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脑与感觉》第一课时(11.5.1-11.5.2)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5《脑与感觉》第一课时(11.5.1-11.5.2)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7 18:2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5《脑与感觉》(第一课时)
11.5.1认识脑的主要结构
11.5.2脑能接受和分析各种信息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和多媒体播放,了解脑的基本组成,通过病例分析了解脑各部分的作用。?
2、体验膝跳反射,分析反射产生过程,认识脑在分析感觉信息及感知环境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3、由一系列视觉小实验的判断经历,知道脑在分析信息时会出现错误,从而培养客观、辩证看待事物的科学意识。?
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感知与协调》的主题为:在外界刺激下,感觉器官的感知和大脑的协调,教学目的是:在了解人体各种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认识人类是如何利用感觉器官,并在大脑综合下感知分析外界的信息。《脑与感觉》为本单元的第五个板块,要求学生知道脑作为司令部,能接受和分析各种信息,能协调人体对外界各种刺激的反应。本节课时作为“脑与感觉”的第一课时,内容包括“认识脑的主要结构”和“脑能接受和分析各种信息”两部分,既是对之前教学内容的有效提升,也是对之后的教学“大脑能协调人体对外界各种刺激的反应”和“合理用脑”等相关内容进行铺垫。?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积极求知的年龄阶段,探究欲望强烈,有一定的分析总结能力,乐于探索。经过前期的学习和知识储备,学生已经认识到感觉器官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关注到最终感觉的形成,是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感知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相关神经传递到脑形成的。这便于学生理解“脑能接受和分析各种信息”这一事实。?
重点难点?
【重点】1、了解脑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2、认识脑在分析感觉信息及感知环境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脑在分析感觉信息及感知环境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引入:?
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舌和皮肤上也布满了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有什么作用?各种感觉器官所接受的刺激信息最终传到哪里??
活动一:认识脑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活动目的:?
①学生通过触摸探究脑的模型,了解脑的三部分组成及其作用。其中与脑干相连的自主神经会自主控制人体的呼吸、瞳孔收放等。?
②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学生观察大脑不同区域负责不同的活动。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看多媒体脑的组成,了解大脑各部分的作用?
◆触摸、拆拼脑的模型,进一步获得脑的构成的立体组成映像。?
◆填写工作表格,交流结果——大脑—生理活动“控制中心”;小脑—平衡、协调;脑干—调节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观看多媒体大脑分区域负责
◆在活动11.29中,由多媒体形象地介绍脑的组成与功能,用简洁的板书总结
其三部分的功能便于学生记忆。
?◆每个小组拆拼教学模型时教师要指导,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填写工作纸。
?◆提醒学生注意,与脑干相连的自主神经会自主控制人体的呼吸、瞳孔收放等,所以脑干又被称为“活命中枢”。
活动二:探究反射弧的组成及工作过程?活动目的:?
通过膝跳反射的实践,感受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反射弧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②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小组合作、用自己语言表达的意识。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小组合作,通过膝跳反射的实践,感受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反射弧,??
◆填写工作纸,交流实验结果——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脑和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为帮助学生学习脑对于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增加了“膝跳反射”这个活动,先请一位同学与老师一起做一个“膝跳反射”产生的演示,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自己实践,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观。
◆要求学生做时,腿要放松,橡皮榔头要敲在膝盖下方的膑韧带处。?
◆某些反射是不经过大脑的,比如脚踩在碎玻璃上缩回去;膝跳反射,只传导到脊髓,所以速度特别快,可以避免、减少人体受到伤害。
活动三:错觉的产生?
活动目的:大脑分析信息时产生错误就形成错觉。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转动厚卡纸,交流实验结果?
◆观察3D卡片,交流观察结果?
◆完成活动11.30,交流结果——大脑分析信息时产生错误就形成错觉
◆用拓展和3D卡片两个很直观的例子,帮助学生产生兴趣,有了新的兴奋点,有利于第三个知识点的学习。?
◆注意这个部分时间要紧凑,因为学生能很快得出结论。由于结论相对简单,充分让学生自己交流。