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基础闯关★★
知识点一:义和团运动
1.下列内容属于义和团运动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扶清灭洋”
D.“民主、科学”
2.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义和团运动
C.左宗收复新骚
D.广州起义
A.清政府
B.帝国主义列强
C.侵华日军
D.北洋军阀政府
4.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义和团曾在廊坊一带狙击过侵略军
C.义和团曾和清军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
D.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知识点二:抗击八国联军
5.相比此游儿次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目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为了( )
A.侵占中国领土
B.获得开办工厂特权
C.开故通商口岸
D.镇压人民反抗斗争
6.1840-1900年,外国侵略者曾两次攻占北京,导致两个清朝皇帝逃离京城,这两个皇帝是( )
A.道光帝、同治帝
B.咸丰帝,光绪帝
C.道光帝、光绪帝
D.同治帝、宣统帝
7.“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中国军民在老龙头火车站和紫竹林租界痛击外国侵略者的历史剧,下列选项作为该部历史刷题名最恰当的是( )
A.大沽口战役
B.天津保卫战
C.廊坊阻击战
D.旅顺大屠杀
8.1900年英国人认为“中国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 )
A.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B.日本打败了中国的北洋舰队
C.八国联军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知识点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9.《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这一规定的实施( )
A.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的军事控制
B.改变了晚清中国外交机构的地位
C.加剧了广大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
D.掀起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10.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慈禧太后的照片,照相这种技术开始走进清朝宫廷生活是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11.《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
A.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
B.保护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保护外国铁路公司的利益
D.解除中国军队的武装
12.图是小张同学制作的年代尺。对图中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这场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这场战争后,中国开始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
C.这场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这场战争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3.)《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哪国议论符合史实( )
①俄国:中国,你真悲催,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咯!
②英国:中国,你一个叫香港岛的孩子丢了。
③美国:哈哈,我可以获得清政府赔付的4.5亿两白银。
④德国:嘻嘻,我可以在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
A.① B.② C.③ D.④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与重难点训练】
1.“(义和团)那种举动,就是当时中国人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对于他们物质进步之抵抗,伤亡枕籍,还是前赴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佩,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在这里称赞义和团运动( )
A.扶清灭洋的口号
B.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强烈排外的主张
D.打败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2.义和团到处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了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但这些行为也体现了义和团运动( )
A.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B.盲目排斥外洋事务
C.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D.领导者的腐朽堕落
3.邹容在《革命军》中认为,革命有野蛮与文明之分,“野蛮之革命有破坏,无建设,横暴恣雎,适足以造成恐怖之时代,如庚子之义和团”。这说明他( )
A.对义和团反对列强侵略持肯定态度
B.认为义和团带有迷信、落后的色彩
C.认为义和团运动不利于中国发展
D.否定义和团抗击列强侵略
4.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多国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5.1900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康有为梁启超上书光绪帝
C.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出行
D.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
6.《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相比,列强侵华表现出的新特点是( )
A.割让大片土地
B.巨额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出现政治控制
7.“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甘当‘洋人的朝廷’。”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 )
A.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请你想一想: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2)与老人搬离香港岛有关的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台湾是在哪一侵华战争后被割占的?这一侵华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影响?
(4)老人被驱逐出东交民巷是源于1901年签订的条约中的哪一项规定?这一条约中,中国赔款数目之庞大,是历史上空前的,请你列举内容加以印证。
9.材料论述。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历史,又是一部抗争史。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 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 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地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 步沦为国外侵略者原料掠夺地和商品的倾销市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中国彻底的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在国家危亡的时候主动的走向联合抵御国外侵略,拯救处于危亡阶段的 国家。
——《新视角看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1)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哪一不平等条约?
(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中考衔接★★
【中考零距离】
1.(2019?贵港)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个人数众多的组织。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以反洋教为共同目标。他们是( )
A.太平军 B.义和团 C.洋务派 D.维新派
2.(2019?张家界)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2019?曲靖)如图是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的内容。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2019?深圳)近代以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表对应的条约是( )
列强
清政府赔款白银(两)
占总赔款额百分比
俄国
130,371,120
29%
德国
90,070,515
20%
法国
70,878,240
15.75%
英国
50,620,545
11.25%
日本
34,793,100
7.7%
……
……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5.(2019?益阳)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
A.盲目排外
B.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
C.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6.(2019?宁波)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书中描述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护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国家地位非常低落”表现在(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C.清政府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7.(2019?南充)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基础闯关★★
知识点一:义和团运动
1.下列内容属于义和团运动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扶清灭洋”
D.“民主、科学”
【答案】C
【解析】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过“扶清灭洋”的口号,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故选C。
2.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义和团运动
C.左宗收复新骚
D.广州起义
【答案】B
【解析】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显示了中国人民强大的反抗力量,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粉碎了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计划。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义和团运动。故选B。
3.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其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 )
A.清政府
B.帝国主义列强
C.侵华日军
D.北洋军阀政府
【答案】B
【解析】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掀起了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B符合题意。故选B。
4.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义和团曾在廊坊一带狙击过侵略军
C.义和团曾和清军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
D.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答案】A
【解析】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6月,英美俄日等八国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义和团和八国联军进行了顽强的战斗,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故A符合题意。故选A。
知识点二:抗击八国联军
5.相比此游儿次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目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为了( )
A.侵占中国领土
B.获得开办工厂特权
C.开故通商口岸
D.镇压人民反抗斗争
【答案】D
【解析】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损害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在华利益,1900年,为了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故1900年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反抗斗争。故选D。
6.1840-1900年,外国侵略者曾两次攻占北京,导致两个清朝皇帝逃离京城,这两个皇帝是( )
A.道光帝、同治帝
B.咸丰帝,光绪帝
C.道光帝、光绪帝
D.同治帝、宣统帝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当时在位的咸丰帝逃往承德避署山庄;1900年八国联军相继攻占天津和北京,在北京烧杀抢掠,慈禧太后派人向列强求和,并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故选B。
7.“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中国军民在老龙头火车站和紫竹林租界痛击外国侵略者的历史剧,下列选项作为该部历史刷题名最恰当的是( )
A.大沽口战役
B.天津保卫战
C.廊坊阻击战
D.旅顺大屠杀
【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高举“扶清灭洋”旗帜,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他们设立拳厂、神坛,进行练拳习武活动,打击洋人的势力。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廊坊、杨村、紫竹林租界阻击八国联军,取得胜利。如果要拍摄关于中国军民在老龙头火车站和紫竹林租界痛击外国侵略者的历史剧,下列选项作为该部历史剧题名最恰当的是天津保卫战。故选B。
8.1900年英国人认为“中国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 )
A.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B.日本打败了中国的北洋舰队
C.八国联军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答案】C
【解析】由1900年得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其中英国参与了这场战争,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国将不国,战争过后,签订了不平等条《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得中国渐趋崩溃。故当时英国人认为“中国就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八国联军经天津向北京进犯。故选C。
知识点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9.《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这一规定的实施( )
A.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的军事控制
B.改变了晚清中国外交机构的地位
C.加剧了广大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
D.掀起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答案】A
【解析】依据“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的规定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的军事控制,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A。
10.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慈禧太后的照片,照相这种技术开始走进清朝宫廷生活是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19世纪40年代,照相技术传入中国,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后照相这种技术开始走进清朝宫廷生活。故选D。
11.《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
A.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
B.保护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保护外国铁路公司的利益
D.解除中国军队的武装
【答案】A
【解析】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是《辛丑条约》的条款。这一规定的实质是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1901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A。
12.图是小张同学制作的年代尺。对图中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这场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这场战争后,中国开始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
C.这场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这场战争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D
【解析】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而不是近代化的开端,B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是在鸦片战争后。C项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D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场战争失败后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D。
13.)《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哪国议论符合史实( )
①俄国:中国,你真悲催,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咯!
②英国:中国,你一个叫香港岛的孩子丢了。
③美国:哈哈,我可以获得清政府赔付的4.5亿两白银。
④德国:嘻嘻,我可以在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香港岛是在《南京条约》中被割占的。《辛丑条约》中规定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不是全赔给美国。《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北京东交民巷设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驻兵保护。故选D。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与重难点训练】
1.“(义和团)那种举动,就是当时中国人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对于他们物质进步之抵抗,伤亡枕籍,还是前赴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佩,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在这里称赞义和团运动( )
A.扶清灭洋的口号
B.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强烈排外的主张
D.打败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外国人才知道中国人民还是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可以看出孙中山是赞扬义和团的爱国精神。故选B。
2.义和团到处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了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但这些行为也体现了义和团运动( )
A.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B.盲目排斥外洋事务
C.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D.领导者的腐朽堕落
【答案】B
【解析】义和团到处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了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但铁道、电线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义和团对它们的拆毁、砍断,体现了体现了义和团运动盲目排斥外洋事务的倾向。故选B。
3.邹容在《革命军》中认为,革命有野蛮与文明之分,“野蛮之革命有破坏,无建设,横暴恣雎,适足以造成恐怖之时代,如庚子之义和团”。这说明他( )
A.对义和团反对列强侵略持肯定态度
B.认为义和团带有迷信、落后的色彩
C.认为义和团运动不利于中国发展
D.否定义和团抗击列强侵略
【答案】C
【解析】由题干材料:革命有野蛮与文明之分,“野蛮之革命有破坏,无建设,横暴恣雎,适足以造成恐怖之时代,如庚子之义和团。由此判断邹容认为义和团运动不利于中国发展。故选C。
4.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多国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答案】B
【解析】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是八国联军侵华的重要影响。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是甲午战争的影响。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不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八国联军侵华产生的影响。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是中国两半社会最终形成的影响,也是由于八国联军侵华所造成的。故选D。
5.1900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康有为梁启超上书光绪帝
C.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出行
D.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
【答案】C
【解析】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攻占北京后八国联军烧杀抢掠,慈禧太后仓皇出行。故1900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出行。故选C。
6.《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相比,列强侵华表现出的新特点是( )
A.割让大片土地
B.巨额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出现政治控制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相比,列强侵华表现出的新特点是出现政治控制。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充分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沦为了“洋人的朝廷”。故选D。
7.“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甘当‘洋人的朝廷’。”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 )
A.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甘当‘洋人的朝廷’。”这反映的是《辛丑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
8.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请你想一想: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2)与老人搬离香港岛有关的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台湾是在哪一侵华战争后被割占的?这一侵华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影响?
(4)老人被驱逐出东交民巷是源于1901年签订的条约中的哪一项规定?这一条约中,中国赔款数目之庞大,是历史上空前的,请你列举内容加以印证。
【答案】(1)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有关。
(2)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4)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中国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有关,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因而出现了题干老人的情况。
(2)据所学知,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据所学知,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4)老人被驱逐出东交民巷是源于1901年签订的条约中的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这一规定。这一条约中,中国赔款数目之庞大,是历史上空前的,规定中国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
9.材料论述。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历史,又是一部抗争史。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 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 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地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 步沦为国外侵略者原料掠夺地和商品的倾销市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中国彻底的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在国家危亡的时候主动的走向联合抵御国外侵略,拯救处于危亡阶段的 国家。
——《新视角看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1)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哪一不平等条约?
(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答案】(1)《辛丑条约》。
(2)本题可围绕“屈辱”或“抗争”设立观点,并联系材料进行论述,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例1观点:近代中国因国力衰弱遭受外来侵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论述: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1860年,英法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可见,落后就要挨打,近代中国遭受外来侵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皆因国力衰弱。
例2观点: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在近代不断斗争抵御外来侵略。
论述: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抗。例如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抗击英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黄海大战抗击日本侵略;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等。可见,面对外敌入侵,中华民族在近代不断斗争抵御外来侵略,是不屈的民族。
【解析】(1)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因国力衰弱遭受外来侵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1860年,英法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可见,落后就要挨打,近代中国遭受外来侵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皆因国力衰弱。
★★中考衔接★★
【中考零距离】
1.(2019?贵港)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个人数众多的组织。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以反洋教为共同目标。他们是( )
A.太平军 B.义和团 C.洋务派 D.维新派
【答案】B
【解析】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加剧,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精神侵略加剧,为了反抗列强的侵略,直隶一带掀起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故选B。
2.(2019?张家界)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西、荷11国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选D。
3.(2019?曲靖)如图是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的内容。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 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D符合题意。故选D。
4.(2019?深圳)近代以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表对应的条约是( )
列强
清政府赔款白银(两)
占总赔款额百分比
俄国
130,371,120
29%
德国
90,070,515
20%
法国
70,878,240
15.75%
英国
50,620,545
11.25%
日本
34,793,100
7.7%
……
……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的国家“俄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可知,表格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故选B。
5.(2019?益阳)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
A.盲目排外
B.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
C.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答案】C
【解析】依据“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准确的是: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民族矛盾加剧的结果、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故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的是主张推翻清朝统治。故选C。
6.(2019?宁波)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书中描述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护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国家地位非常低落”表现在(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C.清政府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这说明了材料中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属性地步了”。故选C。
7.(2019?南充)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八国联军结束后,1901年,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这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