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课题名称 巴 西 授课年级 七 年 级 课 型 新 授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2.通过读巴西地形图、气候图,并联系巴西的地理位置来分析巴西的地形以及气候特点
3.根据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了解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4.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学生分析
在湘教版地理教材中,巴西这节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和人口与城市。基于七年级的认知水平,我把它归纳为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两部分来讲,因为学生从前面的知识中已经认识到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是先学自然环境特征,由自然地理特征推出人文环境特征,这样就把巴西这节知识系统化了,既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又为学好下节知识做了铺垫。
教材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感到学到了“有用的地理知识”,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我设计了热带雨林录像,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七年级学生地理知识的储备不够,要多联系前后知识,使学生知识形成系统,不仅曾加了知识容量,而且培养了能力。因此,我设计了:“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这样的问题,力求使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为下节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重
难点
重点: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
难点: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保护与开发。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一)面积
(二)
地理位置
二、地形
(一)亚马孙平原
(二)亚马孙热带雨林
三、气候
四、河流——亚马孙河
教师讲述: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猜猜看?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最爱踢足球?你们去过巴西吗?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巴西之旅。(导入新课)
师讲述:接下来我们来看巴西有多大。巴西在世界上的面积居第几位?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国土面积851.5万平方千米,差不多占南美洲大陆总面积的一半。
师提问:我们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从那两个方面入手?
师讲述:纬度位置:主要位于热带。海陆位置: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以及中部,东临大西洋的临海国家。
师讲述:请同学们在地图册上找到巴西两大地形区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巴西以什么地形为主?地势呢?
我们已经对巴西的地理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开始进行巴西之旅。第一站:亚马孙平原 这里的树木非常茂盛,不仅多森林,而且动物也特别多,因此被称为什么?
师讲述:为什么这里的森林这么茂密呢?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热带雨林给人类的贡献。可是现在的热带雨林已经受伤了,巴西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等,他们是怎么破坏的?那我们怎么来保护热带雨林呢?
师讲述:我们来看一下巴西的气候图,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有小部分跟新舟一样的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
师问:世界四大长河是哪四大长河?结合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最后师分析总结答案
提出问题,吸引学生。
学生看地图册回答问题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学生看地图册回答并归纳总结地形地势特征
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在地图上找到亚马孙平原,并看书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并讨论
学生看图归纳巴西的气候特征
以同桌为单位思考讨论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通过开篇设问,引起学生好奇心调动积极性。同时根据学生回答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新旧知识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动脑积极参与探究。
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
把学生带进这样的意境中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结
谈论本次巴西之旅的收获
一、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
大部分领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大
二、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
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亚马孙河: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世界第二位
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三、气候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
作业
课后练习(课堂完成)和练习册。
板书设计
第六节 巴西
面积:南美洲最大、世界第五
经纬度位置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
位置: 半球位置 南半球、西半球
海陆位置 南美洲中东部,东临大西洋
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 平原、高原为主,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地势南高北低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
河流: 亚马孙河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