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 5方寸之间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 5方寸之间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1-07 20:3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方寸之间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授课时间




本课是以课程标准的“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是继《黑白世界》一课的拓展学习课程。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八年级学生认识和了解印章在中国绘画当中的重要意义,从而要让学生关于印章的起源,特点,制作过程的了解与学习。
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




知识技能
让学生了解篆刻的起源,分类及制印的过程。掌握有关 篆刻艺术形式特点与刀法运用的基础知识。 能够在尝试治印的动手活动中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章法的变化原则修改或者设计印稿。
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了解篆刻艺术及篆刻的分类,通过尝试体会篆刻的两种刀法 ,通过欣赏了解篆刻艺术的风格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体验篆刻艺术魅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
教学重点
感受篆刻独特的美,篆刻的治印步骤及基本用刀方法
教学难点
篆刻的治印过程布局和刻刀使用
教具准备
篆刻刀,印石,印泥,印谱本,篆刻字典等
设计理念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课,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具体的了解掌握有关邮票方面的基本知识。并用所学的绘画知识应用到邮票设计创作中去。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让学生在趣味中了解邮票的相关知识,体会到邮票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的重要的作用,鼓励学生多参加集邮活动,激起学生对集邮事业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
板书设计
方寸之间
什么是篆刻?
用篆书书写后再用刻刀在相关材料上刻治故称篆刻。早期的玺发现于商周,其功用与器物的制作和铭记有关,后来印章经常用于国画和书法中直到今天,它既有艺术性(是国画、书法中章法的一部分);又具有实用价值(是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
印章的分类:
印文凹凸:朱文印 白文印
· 印文内容:肖形印;名章、闲章、起首章、腰章
作业设计
从书中选择一枚印章临摹,体会篆刻刀法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分目标
设计理念
一、导入
1、展示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宣传片。   2、展示北京奥运会会徽,学生观察并回答:这图形以什么形式为主?教师引导:为什么要以篆刻的形式来表现那?我们现在作以了解。进入本课------方寸之间。
初步体会篆刻艺术
激趣,引起学生注意
二、分析名家作品,归纳讲解
师:早期的印章大都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
出示作品:古代的书画家大都以印章来标记自己的作品,经过两千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篆刻逐渐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刚刚我们看到的表演中,古代文人的印章给自己的作品作标记,版权独有,如假包换,还能协调作品的画面构图,还有“抬色”的作用。
怎样欣赏篆刻作品呢?它究竟有哪些独特的美?让我们体会篆刻之美。
章法之美:字的安排,大小,笔划疏密,形成绘画构图一般的形式美。
书法之美:篆刻不是用刀描字,如写书法,意在笔先。
金石之美:刀痕美,也称“刀味”,线条的平滑或粗糙使印面产生独特美感。
师总结:篆刻艺术是章法、书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绘画布局,又有书法笔意,更有生动的刀法。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印章种类:
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身份的象征
闲章指镌刻姓名、职官等以外的印章。一般为诗句、格言、名言警句
肖形章既可以图画的形式入印,也可以图画文字并存的形式出现,还可以抽象化的图案形式出现,内容应有尽有,无所不包。其表现形态极其生动丰富。
印章的形式和刀法:
朱文印(印纹为红色,也称阳刻),白文印(印纹为白色,也称阴刻)。
刀法:
切刀法:一刀切入,向后运刀,形成一侧平滑、一侧粗糙的长线条。
冲刀法:向前推进,形成两侧粗糙的短线条。
对篆刻这门独特的艺术做个初步了解
了解篆刻的作用
了解篆刻的章法
篆刻的分类
篆刻的刀法
怎样欣赏篆刻作品呢?它究竟有哪些独特的美?让我们体会篆刻之美
三、学生实践
激趣:
小小方寸之间,竟然有那么多学问,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太想试一试了,我们就体验体验运刀的快乐吧,请看大屏幕,课堂练习。
临摹肖形章一枚,初步体会篆刻乐趣。
篆刻的步骤:
画稿、镌刻、修改完善、钤印
尝试体验篆刻艺术
四、作品展示
展析学生作品,指出主要问题:布局、刀法、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