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教学目标
1.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2.知道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了解其经济发展的条件。
3.初步掌握经济地图的阅读方法,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教学重点: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特征。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第二大三角洲,我国第一大三角洲是哪一个?(长江三角洲),我们学习了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那么,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状况如何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1、多媒体出示长江三角洲地形图,引导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2)说出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3)说出长江三角洲的自然特征。
(4)长江三角洲的范围
(5)长江三角洲人文特征:
(6)长江三角洲的地形特征:
(7)长江三角洲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通过“长江三角洲地形图”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分布图”,比较“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区域”这两个概念。
2、读“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分布图”,完成下列任务。
(1)说一说长江三角洲区域有哪些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结合相关知识,议一议,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经济有何优势?
①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②有黄金水道、铁路和公路,以众多港口和航空港构成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③对外开放的前沿,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④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3、介绍上海港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1、上海的核心地位
上海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2、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在交通运输、商贸流通、资金流通、信息交流、智力支持和技术协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3、介绍浦东新区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1、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北翼
(1) 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主要城市有:
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
(2)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南京
(3)南京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汽车、化学工业
(4)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南京港
(5)江苏最大的交通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南京
苏州东邻上海,西拥太湖,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
2、长江三角洲的南翼
(1)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主要城市有:
杭州、宁波、舟山、绍兴、湖州、嘉兴、台州。
(2)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中心城市是--------杭州
(3)杭州的支柱产业有:机械、电子、纺织、食品
(4)杭州丝绸织造业历史悠久,号称-----“中国丝都”。
杭州旅游业发达,西湖与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享誉中外。
宁波是浙江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宁波港是中国特大型深水良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修建,大幅度加强了宁波与杭州湾北岸,尤其是与上海市的发展联系。
3、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
4、活动。
(1)在长江三角洲区域,许多城市成群分布,并冠以城市群的名称。读图,说出“沪宁杭”、“苏锡常”、“杭嘉湖”分别指的是哪些城市。
(2)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并填入空白图框中。
四、反馈练习
1 .形成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河流是 ( )
A.长江和钱塘江 B.长江与珠江
C.长江和淮河 D.黄河与淮河
2.长江三角洲区域优势条件不包括( )
A.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结合部
B.经济特区密集,对外开放早
C.具有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D.技术力量和综合实力最强
3.下列城市全部属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是 ( )
A.广州和深圳 B.南京和宁波
C.宁波和杭州 D.湖州与苏州
4.昆山市发展经济的最大优势条件是( )
A.昆曲发源地 B.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C.中国第一水乡 D.临近上海市
5、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渤海地区
6、长江三角洲是驰名中外的( )
A、温带水果之乡 B、鱼米之乡和丝茶之府
C、亚热带动植物王国 D、旅游胜地
7、长江三角洲的交通运输( )
A、以水运为主 B、以铁路为主 C、以高速公路为主
D、已形成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内河航运、航空等 的综合运输体系
8、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 (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9、长江三角洲从一个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变成缺粮地区,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A、江水逐年减少 B、积温量变小
C、耕地日益减少 D、不重视农业生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