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新陈代谢新陈代谢:
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复习巩固:
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叶绿体、线粒体内各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细胞光合作用:
叶绿体
6CO2+12H2O 光 C6H12O6+6H2O+6O2 呼吸作用:
C6H12O6+6H2O+6O2 酶 6CO2+12H2O+Q第一节 新陈代谢与酶咀嚼馒头时为什么有甜味?
细胞内成千上万个化学反应为什么能在常温常压下高效有序的进行呢?思考!酶的发现讨论后回答:1.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设计的实验,其巧妙之处在哪里?该实验证明了什么?
2. 20世纪30年代以来。科学家相继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这一事实说明酶的本质是什么?
3.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又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这一发现进一步完善了酶的概念,什么是酶呢?
4.酶的发现经历了200多年时间,从这个事实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酶的概念: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酶是生物催化剂,与化学上的催化剂催化效率相同吗?相同点:都能催化化学反应,都能提高反应的速度,缩短反应时间,但是,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点演示实验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2O2)在 Fe3+的催化下,可分解成H2O和O2,动物新鲜肝脏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也能催化这个反应。据测算,每滴氯化铁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H2O2 H2O+O2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过氧化氢酶Fe3+燃烧猛烈微弱燃烧 H2O2 H2O+O2过氧化氢酶Fe3+1.该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1、酶具有高效性2.该实验中为什么选用两支试管?如果只 用试管1能否证明酶具有高效性?实验设计原则:① 对照原则3.两支试管的唯一区别是催化剂不同,如果两试管的温度也不同,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②单一变量原则口腔里有唾液淀粉酶,为什么塞进牙缝里的肉丝两天后还没被消化?酶具有专一性思考!下表是验证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形成麦芽糖的专一性的实验设计。请回答(1)写出表中① —④的剂量值: ①----------- ②---- ----
(2)写出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1--------- 2----------
(3)各试管为什么必须置于37 ℃环境中? 14砖红色无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专一性酶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pH实验设计: 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形成紫蓝色化合物。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形成紫蓝色化合物。
材料用具:2%的唾液、试管、量筒、小烧杯、大烧杯、滴管、试管夹、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火柴、3%的淀粉溶液、碘液练习一不变蓝蓝色蓝色温度过高和过低对酶活性的影响其本质相同吗?课后作业:实验设计: 探索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原理: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2%的唾液、试管、量筒、小烧杯、大烧杯、滴管、试管夹、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火柴、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热水、蒸馏水、冰块、斐林试剂。练习:1图中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 ,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值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是————
(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 ℃水浴锅中,20min中后取出转入37 ℃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
甲——————,
乙—————— 。
受反应液中酶浓度的限制(或酶的数量不足)酶反应的最适温度温度升高使酶活性下降速度加快无催化反应(5)图C 表示了———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
2、在测定胃蛋白酶的活性时,将溶液的PH值由10降到2的过程,
胃蛋白酶活性将 ( )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3、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值至2.0,保存与37 ℃的水浴锅中,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 淀粉 、胃蛋白酶、 水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