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电铃响叮当》
课时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制作电磁铁,并分析其能量的转化;能分析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各种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分析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
能举出几个电磁铁应用的实例,能大致说出电铃的基本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通过讨论发现本组制作的电磁铁的磁力与其他组不同的原因。
教学重点
重点是指导学生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难点是设计研究电磁铁的实验方案。
教法、学法
多媒体演示法、实验法、观察法、合作探究法、拓展法
教 学 流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提问:我们是怎样知道上课或下课时间到了???
学生回答
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制作电磁铁
1.提出问题
2.制作电磁铁
出示电铃课件并演示过程,利用插图介绍制作过程,强调“同一方向”、“紧紧”
3.研究电磁铁的性质
提出实验要求,听取学生发言、及时引导、鼓励
仔细观察并思考
认真听讲、然后操作
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归纳实验结论并汇报
继而提出新问题
培养学生的发现、提问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活动(二)
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1.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大胆假设
指导学生从电磁铁的构成材料大胆猜想
3.设计方案
引导学生采用对比实验设计方案
4.交流归纳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总结
认真思考讨论
认真观察思考讨论
小组合作、先设计后操作
分组发言汇报
让学生学会探究
培养学生的猜想与预测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活动(三)
电磁铁的用途
出示电磁起重机、电话、阀门等图片,讲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听讲、观察、思考
体现科学与生活、技术的联系
三、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对照板书进行总结,并延伸到课外。
回顾思考、交流收获
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课外资料收集,延伸科学学习的时空,走向更广阔的科学大课堂。
12.电铃响叮当
电能?→电磁铁→磁能
通电 产生磁性 影响因素:电流大小
断电 磁性消失 线圈匝数
用途:?电铃、电话、电磁起重机
此板书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学生能直观地把握本课的内容,这样的设计能增强教学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由于导课贴近学生生活,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积极参与,乐于交流,有了一个好的导向。
2.在实验教学中,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合作中有讨论、有交流、有质疑,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猜想预测能力、观察思考和分析归纳能力。
3.科学活动贵在探究,本课探究的效果显著。由电铃为什么会发声,探究到电磁铁及其特性,由各组的实验现象不同进一步探究到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最后将科学与生活、技术相联系,探究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4.在实验时,有同学问道:“为什么断电了我的电磁铁上的小铁钉补掉下来?”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及时给予了表扬和鼓励。
5.匝数不是圈数,有个别学生理解不透,需要再次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