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类繁多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动物的习性;
知道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概念
2.技能目标:能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
描述动物时能抓住主要特点(形态、习性等)
能在最短时间内通过提问判断动物的种类
3.情感目标:体会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难点:猜动物
三、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四、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教学引入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鸟类知识
温故知新,为下文做铺垫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鸟类的知识,谁来说说你都知道了哪些关于鸟类的知识?
生:有羽毛、卵生……
师:很好。鸟类是动物界的一个庞大群体,除了鸟类之外地球上的动物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能分成哪些类别?它们都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种类繁多的动物。
给一些动物进行分类
我们先来认识一些动物。
先了解动物的一些特征习性,为给动物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
师:打开课本第15页,上面有一些动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们。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动物呢?
生:我介绍鸽子。它是鸟类,有一双翅膀,会飞翔,吃稻谷、高梁等,卵生……
按不同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
认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让学生抓住动物某一方面特征,对动物进行多方面了解
认识脊椎,了解动物学家对动物分类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通过形态、生活环境、繁殖方式、运动方式等方面了解了这些动物,它们有的在形态上比较相似,有的在运动方式上比较相似,有的繁殖方式一样……,我们能不能给它们利用这些相似进行分类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你按照你自己的标准给它们分类。
学生独立进行分类。
汇报分类结果。
师:我也给这些动物进行了分类。(出示课件)大家看看我是怎样分类的呢?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呢?
师:对图片进行讲解。上面的动物都有脊柱都有骨骼,称为脊椎动物;下面的动物没有脊柱,称为无脊椎动物。
师:大家找一找,在16页的图片中,有哪些是脊椎动物?
生:鱼、蛇、青蛙……
猜动物
游戏规则(课本17页)
通过趣味游戏,提高学习积极性,对动物的各种习性进一步了解。
师:宣读规则,并作示范。
学生活动。
总结
板书设计
种类繁多的动物
有脊柱、骨骼 无脊柱、骨骼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教学反思
学生对认识动物和分类不是很感兴趣,对猜动物有较强兴趣。上课过程中,前半节课显沉闷。
学生对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不能较好的了解,常识不到位,在认识上有混乱。例如:鸽子、猫这些家养动物的食性如何确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昆虫类的特征;
技能目标:能根据动物的特征辨别动物的类属;
情感目标:体验生命世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昆虫类的特征,能根据动物的特征辨别动物的类属;
难点:辨别动物的类属,尤其是两栖类和爬行类的辨别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教学引入
动物家谱引入
提高兴趣,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你知道家谱吗?家谱表示着一个家族的血缘关系……;在地球上有着纷繁复杂的动物,但动物与动物之间或多或少也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我们也给它们排排家谱。
给动物进行分类
完成18页的填图
出示一些动物图片,让学生按18页进行填图。
给学生一定的范围,避免学生想的太发散,汇报时情况混乱
师:这是一些需要找家的动物,你能帮帮它们吗?把它们和同类放在一起。
学生完成。5分钟后汇报结果。
哺乳动物:
鸟类: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鱼类:
昆虫:
其他:
2、认识各类动物的基本特征
通过认识不同种类动物的特征,将动物分成不同的“家族”,另外通过比较分析,帮同学们改正一些常识上的错误。例如:关于鳄鱼、乌龟等动物的分类。
师:大家都帮各种动物找到了自己的家族,那我们来看一看它们的家族都有哪些基本的特征吧?看看有没有认错亲戚的。
认真阅读19页ABCDEF六类动物的特征,将序号填到相应的家族里。
师:有些同学将鳄鱼、海龟列入了两栖类动物家族,可它们身上却有爬行动物家族的特征,我们来确认一下它们真实的身份。
师:首先看它们符合哪些两栖动物的特征?
生:既能生活在水里也能生活在陆地上。
师:再来看看它们身体表面的鳞或甲符合哪个动物家族的特征?
生:爬行动物。
师:在动物学中,两栖动物不是指既能生活在水里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而是……(课件显示)。所以,鳄鱼、海龟是爬行动物。
3、阅读科学在线
体验丰富的动物世界
师:请同学们阅读科学在线,发表自己的想法感受。
生:……
三、总结
板书设计
动物家谱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鸟类 爬行类 哺乳类 两栖类 鱼类 昆虫类 其他类
教学反思
给动物排家谱较有吸引力。多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效果可能要好。
学生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认识有一定误区,以后可能还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