衡及调节各5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